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芳 謝丹
[摘要] 目的 調查腦卒中后肢體癱瘓患者在家庭康復護理中的康復效果,并為制定該疾病的干預計劃尋求一種依據。方法 選取該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腦卒中護肢體癱瘓患者40例,并為其進行入戶問卷調查。結果 腦卒中患者在家庭康復中存在諸多功能障礙,對于家庭康復護理的指導工作十分欠缺,導致一部分生活方式非常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并且該設施還沒有進行相對應的改造,家屬的照顧能力與患者綜合的自理能力有很大差距。結論 目前家庭康復護理的情況讓人擔憂,要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水平,恢復癱瘓肢體的功能效果,就要不斷加強家庭康復護理的指導工作。
[關鍵詞] 家庭康復護理;肢體功能;腦卒中
[中圖分類號] R4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7)06(b)-001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acroparalysis family after stroke and search for a basis for making an intervention plan of the disease. Methods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roparalysis after strok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re were many dysfunctions in the family recovery of stroke patients, and the guidance work of fami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s shortage, thus making some lifestyles very bad to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the facilitates were not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d, and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ring ability of family and the comprehensive self-care ability. Conclusion Currently, the fami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ituation is a concern, therefore,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daily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recover the function of acroparalysis, we should constantly enhance the guidance work of fami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Key words] Family recovery nursing; Limb function; Stroke
腦卒中是當前臨床醫(yī)學上的常見疾病,也稱作“中風”,屬于急性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較高,腦卒中后肢體癱瘓致殘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工作能力。并且該疾病的發(fā)生率也呈現出日益上升的趨勢[1]??祻椭委熌苡行У靥岣呋颊叩闹w功能,減少殘疾,提高生活質量,但部分患者由于多種原因,癱瘓后肢體功能恢復不佳,甚至長期臥床,給家庭和社會均造成了一定的負擔。以往數據表明,家庭護理的干預措施以及早期的臨床干預均能夠使得腦卒中患者恢復癱瘓肢體的功能。因此想要降低患者的家庭負擔,同時提升其生活質量,使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都能夠意識到家庭康復護理的重要性,也為了今后該項工作更好的開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腦卒中護肢體癱瘓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為44~79歲,平均年齡為(61.5±2.8)歲,其中6例蛛網膜下腔出血,18例腦梗死,16例腦出血。納入標準為:①患者為首次發(fā)病,并且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經過CT證實確診為腦血管疾??;②病程要≤3個月,階段性治療已經完成,并且已經出院,處在康復期的患者,有語言功能,神志清晰,沒有交流障礙和認知功能障礙[2];③陪護或者家屬能夠協(xié)助患者,并且保障每天的康復訓練;④存在一定程度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并且對康復指導能理解和接受。排除標準:①在患者發(fā)病之前日常生活不能夠完全自理;②有著嚴重的交流障礙或者認知功能障礙;③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有下肢浮腫、發(fā)紺、氣急、心慌等癥狀[3]。
1.2 調查方法
向被照顧對象和研究對象進行入戶問卷調查,共發(fā)放40份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率為100.00%。
1.3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內容為:①家屬的綜合照顧能力;②家庭康復環(huán)境的改造;③患者康復鍛煉情況;④生活方式;⑤患者的社會心理情況;⑥功能評估:語言功能、運動感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⑦診療情況;⑧人口社會學的資料。使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來檢測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使用Fufl-Meyer來評定患者運動功能。
2 結果
2.1 人口社會學資料
該資料包含患者的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yè)、年齡、性別、姓名等等,共調查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為44~79歲,平均年齡為(61.5±2.8)歲,其中6例蛛網膜下腔出血,18例腦梗死,16例腦出血。
2.2 診療情況
所有患者中大約30.0%的患者接受過較為專業(yè)的康復指導,指導內容包括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語言功能訓練以及肢體功能鍛煉[4]。接受治療的患者17.0%,接受理療的患者11.0%。就診社會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有60.0%,65.0%的患者建立了家庭病床。但是大多數服務都是講解基本知識、定期為患者測量血壓、拿藥和開藥,都缺乏具體的鍛煉方法的指導工作。
2.3 功能評估
Barthel指數評定標準為:良:>60分;中:60~40分;差:<40分?;颊叻謩e占據49.0%、40.0%和11.0%;而Fufl-Meyer的評定標準為(34.24±13.12)分,其中癱肢有感覺障礙的患者為29.0%,語言障礙的為16.0%,排便、排尿異常的患者分別占據65.0%和75.0%。
2.4 心理社會狀況
所有患者中68.0%的患者具有一定負面情緒,其中情緒易激動的占20.0%,焦慮和抑郁情緒較為明顯的有50.0%。剩余18.0%的患者有一定無用感、孤獨無助感和負罪感,還有一部分患者持有自我否定的態(tài)度。在社交上,所有患者均拒絕參加日常的社會活動,超多50.0%的患者更是連親戚、朋友都來往較少。
2.5 日常生活方式
所有患者都能夠做到不飲酒、不吸煙,平時口味偏重或者以葷食為主的分別占15.0%和25.0%,其中有糖尿病史的患者當中,只有50.0%的患者能夠控制飲食,并且還有70.0%的患者無特殊愛好,多為終日靜坐或者臥床休息。
2.6 康復鍛煉情況
所有患者中能夠每天堅持鍛煉的有40.0%,但其中鍛煉方式有誤的占15.0%,仍有一部分患者任務康復鍛煉只要在戶外或者室內走一走,而有著比較規(guī)范鍛煉的患者僅占5.0%。
2.7 家庭康復環(huán)境的改造情況
能夠保障照明、通風情況較好,并且家庭居室環(huán)境整潔衛(wèi)生的患者占90.0%,但只有2.0%的患者為家庭施行了改造,比如為患者的臥床安裝床擋,以及專用坐便器,并為患者去除了一部分家中障礙物。所有家庭中都沒有安裝衛(wèi)生間扶手。
2.8 家屬的照顧能力
陪護或者家屬之間在操作能力方面差別不大,但是綜合能力、決策以及知識儲備存在較大差距。
3 討論
腦卒中主要的發(fā)病原因為腦血流異常所導致的腦部病變,使其造成一定程度的腦損傷,進而關聯(lián)到患者的肢體功能[5]。據相關的數據表明,腦卒中患者患病之后80%會出現肢體功能的障礙,這也給該疾病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時給整個社會和家庭也有很大的負擔。該疾病患者的患病率和致殘率一直比較高,想要尋求一種降低致殘率同時恢復患者患肢的功能的護理方法也成了所有醫(yī)護人員應該密切關注的問題。而家庭康復護理指的是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均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下,為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使得患者的患肢能夠更快更好的康復[6]??祻陀柧氈饕ǎ孩俳】敌蹋涸摷膊〉牟l(fā)癥護理和預防、常見的先兆癥狀、預防指導和常見誘因;②環(huán)境布置指導:適當改造家中的設施,比如去除門檻、安裝扶手,保障患者的床鋪平整清潔,地面防滑,物品擺放,消毒以及居室通風;③康復訓練指導:正確的排便訓練、吞咽訓練、呼吸訓練、語言功能的訓練、體位的變換于平衡、日常生活能力、關節(jié)的活動程度、翻身動作以及姿位的擺放;④為其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⑤指導患者娛樂、休息、飲食。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后肢體癱瘓患者當中使用家庭康復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水平,恢復癱瘓肢體的功能效果,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并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盧婉敏.家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護理能力的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16):2116-2117.
[2] 萬莉,謝莉玲.腦卒中患者康復現狀及三位一體的康復護理模式建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2):6533-6535.
[3] 謝秀萍,李柱蘭,藍小玲,等.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4):504-505.
[4] 黃慧敏.醫(yī)院-社區(qū)-家庭康復護理模式在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效果評估[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128-130.
[5] 夏美杏,范錄平,張王琴,等.綜合康復護理小組干預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肢體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4):507-510.
[6] 彭麗麗,陳芳,朱正剛,等.“品管圈”活動在腦卒中肢體功能障礙患者早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民間療法,2015,23(9):93-94.
(收稿日期: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