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鎮(zhèn)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呼吸科,江蘇 徐州 221000)
循證護理干預在肺功能檢查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朱 鎮(zhèn)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呼吸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觀察循證護理干預在肺功能檢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3月17日~2017年3月17日我院肺功能檢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依據(jù)隨機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與觀察組(采取循證護理),各40例,對比兩組患者肺功能檢查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肺功能檢查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的各項指標情況(P<0.05)。結論 在肺功能患者實施檢查時給予其循證護理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且還能縮短患者檢查時間,值得研究。
循證護理;肺功能檢查;常規(guī)護理
肺功能檢查為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檢查方法,主要是對于伴有腎功能或胃腸道疾病患者的檢查方式,由于該科室內檢查人數(shù)較多,且年齡不一,易導致部分患者產(chǎn)生對檢查的恐懼感及緊張感,因此,在此期間對其實施一套有效的護理干預對緩解其緊張情緒具有重要叢。循證護理為臨床上新型的護理模式,主要是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使患者能夠順利完成操作[1]。本文當中,對本院2014年~2017年收治的肺功能檢查患者展開研究,尋求適宜的護理方案,見正文描述。
選取2014年3月17日~2017年3月17日我院肺功能檢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依據(jù)隨機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13~78歲,平均(45.51±1.23)歲。對照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14~78歲,平均(45.69±1.03)歲。對比兩組肺功能檢查患者的各項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本組肺功能檢查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對患者實施檢查前進行心理干預,并于檢查時給予患者鼓勵與支持,檢查后安慰患者及支持患者等。
觀察組肺功能檢查患者采取循證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肺功能的不了解及對本次操作的擔心,易導致患者產(chǎn)生較多不良情緒,如緊張、抑郁、焦慮等,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對其講解有關肺功能檢查的相關注意事項及預后情況,使其對本次檢查有初步的了解。此外,護理人員還需向患者講解本次檢查的優(yōu)勢,如無痛、無創(chuàng)傷、安全及對身體無傷害等,只需患者配合好呼吸頻率即可。對于肺功能檢查人員,應具備專業(yè)的知識與技能,在操作過程中達到快、準、穩(wěn)的操作目的,使患者能夠安全,消除內衣疑慮,以最佳的心態(tài)接受本次操作。
(2)動作示范宣教: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做好檢查示范操作,并告知患者不要緊張,取坐位作為操作體位,雙目平視,將腰帶松開,對有義齒的患者應叮囑其戴好,于患者鼻翼部采用鼻夾輕輕夾住,并告知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用嘴進行呼吸,采用一次性呼吸口嘴放置于患者口腔處并輕咬,叮囑患者用口包緊,避免發(fā)生漏氣,后指導患者進行平靜呼吸、最大呼氣量、最大最快吸氣量及最大吸氣量等方法。
(3)對患者實施呼吸機訓練:取患者端坐位,叮囑患者屏氣片刻后再進行縮唇呼氣,呼氣時將口唇呈現(xiàn)吹口哨樣,使患者氣體能夠通過縮窄的口形將肺內氣體排出,每次呼氣時間在每秒4~6 s,后用鼻子進行輕輕吸氣。
觀察兩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肺功能檢查時間。觀察兩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護理滿意度。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肺功能檢查時間(26.31±1.25)min,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肺功能檢查時間(±s,min)
表1 對比兩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肺功能檢查時間(±s,min)
注: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肺功能檢查時間觀察組 40 26.31±1.25對照組 40 55.98±2.15
觀察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的各項指標情況(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護理滿意度(n,%)
肺功能檢查主要包括換氣功能、呼吸調節(jié)功能、肺循環(huán)功能及通氣功能,具有較多的檢查項目,而過去的檢查方式主要以化學方法及機械方法檢測為主,具有費時費力、操作繁瑣且誤差大等不足之處[2]。而肺功能檢測則為新型的檢查方式,具有較多優(yōu)勢,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中。
在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使患者能夠消除不良情緒,且能夠消除緊張感,使本次操作能夠順利的實施;護理人員通過為患者示范檢查體位,使患者能夠了解到合適的體位對本次操作順利實施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夠縮短檢查時間,提高陽性率;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呼吸機訓練,使患者能夠盡快恢復肺功能指標。
通過本次研究,觀察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肺功能檢查時
綜上所述,對肺功能檢查患者實施循證護理進行干預,能夠有效縮短患者檢查時間,且護理滿意度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1]劉翠萍.循證護理干預在肺功能檢查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6,38(11):1756-1758.
[2]金紅蕓.術前肺功能檢查中循證護理模式的應用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5):223.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3.183.02
朱 鎮(zhèn)(1987-),女,漢,徐州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肺功能檢查間(26.31±1.25)min,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肺功能檢查患者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的各項指標情況(P<0.0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