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炯
摘 要:幼兒期是幼兒行為禮儀形成的重要時期,幼兒園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養(yǎng)成,方能事半功倍。本文結合教育實踐,分析了幼兒行為禮儀教育存在的常見問題,最終得出三點啟示。
關鍵詞:小班幼兒 行為禮儀 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23-01
幼兒期是幼兒行為禮儀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們要抓住這個時期,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方能事半功倍。筆者結合教育實踐,分析了幼兒行為禮儀教育存在的常見問題,經過認真分析思考,最終得出三點啟啟示: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養(yǎng);二要家園同步教育,提高禮儀行為;三要激發(fā)內在因素,實踐營造共創(chuàng)。具體闡述如下:
1 小班幼兒禮儀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1.1 幼兒園禮儀教育方法不當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過程中,存在這樣的不良現(xiàn)象。一方面許多的教師沒有辦法以身作則給幼兒起到表率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往往習慣對幼兒進行禮儀知識的灌輸,這對于幼兒來說是十分枯燥的。重視去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讓幼兒感受禮儀之美,以及其中的樂趣。那么怎么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禮儀培養(yǎng)呢?我認為可以先讓幼兒了解禮儀知識然后在進行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讓幼兒發(fā)揮主動性,自己探索了解良好的禮儀行為。而教師要做的就是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引起幼兒興趣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在教學活動中占主導地位,可以十分主動有興趣的去學習禮儀規(guī)范。這樣也能顯著地提高禮儀教育的效率。
1.2 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脫節(jié)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幼兒園教育受到了家庭當中的教育的限制,很多的小朋友在園中表現(xiàn)的非常不錯,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是當小朋友回到家中后,由于父母教育的問題,可能是方法不恰當,小朋友在家中的表現(xiàn)就不想園中那樣了,把園中學來的也都忘卻了。這就出現(xiàn)了孩子與在園在家不是一個樣,也導致了家長與老師不能站在一起幫助孩子。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阻礙。很多家長空有很長的一個壓力,但由于缺乏科學和教育,對有關聯(lián)不懂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原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犯錯,也不與教師了解交流,最終影響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
2 小班幼兒禮儀培養(yǎng)策略
2.1 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養(yǎng)
教育就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種教育契機,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除了有目的、有計劃地在一日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加強對幼兒禮儀教育外,日常中進行隨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1.1 讓禮儀教育在引導中平?;?/p>
小班的幼兒對于禮儀習慣的把握,不能像大人那樣學了就會,因為他們年齡比較小,應該讓他們進行多次的練習,來充分體驗禮儀習慣的情感,從而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歡一邊走路時一邊喝水,并且一只手拿,這時候大人在邊上就要時刻提醒幼兒,要雙手拿好杯子,站好了再喝水;有的小朋友中午不肯睡覺,還悄悄講話,大人就應該讓幼兒意識到這樣做會影響到別人,是很不好的習慣。幼兒的禮儀習慣需要靠大人的引導以及激勵。
2.1.2 讓禮儀教育在兒歌的形式中深入化有趣化。
禮儀教育的內容不應當平鋪直敘,可以通過改變成小兒歌,通俗易懂,讓幼兒比較容易能接受,如改成三字經兒歌。幼兒學唱三字經兒歌,一來增加了他們的的興趣,二來也讓他們學到了禮貌待人。簡單易懂的小兒歌不僅讀上去朗朗上口,幼兒也能從中學到禮儀在生活中的快樂。
2.1.3 讓禮儀教育在游戲中深入化有趣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既教育,教育既生活,比如在娃娃家做客的游戲中,幼兒可以扮演成面露微笑,熱情接待客人的小主人,在游戲中學習禮貌用語,增強幼兒對于禮儀教育的理解。讓幼兒學會說:“你好,請進,請坐,請喝茶”??腿藭f:“謝謝”。幼兒的禮儀習慣可以從做客的游戲中得到提升。再引導幼兒把這種禮儀習慣從游戲當中帶入到生活當中,讓幼兒學習到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2.2 家園同步教育,提高禮儀行為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鏡子?!笔聦嵣希⒆觽兗儍艨伤苄愿?,父母的言行都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兒最先學到的都是從家長那里,所以家長也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應當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有童心、能尊重別人,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的人。家長也應當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幸福、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并且能提升自己素養(yǎng),讓孩子在這種美好愉快的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孩子的心靈也能受到好的熏陶,能更好地學習文明禮儀。
2.3 激發(fā)內在因素,實踐營造共創(chuàng)
通過進行組織實施,我們每個教職工上班也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因為我們的自身素質、禮儀習慣、品格態(tài)度也都在不斷地提升。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我們作為老師應當打電話慰問或者前去看望,并把全班孩子的問候也都帶去。在對待家長和孩子的時候,我們應當熱情接待,面露微笑,和他們建立起良好的關系。
讓孩子學習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禮儀,不管是在幼兒園、家里還是別的地方,幼兒學習了禮儀就能使言行發(fā)生改變,性格也可以因此改變??梢蚤_展禮儀教育的活動,使孩子認識到自己不好的言行,從而變得懂禮貌,性格開朗、大方。
參考文獻:
[1]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2] 閆春梅.當前幼兒園德育誤區(qū)及對策[J].保定學院學報,2013(01).
[3] 周利芳.培養(yǎng)良好習慣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小班禮儀教育之我見[J].才智,2013(21).
[4] 張文秀.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的有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