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佳凌,郭麗平, 涂韻之
(新余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西 新余 338025)
TP方案在早期高危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中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辛佳凌,郭麗平, 涂韻之
(新余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西 新余 338025)
目的:探討TP方案在早期高危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中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早期高危宮頸癌患者120例,依據治療方法差異平均分對照組、TP方案組。對照組采用FP方案術后同步放化療,TP方案組采用TP方案術后同步放化療。比較兩組早期高危宮頸癌緩解率、盆腔內復發(fā)率、盆腔外轉移率、毒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TP方案組早期高危宮頸癌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TP方案組盆腔外轉移率低于對照組(P<0.05);TP方案組盆腔內復發(fā)率和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TP方案在早期高危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中的有效性高,可提高治療效果和降低盆腔外轉移率,安全性方面較好。
TP方案;早期高危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有效性;安全性;臨床效果
目前宮頸癌治療方法有放化療、手術等綜合治療,其中早期宮頸癌以手術療法為主,對于術后存在高危因素者則需輔以放化療,以降低復發(fā)率和遠處轉移。所謂高?;颊撸饕獮槟[瘤侵犯子宮頸深肌層、直徑大于4cm、病理分化程度差、腺癌、脈管累及、宮旁切緣陽性和盆腔淋巴結陽性者[1]。筆者觀察TP方案在早期高危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中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將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早期高危宮頸癌患者120例作為對象,依據治療方法差異分對照組、TP方案組,各有60例。TP方案組年齡28~70歲,平均(44.18±2.11)歲。對照組年齡27~70歲,平均(44.25±2.81)歲。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所有患者術后2~3周開始進行全身化療,其中對照組采用FP方案術后同步放化療,用順鉑和氟尿嘧啶,其中,順鉑劑量40mg/m2,在第1天靜脈滴注,而氟尿嘧啶劑量2500mg/m2,持續(xù)靜脈滴注96h,28d作為1個治療周期,治療2個周期。
TP方案組采用TP方案術后同步放化療。用順鉑和紫杉醇,紫杉醇劑量135mg/m2,第11天靜脈滴注,順鉑劑量40mg/m2,在第2天靜脈滴注,28d作為1個治療周期,治療2個周期。兩組均在化療1周之后開始放射治療,方法相同,均采用模擬機進行定位,給予盆腔外照射,用6MV-X線四野盒式照射,每次118Gy, 1次/d,每周5次,總劑量DT45 Gy,治療過程注意監(jiān)測不良反應并給予支持治療。
比較兩組早期高危宮頸癌緩解率、盆腔內復發(fā)率、盆腔外轉移率、毒副反應發(fā)生率。
緩解率根據WHO中關于實體瘤的療效診斷標準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以及進展,其中總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TP方案組早期高危宮頸癌總效率為91.67%(55/60),高于對照組的75.00%(45/6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早期高危宮頸癌緩解率相比較
TP方案組盆腔外轉移率為3.33%(2/60),低于對照組的16.67%(10/6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P方案組和對照組盆腔內復發(fā)率均為25.00%(15/60)。
TP方案組跟對照組比較,毒副反應相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毒副反應相比較
早期宮頸癌手術治療和放療治療具有相似的作用,但對于早期高危宮頸癌患者來說,在手術治療和放療治療后可出現較高的轉移和復發(fā)風險,大大降低了患者生存率,而復發(fā)的主要原因在于局部腫瘤控制不理想[2]。近年來研究對單純放療治療和同步放化療治療在早期高危宮頸癌患者中的效果進行對比,認為以順鉑為基礎的同步放化療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和生存率,且多藥聯合化療效果優(yōu)于單一化療。其中,順鉑為常見放療增敏劑,可引起亞致死性DNA損傷,協(xié)同放射治療所致可逆DNA損傷作用,提高療效;順鉑和放療均可對細胞周期G1進行作用,因而有協(xié)同作用[3,4]。另外,在多次放療中,通過順鉑的應用,可對放療期間腫瘤細胞致死性損傷恢復進行抑制。近年來,紫杉醇在化療中的作用越來越受重視,其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可對微管進行作用,促使微管過穩(wěn)定化、異常排列,促進維管束異常聚合,有點細胞凋亡,并可延長細胞周期G2/M期,強化放療效果[5,6]。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FP方案術后同步放化療,TP方案組采用TP方案術后同步放化療。結果顯示:TP方案組早期高危宮頸癌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TP方案組盆腔外轉移率低于對照組(P<0.05);TP方案組盆腔內復發(fā)率和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毒副反應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因此,TP方案在早期高危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中的有效性高,可提高治療效果和降低盆腔外轉移率,安全性方面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1]朱朝勇,李志燕,郭生梅等.FP 與 TP 方案在早期高危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床研究[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2,42(4):5~7.
[2]高楠,李大鵬,盛修貴,等.早期宮頸癌術后伴高危復發(fā)因素患者不同治療方式療效和并發(fā)癥的觀察[J].腫瘤學雜志,2017,23(4):312~316.
[3]朱彥,李從鑄,周莉,等.進口紫杉醇和國產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早期宮頸癌的療效和藥物經濟學評價[J].腫瘤學雜志,2014,20(11):962~964.
[4]王海榮,朱衛(wèi)國,秦珊珊,等.高危早期宮頸癌術后放療聯合不同化療方案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2013,33(1):50~54.
[5]吳婉莉,袁淑慧,樓寒梅,等.早期宮頸腺鱗癌和腺癌術后同步放化療療效分析[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6,25(5):477~481.
[6]梁國秀,李莉莎,王蓉,等.宮頸晚期癌采用5-FU局部多點注射聯合TP方案新輔助化療的觀察與護理[J].黑龍江醫(yī)學,2013,37(9):817~818.
2017-05-19
辛佳凌(1986-),女,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xinjialingxz@163.com。
[引著格式]辛佳凌,郭麗平, 涂韻之. TP方案在早期高危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中的有效性與安全性[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7,14(20):11~12,15.
R730.5
A
1673-1409(2017)20-00011-02
[編輯] 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