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麗
一、前言
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之一,我園相當一部分幼兒的家長為了生計就常年在外打工,他們考慮到孩子的教育質量問題,將孩子留在了家里,撫養(yǎng)、教育的責任就落到了祖輩的身上,但隔代教育的質量不盡人意,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隔代撫養(yǎng)也會使得兩代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統(tǒng)一,而孩子卻無所適從;另外,隔代教育還會影響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
二、隔代教育的現(xiàn)狀
(一)隔代教育的一般情況
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有80%的孩子跟著祖輩長大,年輕的父母在生活、學習、工作壓力下,該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中國心理學博士生導師王極盛認為:做家長的,特別是隔代家長們的素質遠遠落后于時代發(fā)展和孩子成長的要求。
(二)尋甸縣幼兒園隔代教育的基本情況
我現(xiàn)在所在班級共有幼兒40名,其中留守幼兒25名。祖輩思想觀念相對保守落后,很少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這無疑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使得孩子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將來孩子帶著這些心理問題走向社會,將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隱患。
三、隔代教育的優(yōu)勢與存在問題
(一)隔代教育的優(yōu)勢
1.隔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保姆”
祖輩們可以為孩子提供好的心理支持,給孩子帶來足夠的安全感,他們的加入還給年輕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創(chuàng)造了很大的機會,為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彌補了家庭中父親或者母親缺失的問題,對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2.隔代教育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隔代教育有利于發(fā)揮家庭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進步。尤其是它能夠把父輩競爭性教育和祖輩的寬容性熏陶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相輔相成,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3.祖輩豐富的經驗有助于孫輩的健康成長
祖輩擁有著數十年的生活經驗及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決定著他們對孫輩成長中碰到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解決都要比父母有經驗。祖輩們大都比較溫和慈祥,對孩子也比較寬容能忍耐,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4.老人有著更加平和的心態(tài)
祖輩們已經脫離那種激烈競爭的社會環(huán)境,他們的心態(tài)相對比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兒童似的心理,這就使得他們更容易跟孩子建立比較融洽的關系,為實施正確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輕松和諧的心理基礎。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隔代教育容易對孩子有過分的溺愛和遷就
老人撫養(yǎng)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遷就和溺愛。在幼兒園操場上,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一下一下的打奶奶的耳光,旁邊有個老師說:“你怎么能打奶奶呢?這是不對的”,小孩子沒有說話,奶奶卻說:“他小,只要他高興,讓他打吧!”小男孩馬上笑了,操場上繼續(xù)響起了輕脆扇耳光的聲音,旁邊的人既不忍又不齒……如果那一位奶奶一直縱容下去,不對孫子的行為給予呵斥和指正,他的孫子是不是會成為將來的青少年犯罪案例。
2.隔代教育遏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fā)展
許多老人替孩子穿衣疊被,背孩子上樓上學……看著這些老人“很忙”的樣子,真令我無言以對。這些隔代老人哪里會知道,這種過分的保護會遏制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fā)展,使他們變得更懶惰、更有依賴心理。
3.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隔閡
平時我每個周末都回家看我的孩子,他也主動與我親近,可有一次,我因有事隔了兩周才回家,孩子對我便感到很陌生,也不愿意與我“親熱”,甚至因為陌生而刻意躲避。看到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我很無奈,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真應該經?;丶铱纯春⒆?,讓他時常能感受到母親對他的愛。另外,當父母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卻反過來袒護孩子。長此以往,父母和孩子就很容易形成感情隔閡和情緒對立。
4.教育意識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當
老人帶的孩子,他們只關注孩子們的身體發(fā)展,而忽視了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在老一輩的眼中,孫輩的健康安全是回報子女外出務工的管理目的。于是,孩子一摔著就去牽、不讓他們做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情,卻不知在此時丟掉了良好的教育機會,久而久之,他們不知道與人相處時要謙讓,也不愿體力勞動,缺乏起碼的勞動技能。
5.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影響著孩子個性的發(fā)展
老年人處于心理老年化時期,他們往往接受新事物慢,喜靜懶動,如此影響下的孫輩會變得少年老成,喪失了孩子好玩好動的本性。一些處于更年期的祖輩,心里極不穩(wěn)定,受孫輩的情緒感染,易產生自卑、抑郁、對人際交往產生恐懼等心理障礙。
四、隔代教育的優(yōu)化對策
(一)老人溺愛縱容,家長理智大愛
當祖輩無原則地忍讓和滿足孩子一切不合理的要求,年輕的爸爸媽媽不要只會一味地指責老人驕縱孩子,而應該在老人驕縱孩子的時候,給予提醒和指正。
(二)尊重和賞識成就孩子自信之路
祖輩總是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然而,這并不是“愛”,而是“害”。而這個時候,家長一定及時站出來,讓孩子離開祖輩的庇護,在不斷的磨煉中成長,積極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增強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三)別讓隔代親“隔”斷了親子之情
父母下班后一定要爭取盡可能多的時間和孩子培養(yǎng)感情;若把孩子寄托在祖輩家里,1-2周一定要去看看孩子,讓孩子對你不再陌生,也有助于親子感情的建立。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yǎng)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
(四)隔代教育代替不了親子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最親敬的人。年輕的父母們是否想過孩子的感受?想過他孤零零地拿著電話說“媽媽,回來看我吧,我會很乖”的鏡頭?相對于隔代家長的溺愛,孩子更需要健康上進的父愛和母愛。不管你們因為什么選擇了隔代撫養(yǎng),請一定要多抽時間陪陪你的孩子,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因為隔代教育絕對不能代替親子教育。
隔代教育,挑戰(zhàn)中國家庭教育最敏感的神經……隔代教育到來了,父母們,你們考慮好了嗎?祖輩們,你們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