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鶴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進程的加快,對幼兒園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教學游戲化的教育理念廣為提倡,并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有一定程度的應用,雖然能夠為幼兒創(chuàng)設相對較為有利的環(huán)境,但幼兒園教學游戲化中存在的問題仍然較多,與游戲化的初衷不一致,甚至不利于幼兒園的長期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 教學游戲化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197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實現(xiàn)教學游戲化是重要的,不僅能夠為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且也能增強幼兒的認知能力。盡管幼兒園教學游戲化有諸多好處,但也存在許多問題,難以充分發(fā)揮教學游戲化的價值和作用。所以,作為幼兒園教師,有必要針對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以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確保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在幼兒園教學中發(fā)揮最佳的效果。
一、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
在幼兒園教學游戲化過程中,教師對游戲區(qū)域的環(huán)境設計過于精致,容易吸引幼兒的目光,造成幼兒對游戲的操作性較差。
(一)游戲區(qū)域環(huán)境過于精致
許多幼兒園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方面絞盡腦汁,如為幼兒設置多種多樣的游戲材料,游戲區(qū)域墻壁設計十分精美的圖案等。如此,雖然游戲區(qū)域環(huán)境設計過關,但在教學游戲化中,幼兒對教學游戲活動的參與度極低,這與教學游戲化的初衷背道而馳[1]。
(二)教師對游戲占有絕對的控制權
長時間以來,教師在幼兒園教學游戲化中,占有絕對的控制權,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幼兒的自由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常,幼兒園每個班級中的幼兒數(shù)量較多,教師為保證游戲活動有序進行,對幼兒的要求相對較多。首先,教師為幼兒選擇游戲內容,并未考慮到每個幼兒的特殊喜好情況,對幼兒進行完全的支配;其次,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游戲之前,未能征求幼兒對游戲形式的意見,而是自作主張制定游戲規(guī)則。如此,幼兒失去自主選擇的權利,使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大打折扣,不利于幼兒的成長。
(三)未能考慮幼兒的實際情況
自幼兒園實施教學游戲化以來,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案設計中,為幼兒設計一系列的游戲活動,而各種游戲的時間相對緊湊,導致幼兒不能盡情地玩耍自己喜愛的游戲。首先,教師未能從幼兒的所思所想出發(fā),對幼兒的內心想法了解太少,不明確幼兒是否對某一教學游戲感興趣。教師設計游戲時,大多以教育目標、游戲價值視角為出發(fā)點。其次,部分教師設置的教學游戲方案,忽視在游戲中培養(yǎng)和提升幼兒的情感體驗,降低教學游戲化的效果[2]。
二、幼兒園教學游戲化有效性的策略
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堅持教學游戲化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部分教師對教學游戲化理解存在偏差,導致目前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實踐中存在許多問題,所以有關人員應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幼兒園要實現(xiàn)健康發(fā)展,必須堅持走教學游戲化路線,而充分發(fā)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是尤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幼兒的年齡雖然小,但其主人翁意識濃厚,在游戲過程中,更希望成為游戲的主人,進而隨心所欲的玩耍游戲,并非受教師的控制。所以,教師在教學游戲化中,可采取如下策略,即:將游戲的自主權還給幼兒。在教學游戲化實施中,教師讓幼兒決定玩什么、如何玩、和誰玩等,對于這些小事情,幼兒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通過尊重幼兒的選擇和意愿,不僅能夠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也可以使幼兒找好朋友一起游戲,可規(guī)避幼兒之間發(fā)生不愉快的問題[3]。
(二)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
對于每個幼兒而言,對游戲的渴望都是無止境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游戲化實施中,應該積極為幼兒編織游戲的夢想,以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與幼兒在無功利性的條件下共同游戲,保持身心完全放松。首先,營造相對寬松的游戲環(huán)境氛圍,教師以“大朋友”的身份存在,融入幼兒的游戲中,聽從幼兒的角色安排。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可將成人思維強加給幼兒,應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其次,教師應把握游戲的時機,適時參與,嘗試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幼兒的良師益友,這樣可增加幼兒對教師的信任感,可促進幼兒和教師之間的友好溝通與交流。最后,教師在與幼兒游戲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強自身對每一個幼兒個性特點、性格等方面的了解,進而在未來教學中制定更為有效的教學游戲化方案,提高幼兒園教學效率。
(三)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情況
在幼兒園教學游戲化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幼兒的實際情況,并據(jù)此而組織游戲活動的深入實施。首先,教師對幼兒應勤于觀察。根據(jù)以往的幼兒園教學經驗可知,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甚至打破年齡的界限。據(jù)此,幼兒園教師必須對幼兒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深入了解幼兒的各種能力。例如,在游戲區(qū)域內所提供的游戲材料,是否能夠滿足幼兒的需求,如果不滿足,幼兒是如何解決問題的,等等。如果有需要,教師可以設計記錄表,對幼兒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有效的觀察和記錄。其次,在教學游戲化中,教師應善于傾聽幼兒的想法,并尊重幼兒的行為方式,適當?shù)膶τ變旱挠螒蚧顒咏o予鼓勵。如果幼兒有需要,教師應加入游戲中。最后,教師應對幼兒的興趣愛好加以針對性的了解,并根據(jù)其興趣喜好而投放游戲材料、設定游戲情節(jié)及內容或者游戲規(guī)則??傊?,以幼兒的興趣為切入點,利用幼兒所能接受的游戲思維而踐行教學游戲化,如此,幼兒參與游戲的意愿會更強烈,而幼兒園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明顯提升。
三、結束語
幼兒處于成長初期,愛玩是天性,而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幼兒園教育發(fā)展中,建議遵循教學游戲化的原則,既與幼兒的發(fā)展特點相一致,又能為幼兒創(chuàng)造“玩中學”的機會,有益于幼兒的健康成長。當前,幼兒園教學游戲化中存在的問題較多,但隨著教師的不斷努力,可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教學游戲化的實施,如發(fā)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作用、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從幼兒實際情況而設計游戲等。基于此,幼兒園教育能夠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丁璐璐.幼兒園游戲教學活動中的師幼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張穎.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策略探討[J].黃河之聲,2017,(05):42.
[3]程易舒.幼兒園美術教學游戲化的實踐探究——以X幼兒園為例[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30(02):85-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