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鳳
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臨床診治分析
●王丹鳳
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臨床診治方法及臨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間接診的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其中40例納入此次研究,采取常規(guī)降壓治療的20例患者為對照組,采用早期強化降壓治療的20例患者為觀察組。結果:對比兩組神經功能評分、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顱內血腫增大比例,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相較于常規(guī)降壓治療而言,對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強化降壓治療療效更為理想,有利于改善預后,但同時也要注意合理控制患者血壓。
腦出血;高血壓;臨床治療方法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臨床十分常見的疾病類型,高發(fā)于中老年人,而且高血壓是腦出血并發(fā)的主要誘發(fā)因素。大量研究發(fā)現,血壓增高的患者預后差,致殘率與致死率高。盡管各國腦卒中指南明確了降壓治療標準,但關于降壓治療也尚存爭議[1-2]。為提高該病癥的臨床治療效果,此次研究將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間接診的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臨床診治方法及臨床效果,現分析如下。
(1)病例資料。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間接診的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其中40例納入此次研究,兩組患者均經臨床相關檢查確診為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發(fā)病時間均<6h,可接受藥物降壓治療。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20例患者為對照組,20例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為(55.3±2.1)歲。觀察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為(55.4±2.7)歲。兩組患者入院時收縮壓在180~230mmHg,舒張壓在120~160mmHg,對比兩組年齡、性別、收縮壓等一般資料,結果顯示無明顯差異(P>0.05),組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2)方法。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guī)降壓治療方法,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確?;颊弑3纸^對臥床,并嚴密觀察患者體溫、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以及瞳孔、意識的變化情況。確保患者呼吸通暢。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降壓治療:患者收縮壓>200mmHg,舒張壓>120mmHg時要為患者使用硝苯地平,口服10mg。并將10ml濃度為25%的硫酸鎂通過深部肌注的形式給藥進行降壓。對于收縮壓>240mmHg的患者要使用硝普鈉進行靜脈滴注降壓。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血壓監(jiān)測,將血壓控制在180/105mmHg以下。觀察組患者入院后即實施強化降壓治療,在患者發(fā)病24小時內給予烏拉地爾微量靜脈泵入治療,強化降壓,對患者血壓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控制舒張壓為(80.0±13.0)mmHg,收縮壓控制在(140±12)mmHg。在治療12小時后,均給予兩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對患者使用濃度為20%的甘露醇,每次使用125ml。對于出血量<10ml的患者以q8h或q12h對患者進行加壓靜滴,治療時間在2-5d內。對于出血量>10ml的患者則要采取q6h或q8h對患者進行加壓靜滴,在患者臨床癥狀得到良好控制1周左右則可逐漸停止用藥。治療24小時后行CT復查,檢查兩組患者的顱內血腫情況。(3)觀察指標。治療前與發(fā)病后3d,對患者行CT掃描,計算血腫體積;治療2周后,觀察患者神經缺損評分。①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該量表中共設有12個評分題目,分別采取0-3分以及0-2分評分法,總得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重[3]。②療效評價標準[2]:當NIHSS評分減少大于90%,判定為基本治愈;當NIHSS評分減少在46%至89%時,判定為顯著進步;當NIHSS評分減少在18%至45%時,判定為進步;當NIHSS評分減少不足18%,或者增加不足18%,判定為無變化;當NIHSS評分增加超過18%時,判定為惡化;死亡。基本痊愈率+顯著進步率+進步率=總有效率。(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對比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 )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1)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分析。治療后2周后,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分析
(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提高,組間對比顯示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分析
(3)兩組患者顱內血腫增大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血腫增大1例(5.0%),對照組血腫增大4例(20.0%);觀察組顱內血腫增大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2χ=4.17,P<0.05)。
近年來我國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發(fā)病率有明顯提高,不僅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也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3]。有研究發(fā)現該病癥有年輕化趨勢,為提高該病癥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積極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十分重要[2]。對于不符合手術指征的患者予以對癥有效的內科治療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血壓會出現反射性增高,但目前臨床對于應用降壓藥方仍然存在爭議,降壓會影響到患者的腦血流量,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腦梗死,但持續(xù)高血壓也會導致腦水腫惡化,因此臨床認為應將血壓穩(wěn)定在50~160/90~100mmHg之間。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在常規(guī)內科治療中,對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實施強化降壓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預防顱內血腫增大,讓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3]。此次研究也發(fā)現,觀察組實施烏拉地爾靜脈泵入強化降壓治療,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血腫體積增大比例更低,大大改善了預后。烏拉地爾是一種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可解除交感神經對血管的張力,起到擴張血管與降血壓的作用,同時可抑制壓力感受器反射,降低交感神經中樞張力,控制血壓[4]。綜上所述,相較于常規(guī)降壓治療而言,對高血壓合并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強化降壓治療更有利于改善預后,降低顱內血腫增大幾率,同時也要注意合理控制患者血壓。
(作者單位:徐州市睢寧縣中醫(yī)院)
[1]張軍鋒.淺析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8(18):42-43.
[2]梅花·尼合買提.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臨床診治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9(46):161-161.
[3]關玉華.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35(29):90-91.
[4]趙瑩.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臨床診治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6(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