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56例產婦臨床研究
●楊林
目的:綜合研究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的56例產婦臨床表現。方法:選取在本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患者(作為A組),再選取同期我院陰道分娩晚期20例產后出血產婦(作為B組)。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休克發(fā)生率以及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的基本原因等參數指標。結果:(1)B組平均出血量為(780.26±42.33)ml,A組平均出血量為(1330.83±56.69)ml,A組平均出血量顯著高于B組(P<0.05);(2)A組休克發(fā)生率為33.93%(19/56),B組休克發(fā)生率為0.00%(0/20),A組休克發(fā)生率顯著高于B組(P<0.05);(3)A組剖宮產術后出血原因:35例切口感染、15例子宮恢復不良、4例胎盤殘留、2例子宮內膜炎。結論: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的危險性顯著高于陰道分娩產婦,需要醫(yī)護人員重視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指征,需要及時加以治療。
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56例產婦;臨床研究
晚期產后出血主要指的是孕婦在分娩1d后在產褥期內發(fā)生大量的子宮出血狀況[1]。晚期產后出血是產科中最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晚期產后出血一旦搶救不及時勢必會使得患者出現出血性休克問題,嚴重者直接導致患者死亡。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逐漸上升,各種并發(fā)癥也隨之增多,尤其是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對產婦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脅[2]。筆者將根據相關工作經驗,綜合研究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的56例產婦臨床表現,為治療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患者提供科學的數據參考?,F報道如下。
選取在本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患者(作為A組),再選取同期我院陰道分娩晚期20例產后出血產婦(作為B組)。剖宮產診斷標準:剖宮產術后1d內發(fā)生持續(xù)性子宮出血。剖宮產指征:25例頭盆不對稱、12例胎兒宮內窘迫、8例巨大兒、8例瘢痕子宮、2例前置胎盤、1例社會因素。
A組中有42例初產婦、14例經產婦;38例急診剖宮產、18例擇期剖宮產;平均年齡為(26.36±3.89)歲,平均體重為(60.23±11.18)kg,平均孕周為(38.98±1.77)w。B組中有15例初產婦、5例經產婦;平均年齡為(27.02±3.85)歲,平均體重為(60.22±11.16)kg,平均孕周為(39.01±1.75)w。
1.2.1 臨床診斷
A組患者陰道流血表現為:惡露不凈且血色由暗紅轉為鮮紅。實驗室檢查產婦伴有腹痛和感染等,經過B超檢查顯示子宮內膜線不清。
1.2.2 臨床治療
A組患者均提供抗生素和縮宮素治療,B超顯示子宮內未見異常回聲,子宮內有雜亂回聲,術后常規(guī)止血和抗感染處理。出血量根據患者家屬和醫(yī)院所收集到,全部患者在確診之后立即進行緊急搶救。
分析兩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休克發(fā)生率以及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的基本原因等參數指標。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B組平均出血量為(780.26±42.33)ml,A組平均出血量為(1330.83±56.69)ml,A組平均出血量顯著高于B組(P<0.05);A組休克發(fā)生率為33.93%(19/56),B組休克發(fā)生率為0.00%(0/20),A組休克發(fā)生率顯著高于B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和休克發(fā)生率比較
A組剖宮產術后出血原因:35例切口感染(占62.50%)、15例子宮恢復不良(占26.78%)、4例胎盤殘留(占7.14%)、2例子宮內膜炎(占3.57%)。
通過分析剖宮產術后出血和陰道分娩出血狀況,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情況比較相比起陰道分娩出血更為嚴重,因此表明不難說明剖宮產術后發(fā)生的晚期出血性危險比較大,更容易發(fā)生產婦休克狀況[3]。通過分析剖宮產術后的出血患者基本狀況,不難發(fā)現,剖宮產術后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1)切口感染,(2)子宮恢復不良,(3)胎盤殘留;(4)子宮內膜炎.一旦產婦出現上述狀況時必須要加以及時的診斷和預防,切口感染大部分是因為切口位置不正確所導致,采用超聲能夠及時反映其中狀況,與此同時結合實驗室指標檢測能夠方便確診。確診具體出血原因之后,加以對癥治療能夠及時轉行子宮部分切除術,從而保證好能夠贏得搶救時機。通過分析陰道分娩出血和剖宮產出血狀況,對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原因加以深度分析,能夠積極重視好剖宮產術后晚期出血的相關指征,再加以預防和相關治療等[4-5]。
綜上所述,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的危險性顯著高于陰道分娩產婦,需要醫(yī)護人員重視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指征,需要及時加以治療。
(作者單位:貴州省龍里縣人民醫(yī)院)
[1]張?zhí)m,邱艷.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31例臨床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0,22(12):2296-2297.
[2]賀晶,胡文勝,徐冬等.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46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7):411-412.
[3]趙莉,屈艷華.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12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9,25(5):317.
[4]王海波,周艾琳,逯彩虹等.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11例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26(24):2240-2240.
[5]牛欣悅,楊冰,仇秋明等.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2,34(16):2472-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