徐立新
生于西漢的匡衡,從小就酷愛讀書,希望通過讀書來改變貧困的命運,并且扶危濟困。由于買不起書,他便給鄉(xiāng)里的富人免費打工,這樣就能借到他們家的藏書。可白天得替人干活,沒時間看書,晚上家里又點不起燈,匡衡便用小刀鑿開一道墻縫,借助鄰居的燈光來看書。
通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奮發(fā),飽讀詩書的匡衡迎來了命運的轉(zhuǎn)機,他成了一名經(jīng)濟學大師,并當上了丞相。他開始大展抱負,為民謀利,減輕了百姓的很多賦稅,讓西漢政府深得民心。此外,匡衡還一身正氣,維護中央和皇權,與結黨營私的反派官員作堅決的斗爭,并贏得勝利。
匡衡的所作所為深得漢元帝的肯定,為表彰他,皇帝下詔,劃給他31萬畝的封地,封地里的一切收入均歸匡衡所有。
但在測量封地時,不知是有人故意為之,還是計算錯了,致使最終實際面積變成了35萬畝。家仆隨即將此事報告給匡衡,但他并沒有讓人將多余的4萬畝土地退還回去,還是趁機將其侵占。
不料,后來,有人向中央舉報,說匡衡目無法紀,依仗權勢,私自侵占土地,并且證據(jù)確鑿?;实鄞笈?,下令查辦匡衡,不僅收回了他所有的封地和爵位,還將他貶為庶民,打回故里。不久,匡衡便在窮苦、郁悶中死去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從一個“鑿壁偷光”的窮讀書小子,到位高權重為民謀利的丞相,匡衡實現(xiàn)了人生的抱負和初心??勺罱K,他卻被私利熏了心,毀了一世英明,教訓可謂深刻。
(巫思思薦自《做人與處世》)
責編:我不是雨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