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凡,謝小蘭,張安平,余東,潘慶,周小舟
(修水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西 九江 518036)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1〕
陳小凡,謝小蘭,張安平,余東,潘慶,周小舟
(修水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西 九江 518036)
目的:探討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病的危險因素,為臨床疾病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60 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非支原體肺炎患兒60 例為對照組,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病的危險因素。結果: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5~8 歲)、熱程(7~10 d)、呼吸道反復感染、白細胞(WBC)升高、紅細胞沉降率(ESR)升高、C-反應蛋白(CRP)升高、人肺炎支原體抗體(MP-IgM)陽性、結節(jié)影、抗生素使用時間(6~10 d)是影響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危險因素。結論:影響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危險因素較多,針對其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可改善患兒預后。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危險因素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好發(fā)于5~14 歲兒童,常見癥狀有頭痛、咳嗽、無定型發(fā)熱、食欲下降等。該病發(fā)病率較高,約為16%~25%,隨著病情進展,若不及時處理,極可能會誘
〔1〕本課題為2017年江西省衛(wèi)生計生委科技計劃課題(課題編號:20177164)
發(fā)肺部病變及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腦膜炎、心肌炎,嚴重者可能導致患兒死亡[1]。本研究對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2 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旨在為臨床疾病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60 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齡5~12 歲;病程1~13 d。選取同期非支原體肺炎患兒60 例作為對照組,男32 例,女28 例;年齡5~13 歲;病程1~14 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2]:經臨床癥狀、查體、胸部X線及實驗室檢查確診,符合《兒科學》第7版關于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有咳嗽、咳血、頭痛、不定型的發(fā)熱癥狀,聽診肺部啰音不明顯,胸部X線顯示有胸腔積液或雙肺多肺葉受累。排除標準:先天性心臟疾病患兒;肝腎功能不全患兒;資料不全患兒。
1.3 方法
收集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熱程、呼吸道反復感染情況、臨床表現(xiàn)(干咳、咳血)、生活環(huán)境、紅細胞沉降率(ESR)、白細胞計數(shù)(WBC)、C-反應蛋白(CRP)、人肺炎支原體抗體(MP-IgM)、結節(jié)影、抗生素使用時間等,對影響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1.4 實驗室檢查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 h內空腹靜脈抽血3 mL。采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患兒MP-IgM水平,試劑盒由天津市一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采取流式細胞法,選用系森美康SE-90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測定患者WBC水平(參考值為4.0~10.0×109/L)。采取免疫比濁法,選用貝克曼IMMAGE 800特定蛋白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測定患者CRP水平(參考值lt;10 mg/L),嚴格按試劑盒操作說明書進行。經紅外線掃描檢測,選用Monitor 20全自動血沉分析儀,檢測患者ESR水平(參考值lt;20 mm/h)[3]。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單因素分析
經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兩組在年齡、熱程、呼吸道反復感染、咳血、WBC升高、ESR升高、CRP升高、MP-IgM陽性、結節(jié)影、抗生素使用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而性別、干咳、不良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多因素分析
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5~8 歲)、熱程(7~10 d)、呼吸道反復感染、WBC升高、ESR升高、CRP升高、MP-IgM陽性、結節(jié)影、抗生素使用時間(6~10 d)是影響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肺炎支原體是呼吸系統(tǒng)感染常見的病原菌,是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經飛沫傳播,其生存能力較強,無論是在有氧環(huán)境,還是在無氧環(huán)境下均能生長。有研究表明[4],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機制為肺炎支原體末端特殊結構黏附于上皮細胞表面,使支氣管黏膜受到破壞,進而影響支氣管壁纖毛運動。該病早期癥狀不典型,極易誤診,也可能出現(xiàn)抗生素濫用現(xiàn)象,使得其他病原菌合并感染的發(fā)生率增高,最終導致患兒病情加重[5-6]。因此,對影響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對促進患兒康復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經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影響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危險因素有年齡、呼吸道反復感染、咳血、WBC升高、ESR升高、CRP升高、MP-IgM陽性、結節(jié)影、抗生素使用時間等。本研究結果與荊小袁[7]報道結果相似。肺炎支原體肺炎好發(fā)于5~8 歲兒童,原因可能是肺炎支原體初次感染主要集中于嬰幼兒,其抵抗力較低,隨著年齡增長,再次發(fā)生感染時,會出現(xiàn)變態(tài)反應,進而加重臨床癥狀。熱程是影響本病的危險因素,原因可能與發(fā)熱時間的延長,導致患兒抵抗力下降有關[8]。呼吸道反復感染也是影響本病的危險因素,原因是呼吸道反復感染患兒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下降的情況。肺炎支原體肺炎經胸部X線檢查,其影像學表現(xiàn)多樣化,病變范圍廣,肺部出現(xiàn)大片狀陰影,病情嚴重患兒出現(xiàn)結節(jié)影,特異性不強[9]。經實驗室檢查發(fā)現(xiàn)該病患兒WBC升高、ESR升高、CRP升高,MP-IgM陽性率高。而隨著抗生素使用時間的延長,機體會產生一定抗體,造成患兒臟器功能受損,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加重患兒感染[10]。
表1 影響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單因素分析 例(%)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綜上所述,影響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危險因素較多,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對改善患兒預后有重要意義。
[1]柯莉芹,王鳳美,李銀潔,等.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流行病學特征[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3,15(1):33-36.
[2]王全,蔣健飛,趙德育,等.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生肺外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28(10):749-751.
[3]俞珍惜,劉秀云,彭蕓,等.兒童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及預后[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8):715-719.
[4]王紅連,徐進.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危險因素及支原體耐藥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4):678-682.
[5]黃衡平.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后發(fā)生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分析[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9(11):43.
[6]辛靜,陳海英.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治愈后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8):46-49.
[7]荊小袁.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及臨床意義[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6,43(7):519-522.
[8]梅玉霞,蔣瑾瑾,蔡斌,等.兒童難治性支原體肺炎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4,5(12):1138-1140.
[9]劉立新.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1,28(4):729-731.
[10]張俊娟,徐麗娟,李玉珍,等.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發(fā)生心血管系統(tǒng)損害的危險因素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24):4709-4711;4730.
2017-05-14
(本文編輯:王作利)
1671-8631(2017)11-0835-04
R725.6
B
陳小凡(1966— ),男,江西省修水縣人,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兒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