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師的任務,也是當前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呢?這需要教師對當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全面整改,對教學方式方法做出有效的調整,還需要師生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一、尊重學生,讓學生找到自我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分清主次地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較為輕松,這階段的數學知識相對來說只是基礎性的鋪墊.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應該對學生表現出充分的尊重,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定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尊重學生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在課堂上接受來自學生的意見,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肯定和鼓勵,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自主探究,等等.這些都是尊重的體現.例如,在講“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筆者首先對學情進行分析,了解到學生在小學學習了非負有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法則,運算順序,掌握了運算律的使用方法,已經具備了計算的技能基礎,在本章前十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也具有了進行有理數加、減、乘、除、乘方各種運算的知識與技能基礎.然后帶領學生對之前的知識進行簡單的回顧,并引入新課,再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將課堂的大部分主動權交給學生.最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習題練習,掌握新知.在課堂上,筆者還引入了游戲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使學生找到自我,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是根據學生的建議和要求進行設計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展示魅力,讓學生信任老師
教師的個人魅力以及教學風格是影響課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親其師,信其道”.為了完善初中數學教學,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展示出個人魅力,讓學生對老師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這樣一來,學生對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也會產生興趣.對于初中生來說,年齡還小,人生觀、價值觀還處于正在建立完善的階段,對許多事情都保持著好奇心和探知欲.教師要牢牢把握這幾點,基于學情,展開有效性教學.如何在課堂上展示教師的個人魅力呢?其實教師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完善自我.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在學校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其次就是教學語言的運用、教學風格的建立等.眾所周知,嚴肅刻板的教師一般來說只會讓學生敬畏,而不是親近和信任.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使自己的語言幽默,平易近人,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例如,在講“勾股定理”時,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筆者利用多媒體展示了畢達哥拉斯家的瓷磚,并提出問題:是否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都符合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這個關系?由這個問題引導學生由特殊到一般進行思考.然后利用多媒體打出網格,在網格中給出任意三角形,引導學生到格點圖中去驗證自己的猜測.由于網格的不規(guī)則,引出用割補的方法進行計算.利用這個有趣的導入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順利引出勾股定理的相關理論知識.這樣一來,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統籌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效率的高低與教學時間的安排有著巨大的聯系.提高教學效率的實質是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統籌教學時間,完善教學過程,豐富課堂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學到最多的知識,從而達到有效性教學的目標.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考試成績,經常占據整個課堂進行講課.其實,有效的教學需要將課堂的時間進行規(guī)劃,讓學生既有聽講時間,也有自主學習時間.例如,在講“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時,筆者將課堂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2.實踐交流,探索新知;3.基礎訓練,加深理解;4.綜合應用,解決問題;5.回顧反思,暢談心得.這五個部分使初中數學課堂具有完整性.統籌安排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的追求的目標.就拿第一個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來說,這部分的時間大概占據五分鐘左右,利用較短的時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入新課.在課堂上,筆者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某施工隊在道路拓寬施工時遇到一個問題,馬路旁原有一個面積為100m2、周長為80m的三角形綠化地,由于馬路拓寬綠地被削去了一個角,變成了一個梯形,原綠化地一邊AB的長由原來的30m縮短成18m.被削去的部分面積有多少?周長是多少?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利用這個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從而導入相似三角形的知識.
總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師時刻思考的問題,也是教師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策略,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