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靜 王曉貞 段紅紅
[摘要] 目的 探究與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在晚期胰腺癌放療聯(lián)合同步化療中的臨床應用。 方法 選取邢臺市人民醫(yī)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接受放療同步化療治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兩組均連續(xù)護理2個月。對比兩組患者毒副作用、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惡心嘔吐、腹瀉便秘、肝腎功能異常、血象異常、脫發(fā)及口腔炎發(fā)病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與護理前相比,兩組護理后SAS及SD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護理后與對照組護理后相比,SAS及SDS評分改善更加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狀況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放療同步化療晚期胰腺癌中可降低毒副作用發(fā)生率,改善焦慮抑郁情緒,促進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綜合護理干預;同步化療;放療;晚期胰腺癌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10(a)-017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care in the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radiotherapy. 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9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underwent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synchronous chemotherapy treatment in Xingtai City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routine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care, they were treated for two months. The adverse reacti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lower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diarrhea, constipation, liver and kidney dysfunction, abnormal blood picture, hair loss, and stomatiti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decreas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remarkable,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physical function, role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overall heal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care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oxic side effects,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Integrated care intervention; Synchronous chem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胰腺癌是臨床上一類較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生長部位較深,早期無明顯特殊癥狀且易對周圍臟器侵犯,甚至可發(fā)生遠處轉移,隨著腫瘤的生長能夠對膽道造成壓迫,從而產生黃疸,或在侵襲周圍組織后而表現(xiàn)出疼痛等癥狀,發(fā)展即為晚期,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治療晚期胰腺癌至關重要[1]。目前通常聯(lián)合放化療治療,期間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減少因放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同時緩解焦慮不良情緒,促進改善生活質量[2-3]。以往臨床工作中實施的常規(guī)護理效果一般,無法應對因放化療為患者帶來的軀體以及心理上的痛苦,現(xiàn)邢臺市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在其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而減少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總結報道如下: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接受放療同步化療治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行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等確診,臨床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黃疸、消瘦等癥狀,卡氏評分≥60分;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者。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為43~72歲,平均(61.23±4.23)歲;其中胰頭癌25例,胰體尾癌20例;病理組織學分型:高分化28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5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為42~70歲,平均(60.78±4.11)歲;其中胰頭癌24例,胰體尾癌21例;病理組織學分型:高分化25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簽署了關于本次試驗的知情權同意書,試驗符合我院醫(yī)學倫理會批準。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完善并接受各項檢查,在CT模擬機下定位進行治療,對胰腺癌放療部位的靶區(qū)進行勾畫,制訂有效的放療計劃,控制放療劑量通常為4500~5040 cGy,每周進行5次放療,每次放療劑量為180~200 cGy,共放療25~28 F。從第2日起,給予同步替吉奧進行口服化療,化療劑量為每日80 mg/dm2,早晚各需要化療2次,在用餐后進行,治療期間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監(jiān)測并給予記錄。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僅給予監(jiān)測指標、用藥指導、健康教育、體位指導等放化療基礎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認知水平開展胰腺癌健康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講座,通過利用宣傳手術、雜志等多媒體方法,以輕松愉快的語言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使患者正確了解病情,鼓勵患者主動說出對疾病的真實看法,盡可能縮短獨處時間,面對患者提問給予耐心解答。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取得溝通,告知其外界環(huán)境中的不良情緒也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學會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給予患者鼓勵,請放化療效果較好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給予正在接受的患者鼓勵與安撫。②加強體位護理。由于放療需要擺放固定的體位,在此之前,護理人員通過圖片或手冊等途徑向患者演示如何正確固定體位,也可以身試法對患者進行事先指導。放療前1周,對患者進行體位訓練,每日10 min,擺放的體位為仰臥位,雙手交叉互握肘關節(jié)放在前額,雙腿自然并攏,再次期間避免更換體位[4]。③化療護理。由于化療期間可產生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等,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日常飲食習慣制訂個體化的食譜,以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等食物為主,適當進食新鮮的水果與蔬菜。若患者出現(xiàn)便秘、腹脹等癥狀時,護理人員為其服用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若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護理人員為其服用鹽酸托烷司瓊或阿扎司瓊等藥物。加強對患者血液相關指標的監(jiān)測,配合醫(yī)囑為患者使用升白安、利血生等藥物,協(xié)助配合做好皮膚護理、口腔護理等,每日協(xié)助做好個人衛(wèi)生,避免出現(xiàn)繼發(fā)性感染等[5]。④疲乏護理。由于患者在同步放療聯(lián)合化療期間,可產生較為嚴重的精神及機體上的疲倦感,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乏力、疲倦、休息后仍然得不到緩解的情況,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臥床休息,并注意每日臥床時間不宜過長,避免對夜間的休息與睡眠造成影響。同時通過演示的方法向患者講述如何完成正確的起床、翻身等動作,從而有效避免因體位性低血壓而引起的頭暈、頭痛等癥狀。另外,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日常的生活方式等對其進行指導,告知其如何通過游戲、讀書及音樂等多種興趣及方式幫助其放松,從而更好的達到緩解疲勞的目的。⑤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之前記錄好患者及其家屬的聯(lián)系方式,出院后每月定期與患者及家屬取得聯(lián)系,叮囑化療后的注意事項,通過郵件及短信的形式發(fā)放與治療相關的知識內容等,并指導患者定期來院復診,每月1次,兩組均連續(xù)護理兩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毒副作用、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①常見毒副作用包括惡心嘔吐、腹瀉便秘、肝腎功能異常、血象異常、脫發(fā)、口腔炎等。②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6]對患者護理前后的負性情緒進行評價,各包含20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制,SAS得分在50分以上為焦慮,SDS得分在54分以上為抑郁,得分越高說明焦慮及抑郁情緒越重。③采用生活質量(QLQ-30)[7]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狀況等,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惡心嘔吐、腹瀉便秘、肝腎功能異常、血象異常、脫發(fā)及口腔炎發(fā)病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及SDS評分對比
兩組護理前相比SAS及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兩組護理后SAS及SD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護理后改善更加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狀況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胰腺癌作為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消化道腫瘤,治療困難且預后較差,據(jù)調查資料顯示,80%~90%的患者在就診時已經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在發(fā)展為局部晚期胰腺癌后具有較高的死亡率[8]。以往臨床工作中常用的方法為單純的化療,雖然可具有改善臨床癥狀,延長生命的作用,但在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效果仍較差。后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開始將放療應用于胰腺癌的治療過程中,通過發(fā)揮放療的作用特點,將其能量最大限度地集中在病變區(qū)域,從而有效殺滅腫瘤組織,并盡可能避免對周圍正常組織造成傷害[9-10]?;熾m然可作為胰腺癌患者的常用治療方法,但由于胰腺本身屬于一種較為強大的具有強烈分泌工程的內分泌器官,對于化療藥物能夠產生的敏感性并不高,且隨著用藥劑量的不斷升高,藥物還可隨著胰腺本身具有的分泌功能達到腺體外的組織及器官內,對周圍正常的組織及器官造成較大的影響,從而導致患者的機體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且大量資料顯示,放療聯(lián)合放療治療胰腺癌雖然可取得較高的效果,但由于腫瘤本身即可對患者帶來諸多心理負擔,絕大多數(shù)患者可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擔心治療期間產生的不良反應以及治療效果、預后等,具有復雜的心理變化,甚至對生活質量產生進一步較差的影響[11-12]。因此,在對患者實施治療期間配合積極有效的護理至關重要[13-14]。endprint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實施的綜合護理干預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增加了對心理護理的重視,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了解其內心所想,盡可能地滿足患者身心方面的需求,盡可能緩解其負性情緒。通過給予個性化的體位護理訓練,使得患者提前適應因放療產生的不適感,增加患者對該體位的耐受性,從而有效確保放療的順利進行[15-17]。另外,針對患者的飲食習慣,在化療期間給予飲食護理,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促進恢復,而并發(fā)癥護理則是針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毒副作用給予預先的處理與及時的治療,從而降低惡心嘔吐、腹瀉便秘、肝腎功能異常等發(fā)生率,在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8-1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惡心嘔吐、腹瀉便秘、肝腎功能異常、血象異常、脫發(fā)及口腔炎發(fā)病率較低,焦慮抑郁情緒改善顯著,且生活質量提高更加明顯(P < 0.05),提示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良好,增強患者對于疾病的正確認知,了解疾病相關內容,提高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增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同時有助于護理人員不斷更新相關的知識,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技能,提高護理服務水平,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認可[20]。
綜上所述,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放療同步化療晚期胰腺癌中可降低毒副作用發(fā)生率,改善焦慮抑郁情緒,促進提高生活質量。由于本次研究樣本量有限,未能進行長期隨訪,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通過進一步深入研究以獲得精確結論。
[參考文獻]
[1] 李斌.晚期胰腺癌患者應用吉西他濱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的臨床效果評價[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5(8):771-773.
[2] 劉秀娟.晚期胰腺癌區(qū)域動脈灌注化療的臨床護理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6(16):2472-2473.
[3] 郝偉遠,俞炎平,王小紅,等. CT引導下125I粒子植入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中晚期胰腺癌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35):66-69.
[4] 徐繼業(yè),徐克友,左彩瑩,等.高強度超聲聚焦刀聯(lián)合FOLFOX4方案治療晚期胰腺癌的臨床觀察[J].癌癥進展,2016,14(4):381-383.
[5] 卓萌,崔玖潔,王理偉,等.胰腺癌化療方案的選擇及療效評價[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7,33(1):53-56.
[6] 鄧穎慧,陳煦婷,王利平. SAS聯(lián)合SDS量表在濕疹患者焦慮抑郁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18):345-346.
[7] 王建平,陳仲庚,林文娟,等.中國癌癥病人生活質量的測定--EORTC QLQ-C30在中國的試用[J].心理學報,2000,32(4):123-124.
[8] 沈健,張智,庾慶麗,等.卡培他濱聯(lián)合伊立替康二線治療晚期胰腺癌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3,34(16):55-56.
[9] 梁憲玲,趙玉沛.家庭健康教育對胰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5):405-406.
[10] 桂毅.胰腺癌患者術后健康知識需求的調查[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3):303-305.
[11] 葉瑞繁,耿慶山,陳劍,等. 3種焦慮評定量表在綜合醫(yī)院門診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3,22(3):271-272.
[12] 李玉,閆英,田啟.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加動脈化療胰腺癌的療效分析[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2,3(2):365-368.
[13] 林曉慶.胰腺癌放療聯(lián)合替吉奧同步化療的不良反應觀察與護理[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6,3(21):4215-4216.
[14] 劉纖,任剛,李莉琴,等.胰腺癌TOMO高劑量少分次放射治療后胃鏡下黏膜損傷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6,13(5):56-60.
[15] 蔡陽陽,方偉虹.胰腺癌放射治療的不良反應觀察與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5,28(28):223-224.
[16] 孫松韋,鄒躍,劉家趙,等.局部晚期胰腺癌調強放療與三維適形放療劑量學比較及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2013,33(2):154-155.
[17] 季洪兵,陳忠華.鹽酸吉西他濱聯(lián)合立體定向放療治療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效果評價[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6, 32(3):537-540.
[18] 劉昌,呂毅,劉原興,等.DDS區(qū)域動脈灌注化療晚期胰腺癌護理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12,29(23):31-35.
[19] 王玉民.三維適形放療聯(lián)合介入化療治療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臨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7):56-57.
[20] 鄭紅燕.個體化護理對胰腺癌患者負面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4,34(7):871-872.
(收稿日期:2017-06-17 本文編輯:李岳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