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
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防治效果分析
●李小林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防治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接收的8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添加健康教育,分析兩組患者高血壓控制情況對比。結果:在舒張壓與收縮壓的干預前后變化上,觀察組各項護理后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觀察組為2.5%,對照組為17.5%,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情穩(wěn)定有較好的輔助作用,同時可以減少并發(fā)癥,適宜在臨床廣泛推廣。
健康教育;高血壓;防治效果
高血壓屬于基層民眾常見慢性疾病,該病容易引發(fā)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具有一定致殘性與致命性,會引發(fā)多種功能衰竭[1],因此做好疾病的防控管理尤為必要。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高血壓疾病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日常注意事項等情況做對應的指導,讓患者能夠在飲食、運動、用藥、復診、心理狀態(tài)上做好規(guī)范調試,從而有效的控制疾病發(fā)展。本文通過選擇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接收的80例高血壓患者,分析運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接收的8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為36歲至76歲,平均年齡為(47.2±4.9)歲;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范圍為37歲至75歲,平均年齡為(45.9±3.3)歲;所有患者均同意治療干預工作與研究工作的開展,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添加健康教育,具體操作如下:
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做好方式的選擇與配合。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健康講座、電話隨訪、面對面口述解答、書面材料發(fā)放、視頻材料播放等,甚至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可以通過相關微信文章推送與qq群構建患者群,有針對性的展開網絡咨詢與教育工作。網絡方式可以提供給稍微年輕的患者,或者提供給老年患者的家屬,這樣有助于提升健康教育方式的方便性,有助于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展開。每種健康教育的方式依據(jù)具體實際情況展開,可以定期舉行,依據(jù)不同季節(jié)的變化與患者群體性問題做適宜的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教育工作提升針對性[2]。同時及時的收集患者反饋情況,依據(jù)患者反饋問題與病情波動情況做情況匯總,由此擬定對應的健康教育主題與內容。
健康教育內容上包括病因、疾病治療方法、防控方法、治療注意事項、生活管理方式。具體包括飲食、用藥、運動、復診、心理調適等各方面內容,主要依據(jù)不同季節(jié)、不同病情階段狀況、不同患者個性需求做針對性指導[3],提升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讓患者充分意識到疾病控制的重要性,避免其病情的嚴重化,保持合理的用藥與生活管理,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就診。
評估觀察兩組患者舒張壓與收縮壓,同時觀察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情況。并發(fā)癥集中在殘疾、心腦血管、腎功能障礙等。
將治療干預有關數(shù)據(jù)通過spss17.0分析,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在舒張壓與收縮壓的干預前后變化上,觀察組各項護理后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情況變化(‘x±s,mmHg)
見表2,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觀察組為2.5%,對照組為17.5%,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情況對比[n(%)]
高血壓患者除了提出針對性治療方案,還需要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做好用藥與個人生活管理,從而有效的輔助藥物效果發(fā)揮,避免個人飲食、運動與心理調適狀況不佳引發(fā)的病情波動或者不良事件,由此有效的達到疾病防控的效果。具體操作中要保持針對性處理,提升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義烏市義亭中心衛(wèi)生院)
[1]薛金玉,蔣萍萍,鄭廣勇等.健康教育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10):1048-1051.
[2]蔡小紅,鄒瑞,金肖云等.高血壓患者治療措施依從性及健康教育后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468-470.
[3]馮蕊蕊,鄭源強,韓新榮等.思維導圖在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6):1524-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