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偉
從事聾教工作已有二十幾個年頭了,在這二十幾年的美工教學中,我深感搞好美工課程的教學,既能充分調(diào)動聾生的情感因素,喚起對美的向往,又能使他們在美的感染和熏陶中獲取知識,并提高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由于他們的殘疾,雖然能欣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但很難體會出“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因此,就破壞了聾生學習美工的廣度和深度,又加上美工這一課程是一門比較抽象又很難領悟的學科。所以,對于聾生來講,要想很好地掌握美工知識,教師和聾生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和汗水。
一、在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同時,進而激發(fā)學生走向美的創(chuàng)造者行列中來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就更高,同樣我們特殊教育也不例外,如果我們還是按部就班,死板教條,固步自封沒有創(chuàng)新育人意識,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就很難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也極易被社會淘汰和拋棄。因此,要求我們這些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創(chuàng)新教育的價值、內(nèi)涵和特點等有所認識和把握,并鼓勵聾生大膽質(zhì)疑,敢于發(fā)問,善于激發(fā)他們的新觀念,充分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要求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動腦、動口、動手,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對某一問題發(fā)表獨到見解。
在校的大部分聾生正處于兒童期向青春期的發(fā)展階段,這一時期的聾生除了自身生長發(fā)育快以外,更主要地表現(xiàn)在求知欲的極大增長,獨立性和自主性逐漸增強,性格初步形成和思維能力有明顯的發(fā)展,這在課堂教學中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那是在五年級的手工制作課上,我事先在吹塑板上作了一個梅花鹿模型,其表面是用小米染成不同的顏色粘制的,我要求學生在模型的基礎上自己動手進行創(chuàng)作,第二天上課時,學生把自己的作品都帶進了教室,我發(fā)現(xiàn)他們和模型制作的非常相近,其中有一個非常顯眼,看上去比模型還要逼真,更形象,更有真實感、動態(tài)感,我仔細一看,原來她制作的梅花鹿表面不是用小米粘制的,而是用搞建筑的砂粒制成的,我感到很驚奇,于是便問這位同學為什么用砂粒粘制?這位同學便興奮地對我講,他的父親曾帶她去過動物園,見到過真正的梅花鹿,由于鹿的運動,其身體表面并不像模型鹿表面那樣平坦,而米粒大小一致,粘貼上去太呆板,沒有動態(tài)感,而學校最近搞建設,校園里放著一堆石子,她便就地取材,用大小不同的砂粒染成不同的顏色,即制成了形象逼真的梅花鹿,而且還節(jié)省了糧食。我聽后是既驚又喜,驚的是該聾生居然想起了用砂子作原料,喜的是她做出了想象逼真的梅花鹿。于是我當場表揚了她這種善于觀察、動腦,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鼓勵其他同學都要向他學習。
通過這件事情,使我深刻感到創(chuàng)新教育不能只一味要求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同樣,老師也不能只滿足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舊方法,而是要不斷“充電”,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還要善于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如若不然,既是學生有極大的創(chuàng)新潛能,也不能很好地挖掘和利用,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轉(zhuǎn)瞬即逝。
二、讓聾生感知美、理解美、評價美,增強審美觀念和樹立堅定信念
由于聾生存在著聽力殘疾,造成許多大齡聾生脾氣暴躁、倔強、愛面子、自卑感強,并且疑心較重的性格,使他們精神空虛,不愿面對現(xiàn)實,學習積極性差,針對這些情況,我曾不止一次地想,怎樣才能使他們樹立起遠大的理想抱負?如何彌補這些心理缺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呢?于是我翻閱大量有關資料發(fā)現(xiàn),美工教育是糾正聾生心里差異的有效途徑之一,對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于是,除了在課堂上傳授基本知識之外,在課下,主動組織了美工活動小組,并且采取分類教學,按照學生各自的特點和愛好進行分組,即分為繪畫小組、手工制作小組和書法小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每位聾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工藝學習中,我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逐步理解變化對稱、均衡等行程美的原理法則,既鍛煉了聾生的手工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鑒賞力和審美愉悅力。
對于我們美工教師來說,除了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審美教育外,還要帶領學生接觸大自然中的美,并向他們講解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國的悠久歷史,使他們認識到等待他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很多,作為社會公民,他們和健全人一樣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通過以上實踐學習,是大部分聾生在心理上產(chǎn)生共鳴,情感上得到了愉悅,情感上得到了陶冶,從而使他們產(chǎn)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理定勢,充分認識到自身價值,并逐步樹立起身殘志堅的信念。
三、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對聾生的“美好心靈”的教育
在我們這塊特殊教育領域里,其教育目的是要使聾生成長為同健全人也一樣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在對他們進行美育教育的同時,絕不能忽視了對德育的教育。例如:五年級的趙建永同學是一名對美術很有天賦的聾生,但他喜歡耍小聰明,經(jīng)常欺騙愚弄同學,甚至連他的媽媽也不放過。針對這種情況,我便從他媽媽那里了解的情況入手,從他小時候的一次大病后,突然失去了聽力,繼而又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之后,媽媽四處為他求醫(yī)尋藥,雖然沒有治好他的病,但媽媽是盡心盡力了,你應該理解媽媽,感激媽媽,媽媽把你送到這兒,你應該好好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來報答母親的良苦用心,通過幾天耐心細致的交談,終于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他向我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學習,團結(jié)同學,再也不欺騙同學和媽媽了。
總之,對聾生進行美工教育,讓他們懂得怎樣去認識美、熱愛美、向往美、創(chuàng)造美,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美好的同時,也為社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來,這便是我們從事特教美工教育的出發(fā)點和希望達到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