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鯉鵬
摘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教學也在漸漸的發(fā)生改變,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等。但由于很多學生的來源都不同,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異,大多數的學生對數學的意義認識或是思想情感都有所差異,這就顯然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教學方法和教材需要隨之適應,做到與時俱進。因此,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利用好教材內容,誘導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現代技術;興趣
一、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營造氛圍
俗話說的好:“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有效的引起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中的開放性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此同時,還可以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真理的勇氣和信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促進他們主動參與。例如,我們在教學《一次函數的應用》一課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以下的情境:現在,老師使用的是聯通卡,但是老師現在想要換卡,但又想選擇一種比較劃算的卡,根據市場上現有的手機通訊收費的方式,學生們幫助老師計算一下,看選擇哪一種合適的收費方式和卡更好。如此一來,學生們的學習欲望就會大增,學習興趣就會高漲,即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又能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是數學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現代教育強調的是歸納與創(chuàng)新,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而并非僅僅注重數學學習結果。曾經“中美數學教育的高層”在北京舉行過,其中的美國學者就向大家介紹了他們的課堂教學模式,他們的數學課堂教師講的甚少,主要是學生自由探索討論,相互合作交流,但是,在我國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偏遠山村,數學課堂仍然是教師的主場,學生一味的被“灌輸”知識,如此一來,他們的自主性就很難被發(fā)揮出來,從小就會形成被動接受的習慣。在新課程的改革下,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了活躍的學習情境,給予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所以,數學教學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創(chuàng)造者,從而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三、 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單純的靠教師口頭的說教以及在黑板上的板書是難以體現出我們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的趣味性、懸疑性等。但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下,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姿,它可以以優(yōu)美的圖案、動聽的聲音、生動有趣的動畫、還有大家喜聞樂見的視頻等,將我們的教學內容直觀、形象的表達出來,從而有效的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在教學《幾何》的多邊形教學中,我們利用投影儀將五星紅旗上的五角投影出來,都是一些非常美麗的五角星,既讓學生們對多邊形有了解,又能讓同學們知道祖國的象征標志的美觀大方。相比于教師的單一講解,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他們思考問題。
四、 課堂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一段開場白關乎一節(jié)數學課堂的成敗。教師在開始正式上課前精心設計好開場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但是一個學期有幾百節(jié)課,如若都采用同一種形式的開場白,漸漸的學生就會感到索然無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研究、探索出不同類型的導入法。比如,我們在三角形的判定教學時,可以采用溫故知新導入法;在相似三角形性質的時候,采用類比導入法;平分線的教學時,運用演示教具導入法。不同的課堂采用不一樣的導入,這樣既能補充學生的課堂知識,又能活躍課堂氣氛。
五、 層次化教學,促進個性發(fā)展
分層教學能夠很好的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的個性發(fā)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即能夠確保學生們的共性需求,又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了解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每一個學生的階段發(fā)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教育措施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教學任務。采用分層教學還能夠減少學生不自信的情感,能夠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學生們的潛能。例如,我們可以將學生進行分層處理,根據學生的智力因素、思維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等進行A、B、C三組分層。教學目標的分層,識記、領會、理解、運用、綜合運用,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要求。作業(yè)的層次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個體差異,有些需要針對性的輔導和強化,像A組:布置基礎題,B組:基礎+略有提高題,C組:基礎+加強題。注重分層教學,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鼓勵他們積極探究數學問題,這是數學課堂教學不可忽視的一大重點。
總結:總而言之,在新時期的教育環(huán)境下,我們要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結合實際以及教材內容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活動。當然,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要循序漸進,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用自己的思維去創(chuàng)造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曹家蓉. 《新課程標準下實踐數學教學探索》.《中國校外教育》. 2007年第1期
[2]祁俊. 《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新探索》.《考試周刊》. 2009年第3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