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浩亮 付瑋
摘要:“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感作為非智力因素之一,對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在大學生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發(fā)揮著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塑造健全的人格以及增強集體凝聚力的作用。因此,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大學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關(guān)鍵詞:情感;情感教育;班級管理
情感,是態(tài)度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態(tài)度中的內(nèi)向感受、意向具有協(xié)調(diào)一致性,是態(tài)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wěn)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是主體對客體事物是不是滿意本身需要時所持的態(tài)度體驗。廣義的情感,不僅包括情緒,也包含審美、道德、認知、自我感情等。
情感教育就是關(guān)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教育,它對學生的全面成長,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凡的價值。需要指出的是情感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倡導情感教育是要呼喚教育的情感回歸,是要實現(xiàn)教育關(guān)懷人的本質(zhì)。
大學班級是一個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基礎(chǔ),是大學生的第二個家庭。同時,作為大學學習生活的最基本單位,它又是學校、學院開展工作的重要保障。由于學生生源地地域分布的多樣性以及全日制在校學習的特殊性,大學班級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若將情感教育引入到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則有利于班級的管理,促進良好學風、班風的建設(shè),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一、高校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情感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學生的人格,促進大學生形成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家庭條件優(yōu)越性逐漸增強,物質(zhì)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加之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導致如今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里父母長輩都順著其要求,這樣情況下部分大學生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際交往模式,導致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人際關(guān)系緊張等情況。這表明,當代大學生在知識增長的同時情感發(fā)展水平卻沒有同步得到提升,在人際交往中情感因素缺失,情感體驗匱乏。因此,加強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有利于完善大學生的人格,促進大學生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發(fā)展。
2.情感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心理品質(zhì)
從我國教育體制的年齡段劃分,大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中期的年齡階段,在這一特殊時期他們除了具有一般青年人的喜怒哀樂外,還因知識、閱歷等原因使得他們有著更為豐富的情感和更活躍的內(nèi)心世界,在情感體驗上普遍存在著一些矛盾與沖突,例如:思想上的主動性與行為上的被動性之間的矛盾;較強的交往需求與較大的封閉性之間的矛盾;較強的責任感與較弱的責任心之間的矛盾等。這些矛盾沖突的情感體驗交互作用,無疑是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起了巨大的負面作用,使得他們長期處于壓抑和失衡狀態(tài),久而久之,造成心理障礙,甚至會產(chǎn)生過激行為。
3.情感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生觀是一個人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看法,價值觀則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取向。大學時代是一個人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生所接受的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造成社會上存在著思想意識沖突、價值泛濫、功利泛化等現(xiàn)象,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功利性增強,情感性減弱,而學校教育過分強調(diào)知識和智育,忽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導致大學生群體中情感缺失、情感荒漠化的現(xiàn)象嚴重。很多大學生由于情感缺失,導致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偏離軌道,比如打架斗毆、逃課作弊、上網(wǎng)成癮、違反校紀校規(guī)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自身健康的行為發(fā)展、思想發(fā)展和學業(yè)發(fā)展,甚至最后導致違法犯罪。因此,筆者認為,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將情感教育柔性化和制度管理的剛性化相結(jié)合,正確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大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1.普遍存在班級凝聚力不強
目前,我們國家的高校大多實行行政班級管理模式,即進入大學后,學校按照專業(yè)分班級,一個班級就是一個行政班級,也是一個團支部。由于組成班級的學生入學前所受的文化教育、生活習慣及地域風俗存在差異,導致在大學班級生活學習的初期,彼此之間的相處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有些同學一旦發(fā)生不愉快,就會拒絕繼續(xù)和別人進一步交往,從而無形中阻礙了班級文化的融合,沒有進一步的交流就會造成彼此間的生疏,繼而發(fā)展下去,造成了班級凝聚力不強的現(xiàn)象。
2.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逐年遞減
如今的大學生,都是經(jīng)歷了十余載“寒窗苦讀”的煎熬,最終如愿以償?shù)目既胱约簤裘乱郧蟮拇髮W,終于可以放松下,因此,入學后,積極參加社團和班級活動,希望能夠認識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際交往圈。而社團活動一般都是歷屆流傳下來的常規(guī)活動,班級活動也是效仿其他年級的做法,沒有太多的創(chuàng)新,活動的內(nèi)容和主題流于形式,使得參加的同學感到很失望和乏味。導致來年再次舉辦活動時,同學的興趣和參與度降低,這也挫傷了組織者的積極性,最終出現(xiàn)“組織者無力組織,參與者無心參與”的局面,進而,活動越來越少。
三、情感教育融入大學班級管理途徑探索
1.加強對學生的情感交流,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書育人,而這一重擔自然落到了處于學校工作一線的老師身上,不管是負責學生日常教育工作的輔導員,還是負責學生專業(yè)課程的教師,如果無法走進學生內(nèi)心,最終治標不治本,所以除了嚴格的管理之外,還需更多的感情投入。對于老師而言,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要對學生一視同仁,關(guān)心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和愛心,這不僅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加深了師生情感,還大大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團結(jié)、融洽、向上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
2.加強對學生的情感疏導,幫助大學生度過情感發(fā)育“黃金時期”。
大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中期,雖然已經(jīng)過了青春期的懵懂時期,但是,由于情感生活閱歷的缺乏,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情感方面的困擾。大學生一旦遇到情感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將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影響到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不能很好的融入到班集體的建設(shè)當中,甚者,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作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筆者認為,應該及時關(guān)注有情感困擾的學生,適時進行干預,對其進行情感疏導,引導其正確對待面臨的情感問題,安全度過情感情感發(fā)育“黃金時期”。
3.加大學生活動開展力度,寓“情感教育”于學生第二課堂當中。
當今國內(nèi)的各大高校,多以“科研-教學-文體活動”的模式進行學校的日常教學活動,即學生的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第一課堂主要是對學生專業(yè)文化課程的教育,而大學生的情感教育大多數(shù)是依托于第二課堂,第二課堂的開展效果直接反映出學生情感的變化。因此,在發(fā)揮高校第一課堂教育的主流引導作用的前提下,各高校要有意識的加大對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視,引導大學生對真善美的情感追求,將“情感教育”由淺入引深、由表及里地融入到第二課堂當中,讓大學生對個人的人際感情、學生干部處世之道的態(tài)度得到情感的升華,真正讓每一位學生認識到“情感”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的重要性。
四、結(jié)語
情感教育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大學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凈化學生心靈,提高學生精神境界,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進而,促進班級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俊梅.論情感教育[J].情感讀本, 2014, 5: 67-69.
[2]張平勝.淺談大學的班級管理[J].東方教育, 2014, 11: 261.
[3]白美麗,回婭冬,賈賀男.情感教育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的實踐探討[J]. 教育與職業(yè), 2014, 3: 56-57.
[4]朱進容,代金梅.大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與探討[J]. 都市家教, 2014, 6: 282.
作者簡介:
栗浩亮(1988年—),男,山西晉城人,校團委組宣部部長,助教,碩士研究生,單位:云南師范大學團委,研究方向:從事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金項目:
本文依托云南師范大學2017年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項目《云南師范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建設(shè)的實踐研究》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