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摘 要:在教學生涯中,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其中不乏學習成績不好、思想品德不好的學生,這些學生被統稱為“后進生”。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和深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一定提高,但知識與能力的發(fā)展還是不理想,所以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個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當務之急便是提高后進生的知識水平。從親身經歷出發(fā),淺談如何關注后進生,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后進生;信心;寬容
所謂“后進生”,一般是指那些學習不好、紀律差、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人們把他們稱為“后進生”,即“后來進步”之意。造成學生成為后進生的原因大概有:自身身體素質、智力發(fā)展遲緩、家庭教育、家庭關系、社會環(huán)境、受教育基礎、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等都是制約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作為教師,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而采取措施。后進生主要有四類:學習成績差的后進生,紀律差的后進生,學習成績和紀律都差的后進生,學習或紀律時好時差的準后進生。下面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樹立孩子的信心,感受成功
學習成績差的后進生也分為兩類:一類是自身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另一類是有能力學習但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以前教過的學生靜×就屬于前者,剛認識靜×時,她的數學考試分數只有二十多分,而她的弟弟也是這樣的情況。通過開學半個月的觀察,我發(fā)現她不是不想學習,而是每天都很認真地學習,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每項作業(yè),只是缺少好的學習方法,沒有人幫助她。課間,我經過她的課桌時,她的作業(yè)本總是打開的,她看著作業(yè)本上的題目卻無從下手。等到放學時,她就開始找同學要作業(yè)抄一抄。長此以往,靜×的成績一直無法得到提高。我首先去了靜×家了解家庭情況,她家是一個大家族,家里有六個孩子,每天是誰有空誰就去接孩子放學,孩子接回家后由奶奶統一看管,靜×的父母對于孩子學習情況表示無奈,自己的工作很忙,無法關心孩子。然后我和靜×也單獨聊了幾次,了解到靜×因為自己的學習很自卑,在班級里也沒有要好的朋友。最后我再為靜×制訂一個計劃。第一步,讓家長適當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多關心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學習的動力;第二步,在課堂上,我設法從不同方面多表揚靜×,讓班級里的孩子改變對她的看法,讓靜×重拾學習的信心;第三步,我為靜×安排一個小老師,小老師每天負責讓靜×學會當天的知識;最后一步,只要靜×有進步,我就會表揚她。一年的相處,靜×的成績已經擺脫了不及格。偶然一次,我聽見她和同學聊天,她特自豪地說:“我以前特別不喜歡數學,現在感覺數學很有趣。”對于像靜×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幫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當孩子無助時,我們要及時幫助孩子,千萬不要放棄這一類努力的后進生。
而后一類學生大多出現在小學的稍高年級,我在教四年級時,遇到的浩×就是這樣的情況。他三年級的老師說他每次考試都是個位數,開學的一個星期,我就默默觀察他,他有時躺在地上看漫畫書,有時趴在桌子上畫畫,就是不聽講、不做作業(yè)。他的父母和我說孩子的智商有問題,可是我發(fā)現他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智商一點也沒有問題,還會去捉弄女生。剛開始我先讓浩×做不同年級的數學題,發(fā)現孩子的數學知識停留在6的乘法口訣那里,所以孩子是從二年級期中考試之后開始不學習的。浩×心中有這樣的想法,大家都不管他了,他可以做自己的事情,這樣很開心,既不用遵守紀律,也不會被老師批評。對于這樣的學生,不能因為他們是后進生而放任他們知道規(guī)矩而故意不遵守,有意破壞。所以開始階段,就要明確告訴他們你的規(guī)矩,利用他們犯錯時強化你的原則。然后利用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比如浩×會畫畫這一優(yōu)點,讓他出黑板報、參加繪畫比賽,讓他知道自己的用處,也讓他明白老師對他的信任,他在老師心中和別人有一樣的地位。接著就是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利用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去感染。自習課時,我不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看著班級的學生學習。幾天后,我給他布置他能做出來的作業(yè),他就很開心地完成了。只要老師愿意和他一起堅持下去,他的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
二、探測孩子的內心,尋求和諧
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差,但總是無法遵守紀律,三天兩頭和同學打架、吵架,總是令老師頭痛,這類學生需要我們老師有一顆寬容的心。古語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總會犯錯,總會有不足,就看你對待不足的心態(tài)。上學期我遇到了凌×,凌×是一個非常沖動的孩子。學生報到的那天,他媽媽就和我說,凌×就是做事很沖動,老是和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但不是一個壞孩子,他的心地很善良。因為孩子小時候是爺爺奶奶帶的,所以孩子和我們感情不深,也不聽我們的話。我們夫妻倆性子比較急,只要孩子犟嘴就忍不住打一頓。果然開學不久,他就和別人打架,當我趕到現場時,凌×的第一反應就是沖到我面前,沖著我吼:“不是我的錯!都是他……”他的情緒很激動,眼睛里充滿了仇恨,不停地亂吼,根本不讓其他小朋友說話。我就安安靜靜地聽著他在吼,所有小朋友都安靜地站在周圍,漸漸地他安靜下來了。我風輕云淡地說:“累了吧!先歇一歇。我覺得還是輕輕地把事情解決比較好,你覺得呢?你看我都沒有對著你吼,你怎么對著我吼這么久?”這樣之后,我再一一詢問事情發(fā)生的經過,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再插嘴,和平解決此事。因為凌×父母的脾氣都是暴躁的,只要孩子做得不對就打,這導致孩子的心事沒人聆聽,孩子一開始不信任父母,所以凌×對這個世界是充滿恐懼的。于是每天課間,我會和凌×聊他喜歡的東西,和他聊他的家人,和他聊與別人的相處之道,和他聊遇事的處理方法。一個學期下來,凌×變得理智了,本學期也能和孩子們好好相處了。從和凌×的相處中,我認識到學生中有這樣一類孩子,他們的內心缺乏安全感,對世界充滿不信任,他們用暴力來讓自己不受傷害,我們要耐心對待這些孩子。
總之,不管是什么樣的后進生都有其原因,老師要找到原因并慢慢解決,這就是對后進生最好的關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劉秀芹.談如何轉化后進生:教學案例分析與啟發(fā)[J].硅谷,2009(2):13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