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帆
摘 要:古詩詞不僅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還是珍貴的教學資源,可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文化品位,同時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以人教版的素材為案例,重點分析了高中古詩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且從教師和學生角度提出了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學策略
古詩詞的發(fā)展源遠流長,是最珍貴的傳統(tǒng)文化。詩人運用詩詞來寄托自己的情感,也為后代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學校是古詩詞傳播的最主要場所,教材是古詩詞傳播的重要載體,是發(fā)揮教材成效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在高中新課標的要求下,不同教學版本的教材中都有古詩詞的部分。但是由于現(xiàn)代教育體制存在的不足,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中,教師對古詩詞的講解多側重于知識點的背誦上,并未充分發(fā)揮出古詩詞教學的價值,因此有必要反思高中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一、高中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參與課堂程度不高
新課標理念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但是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很多語文教師仍然停留在“教師主導課堂”的階段。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接受情況,依賴于教案完成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這種教學方法使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升。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教師只重視向學生灌輸考試的知識點,并未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做出創(chuàng)新,這使得原本個性化十足的古詩詞內(nèi)容顯得枯燥無味,課堂教學只是變成背誦標準答案的過程,學生的自主性并未得到充分體現(xiàn)。
2.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熱情偏低
古詩詞與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方式截然不同,用高度凝練的語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學生很難一下子讀懂古詩詞的意思,這也使許多學生對古詩詞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古詩詞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靠一天一天的知識積累,還需要借助各種工具書,這也意味著學生學好古詩詞存在一定的難度。
3.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
古詩詞名句默寫和古詩詞鑒賞是高考語文的兩大考點,也將古詩詞教學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同時也給許多教師留下了投機取巧的空間。一是老師會根據(jù)名句默寫的提綱安排,有針對性地讓學生背誦各種詞句,掌握固定的古詩詞鑒賞辦法;二是因為詩歌鑒賞的內(nèi)容多選自課外教材,這也讓許多教師放松了對課本古詩詞的教學。
二、提高古詩詞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分析
1.肯定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提倡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語文學習任務,這也意味著傳統(tǒng)教師完全掌控課堂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過時,不利于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興趣培養(yǎng)。在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更重要的任務是活躍語文課堂的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古詩詞的內(nèi)容含義,在相互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共同提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
2.鼓勵學生主動感受鑒賞古詩詞的意境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需要通過不斷的朗誦來品味每個詩句的含義,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來理解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心情,提高古詩詞學習的語感。同時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學生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鑒賞能力和想象力,在腦海中想象出古詩詞語境的畫面。
比如,在學習《歸園田居》的時候,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古詩中“狗吠深巷中”“依依墟里煙”等句子,結合自己的田園體驗,在腦海中顯現(xiàn)出怡然自得的生活場景,感受到作者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此時教師再為學生講解陶淵明在創(chuàng)作此詩時的生活背景,讓學生感受到陶淵明對當時官場黑暗的憎惡,與詩詞意境形成強烈對比,使學生更能了解該詩詞想要傳遞的作者思想,這也比教師直接灌輸知識點的效果更好。
3.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古詩詞
古詩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這些詞句,如果學生僅僅停留在背誦和鑒賞的層面,則古詩詞的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xiàn)。寫作是檢驗學生古詩詞學習成效最有效的方法,通過寫作不僅可以檢驗學生是否理解了古詩詞的含義,還可以提高語文寫作能力。因此,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將這些古詩詞應用到對應主題的文章中。
比如,在寫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文章時,可以用“捐軀赴國難”來形容;在描寫某人高尚品格的時候,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來形容等。古詩詞的積累不僅依靠教師在平時授課過程中的引導,還依靠學生在平時學習生活中的積累。教師可以提議讓每個學生準備摘抄本,在遇到優(yōu)美的古詩詞時摘抄下來,平時運用到寫作中。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也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從目前的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來看,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有較強的功利心理,一切教學以應試為前提,忽略了古詩詞的真正價值。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當扭轉古詩詞學習的錯誤思想,認識到古詩詞對文化發(fā)展、生活學習的重要幫助,雙方共同努力來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尚東.淺談新課標背景下的中學古詩詞教學[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0(3).
[2]陳云衡.發(fā)揮古詩詞的人文教育功能[J].龍巖師專學報,2013(6).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