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冬平
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性格最活潑且好奇心最強烈的階段,這一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所以在這一階段引導學生展開積極有效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推動下,教育部也對高中生物課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明確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通過合作來促進學生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以此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發(fā)展。在這基礎上,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來展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是再合適不過的,但是在使用合作學習方法的過程中也是有需要遵循的教學原則的,這些原則是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最大限度獲取知識的重要媒介。下面我將在本篇文章中主要針對生物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法的使用展開討論,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多年的合作教學研究成果為高中生物課堂的合作學習模式提出有效的教學使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合作策略;注意事項
合作學習法,顧名思義就是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為了探討同一個教學內容答案而展開的具有目的性的合作與交流,在合作教學法使用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有效的指引下對某一教學問題展開探究和交流,最后根據探究過程中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成果展開再次交流與討論,最后綜合起來得出的結果便是合作學習過程中得出的最終答案。這樣的教學手段不但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對每一個學生都起到監(jiān)督作用,而且還使得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同學們一起為了尋找答案一起出謀劃策,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很快的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班級的和諧發(fā)展,使得班級學習氛圍越來越融洽。
一、靈活的安排合作學習時間
生物課堂學習時間是十分有限的,而合作學習方法其實又是非常占用課堂時間的一種教學活動,學生對一個問題展開討論與思考很快的一節(jié)課便過去了。如果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獲益頗多那便是值得,若是沒有什么進展那么就等同于白白浪費了這么一節(jié)課的時間。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一定要考慮學習內容是否有合作學習的必要,如果有那么還要給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規(guī)劃一個合理的時間,如果給的時間過多那么學生便會產生一種懶散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不緊不慢的去探究學習知識,但是若是給的時間過少學生又會因為時間太緊張進而匆匆忙忙,致使最終的討論結果存在很多的缺陷與漏洞。那么該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合理的安排合作學習時間呢?這便考驗教師的教學經驗了。首先,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今天所要教的新內容進行分析和規(guī)劃,確定該章節(jié)的內容是否需要在課堂中讓學生對其展開討論,接著便是針對教學任務的需要來設計學生所要討論的話題,最后便是在布置的過程中計算應該給學生安排的合作時間段,這樣才算是正確的完成了高中生物課堂的備課任務。例如,學生在學習基因的有關知識時,由于它所涉及的內容較廣所以它是適合學生展開合作討論的,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主要需要討論的問題是:顯性和隱性基因遺傳是否有一定規(guī)律?基因是如何在親子代之間傳遞的?針對這兩個問題所給出的討論時間是十分鐘,學生將每個問題討論的時間控制在五分鐘以內。學生在討論的過程有了一個總的時間概念,指導該用什么樣的速度合理展開討論。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課堂教學的時間,使得學生的合作學習更具學習效率。
二、合作學習法內科學的職責分工
目前我國合作學習模式下存在的一個常見的問題便是合作學習的結果均是由小組中一個人或是兩個人來完成的,其他人在這之中并沒有做出任何的貢獻,這樣的情況是違背了合作學習法最初的教學目的,它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展開思考和探究,進而達到人人受益的教學效果。在這基礎上便顯示出了合作學習法職責分工的重要性,正確的合作學習法應該是學生在小組合作內展開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小組內各司其職,根據教學任務的需要努力的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最后再結合每個人的學習成果而得出最終的答案。為了能夠對所有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都起到監(jiān)督作用,教師可以讓他們把分工的明細和自己所做的學習內容在課堂中進行展示,這樣才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例如,在學習《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小組內有一半的成員負責動物的運動、另一半負責行為,接著這半之中哪位同學是負責哺乳動物,哪一位是負責食肉動物……以此類推,這樣學生便不得不根據自己需要完成任務而展開探索和記錄,這樣便可以真正的做到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的展開知識探究,進而達到共同進步的良好教學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合作意識
高中生的競爭意識是十分強烈的,而且他們也有一定的團隊意識,所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很有可能會使得組別與組別之間存在拉幫結派的現象,使得學生都各自樹立自己的朋友圈,最終不利于班級班風的發(fā)展。為了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展開積極的合作交流學習,教師可以定期給學生互換小組。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個月進行以此“抽簽換組”活動,讓學生根據抽簽的結果重新再組一只學習隊伍,進而做到所有的學生都有合作的機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學生因為長時間的小組競爭而破壞了學生之間的關系。經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相互了解、相互幫助,進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班級和諧氛圍的發(fā)展。
結語:總的來說,在使用合作學習法的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些問題會直接的影響到合作學習法的教學效果,所以還需要教師們不斷的對其展開探究。本文從幾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朱學延.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5).
[2]牛得吉.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4).
[3]基于中職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分析[J]. 劉柯. 生物技術世界.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