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花
摘要:本文以市級高中為例,探究國庫集中支付對學校預算管理的積極影響,并結合當前學校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適當的改進措施,為學校在國庫集中支付下預算管理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市級高中;預算管理
國庫集中支付是以國庫單一帳戶體系為基礎,以健全的財政支付信息系統(tǒng)和銀行間實時清算系統(tǒng)為依托,支付款項時,由預算單位提出申請,經審核機構審核后,將資金通過單一賬戶體系支付給收款人的制度。筆者所在市級高中包含幼兒園、小學、初中以及高中四個學部,總共有學生6084人,現如今所有資金由財政統(tǒng)一發(fā)放,支出全部實現網上財政授權支付。大批量采購走政府采購流程,小的開支比如差旅費報銷等由學校審核,直接從財政付到職工賬戶,現金管理基本取消?,F在集中支付除了工資,其余都是授權支付,全部經濟活動參與預算管理。
一、國庫集中支付對市級高中預算管理的意義
(1)學校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得到明顯提升。在以往的支付模式和財務管理模式下,學校是預算管理的行使主體和監(jiān)督主體,政府對學校預算管理的監(jiān)督僅僅體現在事后的核查上,在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階段沒有任何的干預措施,造成很大的資產浪費和損失。而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政府財政部門對學校預算管理的監(jiān)督從事后變?yōu)槭虑?,從核算階段變?yōu)轭A算編制和執(zhí)行階段,并且出臺了“預算不能隨意調整”等相關剛性規(guī)定。這樣一來財政部門對于學校的資金下發(fā)不再有復雜的過程,而是可以直接根據預算編制情況將經費等發(fā)放到學校財務部門。學校為了獲取更多的財政補貼,保證辦學的順利進行,必然要在預算編制方面花更多的時間,對用款項目以及數額等進行詳細的調查之后再進行填報,提升了預算編制的準確性,無論是對學校自身的管理,還是對提升資金的利用率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2)預算執(zhí)行過程變得更加嚴肅。中小學每天需要大量的教育經費,在以往的財務管理模式中,學校只要將經費申請遞交到財政部門,財政部門不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便很快將經費下撥到學校的財務處,這種粗獷式的經費管理模式往往會發(fā)生一些財務舞弊事件,給學校的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學校在一些項目中若要申請經費,需要將具體的預算編制目錄、經費使用計劃等向財務部門具體出示,并且預算編制結束后不能隨意對編制情況進行調整,財政部門會根據學校的申請需求對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查,然后下撥資金。并且由于現在支出全部實現網上財政授權支付,這樣一來每一筆交易的發(fā)生時間、交易數額、用途以及賬戶余額等,都在財政部門實時掌控之中。每筆資金的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這樣預算執(zhí)行會變得更加嚴肅,財政透明度有效提升,資金利用率明顯提高。
(3)資金運行效率明顯提高。在以往的分散支付制度下,學校財務部門會有很多分散的銀行賬戶,各個部門對資金獨自掌控,財政部門只能通過查賬的方式了解學校的預算管理情況。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財政資金沉淀情況大大改善,財政部門實行統(tǒng)一調動,資金運作效率明顯提升。
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市級高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編制內容不完善。我國新預算法實行也有一定的時間,對事業(yè)單位預算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對于預算編制的方法等有了更具體的指導,但是很多市級高中財務部門并沒有加強對新預算法的學習,在預算管理方面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以增量預算法作為制定費用預算的首選方法。雖然預算編制方式較為簡單,但缺點是對去年的數據依靠較多,過度依賴年度收支基數。尤其是缺少了預算編制過程中的科學分析與論證,沒有與學校當前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造成編制報告不嚴謹,缺乏可執(zhí)行性。
(2)預算執(zhí)行缺乏剛性,監(jiān)督不到位。筆者長期在市級高中財務部門工作,發(fā)現當前很多中小學的預算彈性較大,學校對預算指標沒有采用一定的措施進行約束。這主要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財務部門不具備完整的預算控制措施,對于預算編制結果沒有足夠的審核能力,無法保障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始終嚴格按照編制情況進行下去,一些學校在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隨意對預算編制進行改動,追加預算的情況時常存在。其次是預算編制過程中采用粗放式管理,對于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資金使用情況在預算編制前沒有做詳細的調查,從而導致資金定額不準確,進而造成執(zhí)行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資金分配不合理、不平衡,從而出現編制執(zhí)行不下去的現象。
(3)預算管理過程缺乏有效的績效評價。一個完善的財務部門,不僅僅要具備完整的預算管理體系,還要有相應的配套制度保障預算的質量,績效評價便是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人員積極性的有效方式。但是現如今很多學校并沒有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對于預算的執(zhí)行隋況只是在后期簡單地做一個總結,沒有具體分析預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也沒有相應的獎懲機構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一定的獎勵與懲罰,使預算管理始終處在編制和執(zhí)行階段,忽視了較為重要的考核與評價。
三、國庫集中支付下市級高中加強預算管理的措施
(1)加強預算編制精細化、科學化。傳統(tǒng)的增量預算法已經不適合當前的中小學財務預算,財務部門相關領導應該重視預算編制的精細化、科學化。為了提升預算編制質量,建議學校應該借鑒某些企業(yè)在預算管理中的先進經驗和理念,將“零基預算”作為預算編制的首選。在支出預算的編制過程中,不需要考慮以往會計期間發(fā)生的費用項目和費用數額,而是任何項目都要圍繞學校的發(fā)展目標,充分考慮到學校當前的經濟情況,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其開支標準是否合理。預算支出的各項目都要有明細,財政部門要加強對預算編制的監(jiān)督,保障國庫集中支付能夠順利地開展下去。
(2)加強預算執(zhí)行控制。為了保障預算管理工作順利地開展下去,學校應該加強內部控制力度,設定相應的內控指標,對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全程監(jiān)督和約束,保障預算過程順利開展。預算執(zhí)行部門應該根據編制情況,對預算指標進行層層分解,從縱向、橫向等多個方向對預算指標進行解讀,將指標分配到每個管理人員,形成全面的責任制。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不能夠對預算編制隨意改動,如果出現預算超支或者一些無預算的項目申請,財政部門要拒絕發(fā)放經費,從而規(guī)范經費申請流程。財政部門要適時地升級預算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立信息快速傳遞的功能性網絡,加強對預算執(zhí)行過程的監(jiān)督,建立超預警體系,對各項經費的使用進行監(jiān)控。
(3)加強績效評價體系建設。為了提升預算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學校應該加強配套措施的建設,其中績效評價體系是不可缺少的。財務部門要樹立績效評價理念,優(yōu)化預算資金分配,設定合理的預算績效考評指標,對整年度的預算執(zhí)行情況進行跟蹤管理,發(fā)現超預算問題后要及時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從而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設定獎懲制度,對績效考評優(yōu)秀的,應該表揚和獎勵,可以嘗試和年度獎金掛鉤,以此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