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
摘 要:新的歷史時期,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而如何將人文關懷引入到素質教育中,開始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人文關懷是指教育者和非教育者之間的互動,一方面體現(xiàn)了受教育者合理的價值觀,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教育者的開拓視野和繼承創(chuàng)新。隨著國際貿易的逐漸繁榮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引入人文關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文關懷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現(xiàn)狀,通過分析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人文關懷;大學英語教育;缺失;對策
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倡導要提高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內心活動進行關注,進而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各種教育活動中,更加凸顯了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具體是指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問的相互合作的關系。一方面,是被教育者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過程,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對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在當今的國際形勢下,日益提高了英語的重要性和地位。而如何建立人文關懷,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使人文關懷融入到大學英語教育中的理論,逐步走向成熟。
一、目前大學英語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現(xiàn)狀
1.教育者自身缺乏人文關懷的概念
教育所隱含的重要因素,就是情感。而關于情感的因素,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視。缺乏人文教育在專業(yè)領域重要性的意識,其思想意識與人文教育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目前,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相應的人文教育缺失,教師不能積極主動的與人建立聯(lián)系,利用人文線索開展教學。所以,在大學英語教育中,教育者應實施人文關懷教育。為了順利開展情感教育,應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繼續(xù)傳承人文關懷,加強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與溝通,以奠定深厚的情感根基。
2.教育中介淡化人文關懷教育
部分教育中介在教育教材中,疏忽人文精神的陶冶,過于注重功名利祿。雖然也增加了一些學科內容,但卻缺少內在的聯(lián)系,與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不符,課文內容不僅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在課文改革中,應將一些生動有趣的文學作品增加其中,幫助學生對西方國家的生活習慣和文化方式更好的了解。
二、大學教育中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
1.受客觀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
相比于高中課堂,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往往具有相對輕松的學習范圍。但很多教師卻分離了學科背景和理論知識,不重視學生的實踐探索,而僅僅是單純的傳授理論知識,使學生對于外語這門語言不能很好的利用。很多學生雖然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但在就業(yè)和英語面試時,卻不能正常發(fā)揮。還有一些學習者,不能在實踐中靈活的運用理論知識,無法準確表達內在思想。
2.教師受傳統(tǒng)外語教學理念的影響
目前,很多高校在英語教育中,還是沿用語法翻譯教學模式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核心,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對學生語言使用能力不重視。由于沒有營造良好的語言交流氛圍,學生缺少創(chuàng)新性,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由此不能對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對于未來的工作生活,也不能很好的適應。
3.學生受功利主義的影響
在巨大的就業(yè)壓力下,學生的學習意識發(fā)生了改變。受功利主義的影響,很多學生學習是為了獲取更滿意的工作,將對于財富和權利的追逐,成為學習的動力。
三、增強大學英語教育人文關懷的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大學校園中的人文關懷還不能深入到人文精神層面,而僅僅是停留人文知識表層。為了更好的將人文關懷融入到大學英語教育中,就需要將外在的人文知識向內在的人文情操轉變,并在大學英語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融入對人類的尊重和關愛。
1.重視教育的人文性、轉變教育理念
教師和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都需要將傳統(tǒng)觀念改變。教師既要立足于學生的需求,同時還要滿足大學英語的基本教學要求。讓學生從學習內容中,對于英語語言中蘊含的豐富的人文關懷切身感受,從大學英語教學中體悟人文精神。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智力和情感,并在英語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以健康的心理觀和教育觀,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潛能。此外,教師還應擁有一定的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能有機的結合人文關懷教育和大學英語教育。同時,學校還可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脑鲈O一些除了大學英語課程之外的,包括英美文化概況、英美文學欣賞等英文選修課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有效彌補學生在英語文化知識方面的不足。將文化教育課程在業(yè)余時間開設,供學生選修,還可在固定學期內完成大學英語》,以此促進大學英語人文關懷的提高。
2.采用多種形式,營造校園人文氛圍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大學英語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應努力營造一種愉悅輕松的英語教育氛圍。使學生將輕松愉悅向學習英語的動力轉化,進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為人文關懷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基礎。同時,學校還可通過多種形式,如朗誦比賽,英語演講等,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立足于文化和精神兩個方面,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
3.開發(fā)包含人文關懷的教學資料,輔助英語教育
通常情況下,正規(guī)出版的課本是高校英語教育中所選用的教材。為了更好的開展人文教育,每一個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教材的選用上,應盡可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選用與人文關懷的相關教學資料進行輔助教學。
四、結論
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是否獲取精神力量,主要依靠人文素質。人文素質是內化為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重要因素。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人文素質,應增強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關懷。為此,教育部門應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大學英語教學。教師也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進而獲得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永恩.高中英語教學要體現(xiàn)人文關懷[J].中國教育學刊.2017(04)
[2]漆良蜜.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關懷[J].校園英語.2017(19)
[3]何琳蘇.人文關懷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光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31)
[4]王詠梅.一份充滿人文關懷的試卷[J].小學教學設計.2005(Z3)
[5]田愛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人文關懷的滲透[J].新課程(下).2013(02)
[6]李穎.寓人文關懷于英語教學中[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