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反轉了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它在學生學習自主性、個性化學習、課堂互動等方面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有優(yōu)勢。翻轉課堂教學的開展可以從課前設計、課堂互動學習與課后評價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但其順利開展,取得預期的實效,還需要相應條件的保障。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翻轉課堂”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逐漸興起。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轉課堂反轉了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教師事先錄制教學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上,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視頻講解,自學掌握基本的學習內(nèi)容;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再進行問題探討,交流互動,并最終完成教學任務。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1 翻轉課堂相較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學生在上課之前并不知曉相關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知識傳授才領悟知識要點,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播者,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教學以統(tǒng)一進度展開,不會因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不同而放慢腳步,課堂交流互動不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翻轉課堂具有以下優(yōu)勢:
(1)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翻轉課堂知識傳授環(huán)節(jié)在課下完成,突出自主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師制作的視頻以及所提供的相關資料,完成對課程內(nèi)容的自主學習,到課堂上再進行討論交流。為了避免課堂表現(xiàn)“丟臉”,學生會主動地收集資料,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內(nèi)容,提高了學習效率。
(2)便于個性化學習
翻轉課堂的在線視頻,可以隨時暫停、回放,觀看靈活,便于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視頻長度通常在10 分鐘左右,重點難點更加突出,學生也更容易集中精神學習。學生視頻學習時可以很輕松地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那樣緊繃神經(jīng),擔心遺漏什么,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jié)奏。學生學習節(jié)奏快慢完全由自己掌握,這樣教學就兼顧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有利于學生的培養(yǎng)。
(3)增加了課堂互動
翻轉課堂里,學生和老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更多的責任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學會運用知識。學生和老師的互動增加了,學生之間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增加了互動,這促進了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關系,也對深化學生的合作意識起到積極作用。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可以從課前設計、課堂互動學習與課后評價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2.1 課前設計
翻轉課堂課前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資源十分重要,直接決定了知識傳遞的質(zhì)量和效率。課程資源可以包括在線視頻、電子課件、在線練習、在線提問以及媒體資源等。教師設計在線視頻時,一定要根據(jù)課程的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nèi)容??梢猿浞纸柚袊髮W、國家精品課程等慕課網(wǎng)站資源,進行教學視頻二次改造;在找不到合適視頻的情況下,則由自己進行錄制。教師提供的電子課件,必須圍繞教學目標,重點突出地體現(xiàn)課程知識點以及各知識點間的關系。為了加深和鞏固對知識的理解,課前學習應設計相應的在線練習。練習題設計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內(nèi)化知識,同時檢查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例如:設計填空題、選擇題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設計簡單題、判斷題檢驗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辨析能力。設計開放題、應用題檢驗學生知識實際運用能力。開發(fā)題、應用題也可以成為第二階段課堂互動學習的“任務”。課前學習還可以設置在線提問環(huán)節(jié)增加互動交流。學生在學習遇到問題時可通過在線提問平臺提出疑問,不僅老師可以解答,同學之間也可以互相解答,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得問題的答案,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而且增加了學生課前自學的參與熱情。最后,在媒體資源豐富的今天,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媒體資源作為書本知識體系的補充。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關注相關公眾微信號。這些公眾號推送的信息包含了大量學生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和資訊,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2 課堂互動學習
課前自學階段,學生雖然通過觀看視頻、做習題等方式了解了相關知識點,但由于不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同,會存在各種的問題。因此,在課堂互動學習階段,首先,教師需用10~15分鐘時間對課程的知識體系進行概括和梳理,并就課前自學集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解釋,這是學生知識內(nèi)化的第一步。接著教師開始給學生安排“任務”,任務形式可以是案例討論、辯論、情景模擬等?!叭蝿铡庇山處煾鶕?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設置,學生可以分組協(xié)作完成?!叭蝿铡钡耐瓿墒沁M一步的知識內(nèi)化過程。接著,學生各小組需要將“任務”的成果進行展示,并交流反饋小組的心得和存在的問題,教師則予以點評和進一步指導。這個階段,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體系的總結和反思,同時各個小組任務成果的交流,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進一步加深知識內(nèi)化的程度,
2.3 課后評價
課后評價是翻轉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翻轉課堂評價適宜采用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程評價(50%)主要考查學生在課前自學、課堂互動二個階段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結果評價(50%)主要考查學生在線作業(yè)和 “任務”的完成情況。每項評價又可以分為自我評價(30%),同學評價(30%)和教師評價(40%)。
3 翻轉課堂的實施保障
翻轉課堂是一種有效、積極的教學模式,但是它的成功實施需要合適的條件。
(1)授課班級的學生數(shù)量不能太多,人數(shù)最好不超過 40 人。否則教師很難兼顧到每個同學,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個別同學搭便車的現(xiàn)象,同時課堂秩序也較難掌控。
(2)翻轉課堂要求學生投入較多的精力,但學生課外時間有限,同時又需要完成多門課程的學業(yè),因此,在多門課程都采取翻轉課堂形式時,每門課程翻轉課堂的課時最好限制在6學時以內(nèi),避免學生負擔太重,應付了事。
(3)為了提高學生對課程的掌握,在課程教學的最初階段還是應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展,當同學們熟悉該門課程的學習方法和規(guī)律后,再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比較合適,以免學生適應不良。
(4)翻轉課堂是一種個性化的教學,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課前的自學情況來進行差異化備課,而且上課不能按部就班,無法預料學生會提什么問題,會有什么表現(xiàn),很多情況是臨時發(fā)生的,無法在事先進行準備,因此,需要開展翻轉課堂的教師有充分的知識儲備和課堂控制能力。
總之,翻轉課堂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需要教師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接受,去適應,卻迎接挑戰(zhàn),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應用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總結經(jīng)驗教訓。
參考文獻
[1]李正祎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思[J].中國培訓,2016(7).
[2]李凌.“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和實施[J].對外經(jīng)貿(mào),2015(11).
作者簡介
林彥(1979-),女,福建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航空經(jīng)營管理、航空物流管理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