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強++高凜
[摘要]傳統(tǒng)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往往是以環(huán)境污染、能源短缺為代價的,而光伏產品清潔、可再生的特點使其逐漸成為各國的新興戰(zhàn)略性產業(yè)。但近年來,受限于“兩頭在外”的貿易現狀,加之歐盟、美國等國家和經濟體頻頻發(fā)起反傾銷調查,我國光伏企業(yè)的發(fā)展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在基本貿易引力模型的基礎上引入反傾銷因素,建立光伏企業(yè)出口引力模型來分析反傾銷對我國光伏企業(yè)出口的影響。檢驗結果表明,反傾銷因素對我國光伏出口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反傾銷調查嚴重抑制了光伏產品的出口,且遭受反傾銷調查越多,光伏產品出口就越受限。此外,通過對光伏產品出口潛力指數的測算,發(fā)現反傾銷對我國光伏出口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并且逐漸形成了對發(fā)達國家出口不足、對發(fā)展中國家過度出口的不正?,F象。
[關鍵詞]光伏企業(yè);光伏產品;反傾銷;引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10-0009-05
[作者簡介]錢強(1992-),男,漢族,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高凜(1964-),女,漢族,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國際法。
一、引言
2011年以來,美國、歐盟、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家或經濟體相繼對我國光伏企業(yè)發(fā)起了反傾銷調查,結果均是對我國征收反傾銷稅或達成價格承諾協議,其目的是提高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價格,削弱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優(yōu)勢,維護本國企業(yè)經濟利益,促進本國經濟發(fā)展。
2017年3月1日,歐委會宣布將對華光伏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延長實施18個月,同時主動發(fā)起期中復審調查以逐步降低措施水平。在“價格承諾”期間,我國已有22家光伏企業(yè)被取消資格,而這些企業(yè)的出口量幾乎達到了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量的90%。更為重要的是,截至2016年12月,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5年過渡期已經結束,依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規(guī)定,世貿組織成員國必須終止反傾銷調查“替代國價格”的做法。然而,我國外貿主要合作方美國、歐盟、日本等卻以不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為由,公然拒絕履行條約義務。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我國光伏企業(yè)出口面臨著不公平反傾銷“替代國價格”繼續(xù)采用的窘境。
20世紀60年代,貿易引力模型開始被用于研究雙邊貿易流量等問題,隨之拓展發(fā)現,傳統(tǒng)貿易壁壘反傾銷是其主要影響因素之一。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最先將引力模型用于解決國際貿易問題,他們把GDP及兩國距離作為影響因素,發(fā)現雙邊貿易額與兩國GDP成正比,與兩國間的距離成反比。Linnemann(1966)對模型進行了拓展,將人口數量和貿易政策作為解釋變量引入分析。隨后越來越多的學者使用引力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從引入人口、人均收入、匯率等作為解釋變量到引入虛擬變量(如是否屬于一個經濟組織、共同邊界、共同語言、相同貨幣等)來分析雙邊貿易流量的影響因素,之后制度因素也被引入分析,使得引力模型更加成熟。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4)提出引力模型是研究貿易壁壘對雙邊貿易額影響的主要工具。近年來,國內學者也開始利用貿易引力模型研究貿易壁壘對雙邊貿易的影響。王思璇(2009)利用貿易引力模型驗證了反傾銷壁壘對中歐貿易額的抑制效果。
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貿易壁壘已經成為影響雙邊貿易的重要因素。各國引入引力模型來分析貿易壁壘對雙邊貿易的影響,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但目前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國家層面,缺少對具體某個行業(yè)的分析與探究。近年來,光伏企業(yè)反傾銷調查對我國光伏產業(yè)發(fā)展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在基本貿易引力模型的基礎上,引入反傾銷因素,建立光伏企業(yè)出口引力模型并對其結果進行測算,以期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建議。
二、模型建立及分析
(一)建立模型
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為:Mij=a GDPiGDPj/Disij,其中,Mij表示某時期內i國對j國的出口額,GDPi 、GDPj分別表示i國和j國的國內生產總值,Disij表示兩國之間的距離,a是比例常數。研究貿易流量引力模型的基本模型的自然對數形式可表述為:LNEXPij=β0+β1LNGDPi+β2LNGDPj+β3LNDisij+ μ;其中,EXPij為i國對j國的出口額,Disij為兩國之間的距離,μ為隨機誤差項。此外,考慮到貿易路徑依賴性對雙邊貿易額的影響,即前期雙方貿易合作越多,當期貿易可能也會越多,將前期我國對樣本國的貿易出口額M(t-1)作為控制變量引入模型并重新建立如下:
LNEXPij=β0+β1LNGDPi+β2LNGDPj+β3LNDisij+ β4LNM(t-1) +μ
為分析反傾銷對我國光伏企業(yè)出口發(fā)展的具體影響,本文將反傾銷引入到研究我國光伏企業(yè)出口的引力模型中。反傾銷作為一種貿易保護壁壘,顯然不是一個具體的指標。本文選取了我國遭受反傾銷調查數ADS,我國發(fā)起的反傾銷調查數ADI及t年樣本國是否對我國發(fā)起反傾銷AD進行量化分析,在模型中加入有關國家經濟水平的虛擬變量DEVELOP,以此來解釋樣本國經濟水平對我國光伏企業(yè)出口發(fā)展的影響。最終建立如下貿易引力模型:
LNEXPij=β0+β1LNGDPi+β2LNGDPj+β3LNDisij+β4LNM(t-1)+β5LNADIt+β6LNADSt+β7ADt+ β8DEVELOPj+ μ
其中,ADSt表示第t年我國遭受反傾銷調查的案件數目,ADIt表示第t年我國發(fā)起的反傾銷調查數,當j國對i國發(fā)起反傾銷調查直到終裁時ADt=1,否則ADt=0;當j為發(fā)達國家時DEVELOPj=1,否則DEVELOPj=0。
(二)數據來源及說明
在國際市場上,光伏產品并不像其他產品一樣需求廣泛,其出口地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qū)及東南亞周邊國家,并由歐美逐漸向亞洲轉移。本文選取了2005—2015年間我國光伏產品主要出口國及地區(qū)作為參考,具體是韓國、日本、印度、泰國、菲律賓、英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法國、美國、澳大利亞、臺灣、香港。我國對樣本國的光伏產品(商品編碼:854140)出口數據來源于COMTRADE數據庫中的中國出口統(tǒng)計;我國及樣本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均來自世界貨幣經濟組織(IMF)數據庫;我國與樣本國間的距離以北京與各國首都、地區(qū)中心的直線距離代替,數據由www.indo.com網站整理獲得;前期雙邊貿易額以我國出口統(tǒng)計為準,數據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統(tǒng)計局;我國遭受反傾銷調查數及發(fā)起反傾銷調查數均來源于世界貿易組織數據庫;樣本國是否對我國發(fā)起反傾銷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公告中獲取;根據魏浩(2010)對于發(fā)達國家的衡量標準,本文以人均 GDP是否達到15000美元作為發(fā)達國家的衡量標準,具體變量說明如表1所示(為保持數據單位一致性,均采用當期美元數據)。endprint
貿易引力模型理論認為,GDP對光伏企業(yè)出口具有正面影響,因為GDPi越高表明出口國的生產水平越高,潛在出口能力越強;GDPj越高表明樣本國的進口需求越旺盛;距離變量 Dis與出口呈負相關,兩國之間的距離加大了運輸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貿易的可能;前期貿易額M(t-1)與出口呈正相關,前期雙方貿易額越高,說明雙邊貿易程度越高,選擇該出口國進口光伏產品的潛在可能性也就越大;反傾銷調查數ADS、ADI和虛擬變量ADt與光伏產品出口呈負相關,ADS數越多說明出口遇到的阻力越大;ADI數越多說明出口國發(fā)起的反傾銷調查越多,遭遇別國貿易潛在報復的可能就越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貿易往來;對我國光伏企業(yè)發(fā)起反傾銷調查勢必會削弱我國光伏產品的競爭力,從而減少了出口。
基于上文中的引力模型及數據來源,通過Stata軟件對我國和樣本國光伏產品貿易的引力模型進行回歸分析。同時,運用計量經濟學中“后向法”將回歸結果不顯著且t統(tǒng)計量最小的解釋變量剔除后逐步修正,從而得到最終的模型。檢驗基本引力模型(1)如下:
LNEXPij=β0+β1LNGDPi+β2LNGDPj+β3LNDisij+μ
檢驗結果表明,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EXP與GDPi、GDPj的相關系數均為正值(1.864547、1.013516),與兩者間的距離Dis的相關系數為負值(-0.6998799),和預期符號相同,說明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的較好適用性。雖然距離變量Dis的符號與預期相符,但是檢驗結果不顯著,說明距離對光伏產品出口沒有顯著影響。這和現實情況相符,我國周邊發(fā)展中國家對光伏產品需求雖然在逐年增加,但主要出口仍集中于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因此,剔除距離變量后將前期雙邊貿易額、反傾銷因素變量及虛擬變量引入模型中進行分析,得到擴展回歸方程(2):
LNEXPij=β0+β1LNGDPi+β2LNGDPj+β3LNM(t-1)+β4LNADIt+β5LNADSt+β6ADt+ β7DEVELOPj+ μ
檢驗結果表明,GDPj、ADI不顯著,將t統(tǒng)計量最小的GDPj(0.19)剔除,得到擴展回歸方程(3):
LNEXPij=β0+β1LNGDPi+β2LNM(t-1)+β3LNADIt+β4LNADSt+β5ADt+β6DEVELOPj+μ
檢驗結果表明,ADI不顯著,剔除后最終得到擴展方程(4):
LNEXPij=β0+β1LNGDPi+β2LNM(t-1)+β3LNADSt+β4ADt+β5DEVELOPj+μ,從回歸結果可知,所有解釋變量均達到1%的顯著水平,且與預期符合相符,具有較好的解釋效果,各回歸模型檢驗的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模型結果分析:
1.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及進口國國內生產總值對我國光伏企業(yè)出口有積極影響。但是進口國國內生產總值對我國光伏出口并沒有顯著影響,雖然歐盟各國國內生產總值較高,但是隨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歐盟各國對我國光伏產品的需求卻在逐年減少,我國光伏產品的主要出口地也由歐洲向亞洲轉移。
2.與樣本國距離與我國光伏出口成反比,但是沒有顯著影響。近幾年光伏產品對周邊發(fā)展中國家如泰國、菲律賓、印度等國的出口雖逐年增加,但是基數仍然還??;此外,歐盟一些國家減少了進口,但是我國對美國、澳大利亞的出口額保持穩(wěn)定,因此距離因素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影響并不顯著。
3.前期貿易出口額對我國光伏出口具有顯著積極影響。前期與樣本國合作交易越多,樣本國選擇我國進口光伏產品的概率就越大,這也體現了互惠互利、加強雙邊貿易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4.反傾銷因素對我國光伏出口造成了顯著的負面影響。我國光伏產業(yè)遭遇反傾銷調查嚴重抑制了出口,且我國遭受的反傾銷調查越多,光伏產品出口就越受限制,體現了示范效應所帶來的影響。對我國發(fā)起反傾銷調查數量越多,光伏產品出口就會減少,但是我國并沒有把反傾銷作為常用的貿易保護手段,因此并沒有產生顯著影響。
三、我國光伏產品出口潛力分析
通過上述引力模型得到的理論出口額,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潛力進行計算分析。出口潛力指數的計算公式為:Index=EXPR/EXPT,其中,Index是出口潛力指數,EXPR 是當年實際出口額,EXPT為當年理論出口額。當計算結果Index >1時,表示過度出口;Index <1 時,表示出口不足;Index接近1時,表示合理出口。根據上文擴展方程(4)得到2005—2015年我國光伏企業(yè)理論出口額,計算我國光伏企業(yè)出口潛力指數結果具體見表3。
可以看出,近幾年我國光伏產品對大多數發(fā)達國家的出口處于貿易不足的狀態(tài),尤其是以德國、意大利為代表的歐盟成員國顯著減少了對我國光伏產品進口;而美國則長期處于進口不足的狀態(tài)。此外,近幾年我國光伏產品對印度、泰國、菲律賓等周邊發(fā)展中國家則處于過度出口狀態(tài),但這種過度狀態(tài)是相對于較小的國內市場需求而言,這也可能成為新一輪反傾銷調查的潛在原因。
歐美光伏反傾銷調查案過后,我國光伏產品在歐美市場需求日益減少,有向亞洲市場出口轉移的趨勢,并逐漸形成了對發(fā)達國家出口不足、對發(fā)展中國家過度出口的不正?,F象。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歐美反傾銷調查的不合理性,甚至只是出于維護本土光伏企業(yè)發(fā)展、遏制我國企業(yè)發(fā)展的目的。
四、結論
(一)反傾銷成為影響我國光伏企業(yè)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
光伏產業(yè)作為高新技術、朝陽產業(yè)受到了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重視,為了促進本國光伏企業(yè)發(fā)展,抵制我國光伏產品大規(guī)模出口搶占海外市場,美國、歐盟在對本土光伏企業(yè)支持的同時,對我國光伏產品發(fā)起了反傾銷調查,嚴重阻礙了我國光伏產品的出口,對我國光伏企業(yè)的發(fā)展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二)對多數發(fā)達國家的光伏出口仍處于貿易不足的狀態(tài),需繼續(xù)爭取市場經濟地位endprint
趙愛玲認為,我國出口產品被裁定高幅度傾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一般反傾銷發(fā)起國都不認可我國市場經濟地位,以替代國價格來確定我國出口產品的公平價值。而替代國價格的隨意、不公平、不合理性使得這樣的裁定方式對我國極為不利。在美國光伏反傾銷案中,美國起訴方選擇了泰國作為替代國來確定我國光伏產品的正常市場價格,而相較于我國的發(fā)展狀況,泰國光伏產業(yè)基礎薄弱,生產成本遠高于我國,因此直接導致了高額傾銷幅度的裁定;在歐盟的調查中,將美國作為替代國的選擇更為糟糕。然而事實上,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奮斗,基本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但是,大多數發(fā)達國家對我國的發(fā)展努力,對全球經濟的貢獻視而不見,不認可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對我國出口產品反傾銷調查仍然存在“替代國價格”的做法,這對我國出口企業(yè)是極為不公的。因此,我國應該繼續(xù)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盡早消除不合理替代國價格帶來的損失。
(三)調整出口市場結構,拓寬出口渠道
我國光伏企業(yè)出口地區(qū)過于集中,主要依賴歐美市場。自歐盟反傾銷調查后,光伏產品的市場份額日益減少,雖然有向亞洲地區(qū)出口轉移的趨勢,但是除日本外其它國家的需求量仍然很小。因此,應加強海外貿易合作,拓寬光伏產品出口渠道,避免受一方抵制而影響整體出口的情況。
(四)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提升出口質量
我國光伏企業(yè)主要集中在產業(yè)鏈中下游的加工制造環(huán)節(jié),光鮮的產量背后同樣隱藏危機?!皟深^在外”的產業(yè)鏈困境使得我國光伏產品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環(huán)境,產業(yè)鏈上游方面,我國光伏企業(yè)每年都要從歐洲市場進口大量多晶硅等原材料。而下游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qū),國內應用規(guī)模還很小,逐漸形成了“上游原材料議價能力低”、“下游銷售抗風險能力差”的尷尬局面。與此同時,歐美針對我國具有成本優(yōu)勢的規(guī)模生產而發(fā)起的光伏反傾銷調查,直接限制了我國光伏出口,對歐洲市場日益減少的光伏出口便是最直接的現實依據。唯有從生產源頭改革,從加工制造向技術性創(chuàng)新轉變,才有機會打破桎梏,繼續(xù)開拓歐美市場。
[參考文獻]
[1]李仲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不容置疑[J].WTO經濟導刊,2016(2):62.
[2]孫東升,周錦秀,楊秀平.我國農產品出口日本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5(5):6-12.
[3]王思璇.中歐貿易摩擦的趨勢預測及其對雙邊關系的影響——基于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9(6):37-46.
[4]潘安,魏龍.制度距離對中國稀土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18個國家和地區(qū)貿易數據的引力模型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3(4):96-104.
[5]趙雨霖,林光華.中國與東盟10國雙邊農產品貿易流量與貿易潛力的分析——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8(12):69-77.
[6]趙愛玲.我國首次初裁進口農產品傾銷中國打響土豆“保衛(wèi)戰(zhàn)”[J].中國對外貿易,2006(9):66-69.
(責任編輯:張彤彤 藍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