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目的表述文字擔綱作為主角的海報的優(yōu)異敘事能力。方法通過對中外不同時期的典型文字圖形化海報的解讀,具體分析文字圖形化海報,揭示海報是時代的記錄者,記錄著所處的時代、社會環(huán)境和人文的發(fā)展面貌,同時又記錄著我們生活的事實。結論文字圖形化海報兼具文字和圖形的表意功能,以文字為主體的海報相對于常見的圖形為主角的海報敘事性更勝一籌。
關鍵詞:敘事性 文字海報 圖形化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4-0027-03
引言
當代設計領域出現的很多新思潮、新動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得益于對不斷發(fā)展的敘事學的更多關注與借鑒。敘事性描述可以提高我們對相對晦澀事物的理解能力,這是“敘事轉向”風行的基礎,大家普遍認可了用敘事的方法可以使受眾更好地了解事物本身所想表達的。敘事憑借其普遍性和重要性贏得了廣泛的口碑并成為人們研究的對象。
一、海報的敘事性
形形色色的人們現如今都將敘事當作了“至尊話語”(Queen ofDiscourses)。人們意識到,敘事對事實及經驗加以把握的方式恰恰是其他解釋和分析模式,比如用統(tǒng)計、描述、概括,以及通過抽象概念進行的推理所無法做到的。敘事,簡單地說就是講故事,是當代設計理論與設計實踐領域的重要命題,敘事是人類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它的歷史幾乎與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但是,把敘事這一重要現象正式納入研究的范疇,卻是近現代的事情,20世紀60年代末,敘事學作為一門學科在法國正式誕生。
文字在海報設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字擔綱作為敘事主角的招貼也不在少數,其中的妙處一看便知,即符合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本文梳理的中英文文字圖形化海報,正是從文字的美學趣味出發(fā)、以敘事角度入手解讀海報的意味。因為“敘事作品的靈魂并非情節(jié),而是思想品性(它通過人物塑造、行為動機、描寫及議論所構筑的語言加以表達)。情節(jié)僅僅是不可或缺的軀殼,只有賦之以人物和事件的血脈,它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必要的、可被賦予生命的黏土?!?/p>
二、案例解讀文字圖形化海報設計
按照文字在海報中所占的比重,以遞進的方式將所列舉的敘事性海報分為三大類:(1)引入人物形象的文字海報;(2)不引入人物形象的文字海報;(3)極簡主義文字海報。
(一)引入人物形象的文字海報
主人公形象首當其沖,是大多數電影海報的常態(tài)。列舉了《黃金時代》和《太陽照常升起》還有《琪琪》三部引入主人公形象的電影海報,圖形化的文字和主人公形象交相輝映,以平視的角度敘述了三個生動的故事。美國著名圖像理論專家米歇爾認為,圖像敘事必須包括情節(jié)、時間和空間三大要素,通常以此三者為基礎而展開。圖像的最顯著特點,就是視覺的直接性,觀眾用感官把握到的形式與其最終在腦海中形成的形式是一致的(圖1)。
平等的視角是講好一個故事的前提,而敘事提供了這種娓娓道來的平臺。電影是圖像敘事的典型代表,圖像和語言基于人類的通感,能在表意上相互聯系和轉換,因而圖像敘事和語言敘事具有“互文性”。兩者均通過構圖性和情節(jié)性來實現對事件的描述和記錄,但是二者的敘事起點并不一致。圖像組合色彩和形體描述“像”這個確定的所指,以這個所指來充當能指指向意義;文字已是現實中事物的能指,由文字就開始了敘事。正因為文字與圖像這種互文性,實現了圖像敘事功能的同時,也體現了不同的敘事特點。
電影是圖像敘事的典型代表,電影海報是圖像敘事的濃縮版本,電影海報是對電影內容及主題的一個再敘事與視覺編碼的過程。漢字與圖形相伴而生,有生命力的電影佳作,都必然具有某種觸動人心、給觀眾帶來或愉悅或感動或共鳴的藝術魅力,使受眾深受感染,電影《黃金時代》的海報結合漢字和圖形,很好地展現了這部電影的文藝特質和人文情懷。2014年有一部國產電影的海報讓人驚喜、引人思考,此電影海報的靜態(tài)敘事方式勝于動態(tài)電影本身的表達,這就是黃海設計的《黃金時代》系列海報。其中的“筆鋒”系列主題海報態(tài)度明確:你首先得是你自己。立體的宋體字筆畫作為主體背景,電影的主人公形象穿梭其中,言簡意賅地交代了文壇弄潮兒的故事主題,宋體字筆畫本身具有鋒芒的起承轉合和故事里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相得益彰,那是一個“鋒芒畢露”的時代,蕭紅、蕭軍、端木蕻良、丁玲、梅志……包括魯迅都一樣,每個人都有著憤怒,“筆鋒”中充滿無限的力量,跟自己的人生抗爭,用個人的選擇來書寫對于自由的覺醒、對理想的永恒追求,敘事方式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
如《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樣,姜文在《太陽照常升起》片中傳達的仍是關于記憶的命題,然而不同的是前者是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的交織,而后者則是更加私密的表達。《太陽照常升起》的海報充滿了魔幻主義色彩,在鮮紅色的背景之中,女主人公打赤腳低頭邁步,這一步穿越了時間和空間,鞋子無厘頭地掛在右上角的樹枝上,“太陽照常升起”的文字和女主人公圖形的穿插,給人很大的想象空間,整幅海報構圖肆意、充滿生機,突兀的元素形成了強烈的畫面感,海報對于本片不走尋常路的敘事風格進行了很精準的表述。海報的敘事態(tài)度主要通過視角來體現,表達對圖像中參與者所持的態(tài)度。通常有平視、俯視和仰視。平視給觀看者帶來一種身臨其境、融入其中的感覺;俯視表示參與者處于被動,觀看者享有權勢;仰視則相反,會給觀看者帶來壓迫感、表示圖像參與者處于強勢地位。《太陽照常升起》海報中的女主人公是以平視角度來敘事的,表現了參與者與觀看者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鋪陳紙上。中央美術學院尹吉男教授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強調了用平視的視角來敘事的重要性。他提出:新知識和新思想只存在“平視敘述”當中,而不會存在于“俯視表態(tài)”(比如央視的《新聞評論》)和“仰視撒嬌”(比如各路娛樂節(jié)目)當中。知識分子是生產新知識的人,而不是復述舊知識的人,而新知識只存在“歷史性寫作”和“思辨性寫作”的不斷交織中?!饵S金時代》電影海報正是試圖以平視敘事的視角來重現那個時代。endprint
1958年,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琪琪》的海報屬于表現主義流派,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巧妙地表達了女主人公琪琪的性格特征和年齡等背景。美國人獨具的樂觀的民族性格,一直是美國平面設計與眾不同的原因之一。美國平面設計上出現的樂天、活潑風格是二十世紀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主要設計特征之一,這種風格被稱為表現主義流派。這個流派擅于使用文字或照片形象或插圖形象和其他平面設計的基本元素進行組合,強調畫面性的效果。在海報中,“gigi”既是文字又是圖形,文字形如女孩兒的裙子,配合女主人公琪琪俏皮的表情,海報傳神地表達了電影主人公的性情和輕松活潑的性格,時代背景和空間所屬也一目了然。
(二)不引入人物形象的文字海報
用純粹的文字來表達海報主題,話語構建是海報隱喻性修辭的核心要旨。1997年的春天,第6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如約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作為一個已經舉辦了數十屆的而且主題只有一個“奧斯卡小金人兒”的電影節(jié),海報設計如何推陳出新是大家拭目以待的。縱觀奧斯卡海報發(fā)展史,1997年舉辦的第69屆奧斯卡頒獎海報頗為與眾不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由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構成的奧斯卡小金人兒圖形,細看小金人兒圖形,是由歷屆獲奧斯卡提名的影片名稱構成,不由得感嘆這屆海報設計者的用心良苦,此海報的設計者說:很感謝“GIGI”這部電影,感謝這部電影名稱足夠短,否則,小金人兒的脖子不知道在哪里。整幅海報沒有具象的人物形象出現,但主旨把握得相當貼切。同樣是發(fā)生在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洛杉磯的故事,2004年首映的《撞車》這部電影的海報簡潔到讓人過目不忘。黃色的文字“crash”響亮地出現在黑色柏油馬路上,一束光線之下有一灘血跡,表達了生活往往在你最自以為是的時候發(fā)生逆轉,讓你不知道做何反應,應該詫異還是應該震驚。在觸目驚心之余,海報運用隱晦的手法表達了具象的和抽象的碰撞,因為美國社會的任何行為都會帶上種族歧視的印記,這種現象是導致民間動亂的禍根,一切沖突都是矛盾爆發(fā)的契機,體會到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影片為什么叫“撞車”了,英文名crash直譯應該是沖撞,墜毀的意思,當那些存在于人生的矛盾積累到無法掩蓋時,它就會借著看似偶然的沖突肆意宣泄出來。《教父》海報采用古典主義敘事手法,文字“The Godfather”和一只手操控的十字架及其下拉的提線木偶式文字穿插,黑白分明的色彩,明確地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語境,視覺隱喻不言自明,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這是一部殘酷的黑幫電影,用的卻是唯美的姿態(tài)(圖2)。
(三)極簡主義文字海報
極簡主義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即盡可能少地使用材料或元素,常應用于藝術,文學或設計等方面。極簡主義對二十世紀幾乎所有的藝術與藝術手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它的影響力還不僅限于當代藝術或藝術家,極簡主義也演變成了一種當今頗為流行的生活哲學。它的核心價值在于只專注于最本質的東西,拋棄一切多余之物。2002年,日本國寶級平面設計師田中一光先生去世,田中一光對字體設計的貢獻很大,他創(chuàng)造了“一光明朝體”(明朝體就是中國的宋體字)。靳埭強創(chuàng)作的《悼念田中一光》海報,運用了他名字中的“一”字的明朝體,具有典型代表性,將“一”字上下翻轉,“一”字流下了一滴晶瑩的淚滴,干練的圖形,黑白鮮明的色彩對比凸顯了強烈的情感,表達了對田中一光的深切悼念。一直以來,田中一光都作為一名文化使者,—方面將日本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設計中去,讓全世界了解日本傳統(tǒng)文化,接受日本設計;另—方面,他又將現代設計概念引入日本,振興了日本設計行業(yè)。他在創(chuàng)作中總是格外注意他作品中視覺元素的表意功能,是在強化觀賞性的前提下完成敘事的。靳埭強先生創(chuàng)作的《悼念田中一光》海報和田中一光先生本人的作品都是極簡主義敘事風格,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以上所列舉的海報,無一例外地都在以平視的角度敘述了生動的情感,表述了各種人性的閃光點或陰暗面,都讓人能強烈地感受到故事的扣人心弦之處,引人反思或警醒。
結語
當代設計領域出現的很多新思潮、新動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得益于對不斷發(fā)展的敘事學的更多關注與借鑒。特別是隨著交互設計、服務設計、情感化設計、非物質主義等新設計思潮的不斷涌現,設計中的敘事問題被提高為設計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曾經以他獨有的思想闡述著他的歷史觀,他認為歷史的發(fā)展并非是“過去——現在——未來”的線性模式,而應當是立足未來、審視現在、反思過去的互動模式。文化在現代性構建過程中是無法缺位的,問題只在于本土文化在文化轉型中的自主性的多少與高低,文字是任何一種文化的載體,所以本著放眼未來的基礎上回顧過去的文字圖形化海報來表述文字的動人之處,希望可以立足于文字的現在,坦然分析一路走來的文字圖形化海報,從容地對待文字發(fā)展的更多可能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