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君
(江蘇省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淮安 223002)
不同出生孕周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中17-羥孕酮切值初探
鄭 君
(江蘇省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淮安 223002)
目的探析不同出生孕周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中17-羥孕酮的切值。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7月1日~2016年6月31日收治的行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的標本547例,根據(jù)出生孕周的不同將其分為足月兒組(孕周≥37周,273例)和早產兒組(孕周<37周,274例)。所有新生兒均采用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對新生兒濾紙干血斑中的17-羥孕酮的濃度進行檢測。結果274例早產兒17-羥孕酮濃度為(24.27±15.68)nmol/L,273例足月兒17-羥孕酮濃度為(15.44±7.53)nmol/L,差異顯著(P<0.05)。早產兒95%百分位數(shù)和99%百分位數(shù)的17-羥孕酮濃度分別為53.97 nmol/L和78.70 nmol/L,17-羥孕酮濃度<50 nmol/L的比例為91.97%;足月兒95%百分位數(shù)和99%百分位數(shù)的17-羥孕酮濃度分別為29.11 nmol/L和40.68 nmol/L,17-羥孕酮濃度<50 nmol/L的比例為98.17%。結論應該建立合理的17-羥孕酮的切值,不能僅靠廠家提供的陽性切值,根據(jù)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應將早產兒17-羥孕酮陽性切值調整為50 nmol/L,以確保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癥篩查的有效性。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新生兒篩查;17-羥孕酮;不同出生孕周;陽性切值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是一種先天性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主要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過程中酶缺陷導致的,使得皮質醇的合成完全或部分受阻,負反饋作用增加了下丘腦-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引發(fā)以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同程度減退、性腺發(fā)育異常、伴或不伴水鹽代謝、高血壓等為主的綜合征[1]。17-羥孕酮是診斷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敏感性比較高的指標,國內外的大量研究顯示,其濃度水平受新生兒出生的孕周和體重的影響,因此,在實驗篩查的過程中確立合理的17羥孕酮陽性切值極為重要[2]。為了探析不同出生孕周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中17-羥孕酮的切值,筆者選取在我院行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的標本547例進行了本次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4年7月1日~2016年6月31日收治的行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的標本547例,根據(jù)出生孕周的不同將其分為足月兒組(孕周≥37周,273例)和早產兒組(孕周<37周,274例)。足月兒組中男145例,女128例。早產兒組中男150例,女124例。兩組新生兒性別的差異不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新生兒出生48~72h按照《新生兒疾病篩查血片采集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采集患兒的足跟血3滴,并將其滴于專用采血濾紙上放置于自然通風處制作成3個正反面滲透性較好的干血斑,且每個血斑的直徑不得小于8 mm[3],待血斑干燥后密封置于溫度為4℃的冰箱內進行保存。標本由專職人員收集并進行檢測。
17-羥孕酮的濃度應用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進行檢測,檢測所用的Neonatal17-0HP試劑盒和Wallac 1420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儀由PerkinElmer公司生產。
17-羥孕酮濃度以試劑盒廠家所提供的切值為準,所有標本均需進行兩次檢測,若標本兩次檢測17-羥孕酮的濃度均≥30 nmol/L則判斷為該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初步篩查為陽性,需將其召回采血重新進行檢測。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早產兒組2 7 4例新生兒1 7-羥孕酮濃度為(24.27±15.68)nmol/L,足月兒組273例新生兒17-羥孕酮濃度為(15.44±7.53)nmol/L,二者比較后,統(tǒng)計學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早產兒組新生兒95%百分位數(shù)和99%百分位數(shù)的17-羥孕酮濃度分別為53.97 nmol/L和78.70 nmol/L,足月兒組新生兒95%百分位數(shù)和99%百分位數(shù)的17-羥孕酮濃度分別為29.11 nmol/L和40.68 nmol/L。
表1 兩組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的篩查結果(nmol/L,±s)
表1 兩組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的篩查結果(nmol/L,±s)
組別 17-羥孕酮濃度早產兒組(n=274) 24.27±15.68足月兒組(n=273) 15.44±7.53 T 8.3904 P<0.05
早產兒組新生兒17-羥孕酮濃度最低為0.03 nmol/L,最高為158.39 nmol/L,且17-羥孕酮濃度<50 nmol/L的新生兒所占比例為91.97%;足月兒組新生兒17-羥孕酮濃度最低為0.02 nmol/L,最高為108.76 nmol/L,且17-羥孕酮濃度 <50 nmol/L的新生兒所占比例為98.17%。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17-羥孕酮的濃度分布
統(tǒng)計資料顯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全世界的發(fā)生率為1/10000~1/20000,且各民族和各地區(qū)的發(fā)生率存在差異,我國的發(fā)生率為1/11000~1/16000[4],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癥主要包括21-羥化酶、11β-羥化酶、17α-羥化酶缺陷等類型,其中21-羥化酶缺陷癥所占的比例高達90%~95%,是常見的一種類型,依據(jù)缺失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失鹽型、單純男性化型和非典型性型[5]。失鹽型最為嚴重,指的是21-羥化酶完全缺失,患兒出生2~4周即會出現(xiàn)嘔吐、腹瀉、脫水、低血鈉、高血鉀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的癥狀。因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易漏診和誤診,不易于臨床治療和預后。
對新生兒進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是以盡早診斷、及時治療,預防及降低失鹽型新生兒發(fā)生腎上腺危象、休克、后遺癥、腦損傷及病死的情況為主要目標[6],同時還可以預防女性患兒外生殖器男性化造成的誤診、雄激素過多引起的患兒身材矮小、心理及生理發(fā)育障礙等不良事件,改善患兒的發(fā)育和生長。
17-羥孕酮是C-21內源性孕激素的一種,產生于腎上腺皮質和性腺,是在糖皮質激素和性類固醇的合成過程中產生的,21-羥化酶可催化其轉變?yōu)?1-脫氧皮質醇,最終形成皮質醇[7]。17-羥孕酮能篩查出70%未出現(xiàn)臨床癥狀的21-羥化酶缺陷癥,使其得到及時而定治療,已經被國內外醫(yī)院列入傳統(tǒng)新生兒篩查的必查項目,即在新生兒出生3~7天后采集其足跟血進行17-羥孕酮的檢測[8]。
而新生兒期的17-羥孕酮以腎上腺皮質為主要來源,文偉等[9]在研究中指出,足月新生兒孕后期腎上腺永久皮質的分化及增生逐漸加快,同時胎兒皮質趨于退化,使得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能力不斷加強,而早產兒出生時腎上腺胎兒皮質所占的比例較大,使得21-羥化酶活性低下,因此,與足月兒相比,其17-羥孕酮的水平較高,之后隨著腎上腺皮質的不斷分化劑腎上腺的不斷發(fā)育,21-羥化酶的活性不斷增加,同時17-羥孕酮水平呈下降趨勢,本次研究中,早產兒17-羥孕酮濃度為(24.27±15.68)nmol/L,足月兒17-羥孕酮濃度為(15.44±7.53)nmol/L,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當17羥孕酮陽性切值過高時,易漏診,而17羥孕酮陽性切值過低會導致召回率高,不僅使新生兒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還會增加患兒家屬的心理負擔[10],本次研究中,早產兒17-羥孕酮濃度<50 nmol/L所占比例為91.97%,足月兒17-羥孕酮濃度<50 nmol/L所占比例為98.17%,加之不同地區(qū)人群的差異,為了確保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癥篩查的有效性,應該建立合理的17-羥孕酮的切值,不能僅靠廠家提供的陽性切值,根據(jù)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應將早產兒17-羥孕酮陽性切值調整為50 nmol/L。
[1] 簡永建,潘 迎.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診斷實驗方法學發(fā)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22(10):1065-1067.
[2] 羅 超,范 歆,李 旺,等.四分位數(shù)法和判別分析法建立的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功能增生癥篩查界值比較分析[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6,11(1):21-25.
[3] 莊丹燕,陳怡博,潘婕文,等.寧波地區(qū)新生兒17-羥孕酮篩查的結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27(1):51-53.
[4] 梁 玲,辛 穎.47例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的臨床特點及診治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4,22(1):119-121.
[5] 毛新梅,井 淼,田海燕.寧夏地區(qū)160046名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與治療隨訪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6,18(8):698-701.
[6] 王 薇,鐘 堃,何法霖,等.全國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17-羥孕酮檢測室間質量調查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20(6):573-575.
[7] Julia Rohayem,Frank Tüttelmann,Con Mallidis et al.Restoration of fertility by gonadotropin replacement in a man with hypogonadotropic azoospermia and testicular adrenal rest tumors due to untreated simple virilizing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J].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2014,170(4):K11-K17.
[8] 鮑培忠,葉 軍,韓連書,等.判別分析法在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中的應用[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7):7883-7886.
[9] 文 偉,郭 萌,張 琦,等.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及不同胎齡、體重新生兒血17-羥孕酮變化[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6,11(1):21-25.
[10] 胡定波,李國富,蔡宗友,等.不同采血時間新生兒CAH篩查中17-羥孕酮切值的初步研究[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6,24(6):79,128.
R722.19
B
ISSN.2095-8242.2017.48.9337.0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