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中常見的說理方式就是擺事實講道理,用具體的材料支撐自己在文中所表達的題意。初中學生有很長時間學習記敘文的經(jīng)驗和積累,對議論文往往不太感興趣。并且因為初學這種文體,對議論文知識掌握也不牢固,導致對議論文的敘例部分誤解為敘述。以下筆者用教學實例談?wù)剬懽髯h論文時扣觀點敘例的方法。
一、原題呈現(xiàn),指出問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文。
對話一:小明:小剛,看你每天練字興致盎然。不像我,總覺得練字枯燥乏味,你有什么竅門嗎?
小剛:從小學開始,我每天都花一個小時在揣、摩臨帖上,所以能漸漸地從練字中獲得美好的感受,當然其樂無窮了!
對話二:小明:爸爸,為什么你每天寫博客都是興致勃勃,而我寫作文總是愁眉苦臉呢?
爸爸:如果你也能像我一樣多花些心思,多調(diào)動自己的真情實感,你寫起作文來也一定能夠獲得樂趣。
小明:我懂得該怎樣在生活中獲得真正的快樂了。
請你根據(jù)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寫一篇文章。寫一篇文章。要求:依據(jù)材料的整體語意,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現(xiàn)真是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對于這道作文題,我們結(jié)合兩則對話中的關(guān)鍵要素“多投入”和“獲得真正的快樂”可以把他的整體語意確定為:只有多投入(時間和精力、智慧和情感),才能從中獲得真正的快樂。
有很多同學在列舉如何“投入”這個內(nèi)容上時往往出現(xiàn)語言繁多,敘事的角度不明確,雜亂無章缺乏層次感,導致不能緊扣圍繞論點的情況。這樣顯得整篇文章就是在講述人物“投入”過程,雖然洋洋灑灑地將過程描寫清楚了,但是影響了整篇文章的表達效果。敘例是議論文寫作運用例證法時的一種方法,重在事實的列舉,講究以理服人。語言拖沓繁冗,重點又不突出,論述和記敘主次顛倒了,反而削弱了事例論證的重要性。而有些同學也出現(xiàn)了只是對事例的簡單羅列的情況,同樣也沒有達到支撐觀點的目的。議論文中的敘例雖不要求像記敘文那樣詳盡、具體,但要求簡練概括的同時一定要服務(wù)于論點。
二、佳作展示,分析方法
事例論證中的敘例,一定要圍繞論點選擇論據(jù),事例本身無須多加渲染,應(yīng)適當舍去材料中描寫的成分,只簡潔精練的敘述材料,針對論點的角度使讀者了解其主要內(nèi)容、性質(zhì)或特色即可。可以從以下兩點總結(jié)議論文中敘例的方法:
1.語言要簡潔。議論文的敘例要概括敘述“宜簡不宜繁”,圍繞中心論點可以確定敘事范圍“基本情況(誰)+干什么(怎么樣)+行動結(jié)果”,合理剪裁,舍棄無關(guān)內(nèi)容。
示例一:《談骨氣》中列舉文天祥的例子:
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后,元朝勸他投降,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币馑际侨丝偸且赖?,就看怎樣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后者,要把這片忠心紀錄在歷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濕的地牢里,受盡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終于在公元1282年被殺害了。
為了論證“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在列舉文天祥的事跡時只針對性的概述了最能體現(xiàn)文天祥“有骨氣”,即受盡折磨不投降,威武不屈的內(nèi)容。并沒有詳細的敘寫文天祥衛(wèi)國戰(zhàn)斗中怎樣“堅決抵抗”,怎樣“失敗被俘”,以及被俘后怎樣“受盡折磨”等內(nèi)容,可以說在能夠有力證論點的前提下,事例的敘述,是越簡潔越好。
2.角度要明確。一個事例可能可以體現(xiàn)多重意義,但是我們所選取的事例一定要服務(wù)于論點,從論點出發(fā)確定敘例的角度。
示例二:白石老人畫蝦,不似別人沒日沒夜的瘋狂苦練,而是十分注重花時間去觀察,在對蝦的揣摩中找尋樂趣,在觀察與描繪中獲取美好的感受。每天搬一只小板凳,坐在池邊,津津有味地享受,不斷地揣摩一只蝦的一舉一動,中午便啃著饅頭就著小菜,細細地觀察小蝦的變化。有時,白石老人會一直觀察到日暮回去了便提筆繪蝦,下筆亦三度揣摩,如此再過一晚,將光陰用來繪蝦。日復一日,看蝦,繪蝦,已成老人一大樂趣。
議論文中的敘例,是概述不是描述,簡明交代梗概的同時也需要有將與論點相匹配的細節(jié)滲透出來。這篇文章的作者就利用了一些具有表現(xiàn)力的關(guān)鍵詞句體現(xiàn)齊白石、艾瑪是如何“投入”的。例如:齊白石老人“注重花時間去觀察”“不斷地揣摩一只蝦的一舉一動”“用光陰來繪蝦”這些細節(jié)來展現(xiàn)他是如何“投入”的,以看蝦,繪蝦成了老人的樂趣來體現(xiàn)投入和獲得“真正快樂”的關(guān)系,很明確的向論點靠攏。
徐丹,湖北武漢市辛安渡中學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