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強
摘 要: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中,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關系到解題的速度和準確率。教師就各種解法所適用的方程特點進行詳細解讀,以求使學生面對方程時能迅速找到解方程的最簡單的方法。
關鍵詞: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選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86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很多,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應靈活選擇,以提高解題速度和解題的正確率。
一、直接開平方法
對于形式為x2 =P,(mx)2 =P,(x+n)2 =P,(mx+n)2 =P的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優(yōu)先考慮用直接開平方法,當P≥0時,方程有兩個實數(shù)解;當P<0時,方程無實數(shù)解。在用直接開平方法解三種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用換元法轉(zhuǎn)化成x2=P的形式,例如:
當然,在解題的過程中也會碰到類似2(x+5)2 =50的情況,通常做法是方程兩邊同時除以2,將平方項的系數(shù)化為1,轉(zhuǎn)化成(mx+n)2=P的形式,再用直接開平方法求解。
二、配方法
配方法需要將方程一邊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此種方法可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究其方法是將方程進行轉(zhuǎn)化,進而用直接開平方法求解。對方程進行配方有妙招:我們比較熟知的是對類似于“x2+bx+____”的二次三項式進行配方,不難發(fā)現(xiàn),缺少的常數(shù)項應該是一次項系數(shù)一半的平方,為此對于二次項系數(shù)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較為簡單。因為我們的目的是配缺少的常數(shù)項,所以原方程中的常數(shù)項可以認為是題中的“干擾項”,為此在做題的時候通常將常數(shù)項移到方程的右邊,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然后應用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進行配方。解題的基本步驟為:移項→配方→開平方→求解。對于用配方法解形如“x2-3x-8=0”的一元二次方程,若直接用配方法解方程,需要做如下變形:3x=2____。這樣進行配方的話相對來說比較麻煩,而且出錯率較高,所以常用的方法是將二次項的系數(shù)化為1,然后再用上面的方法求解,所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可概括為:二次項系數(shù)化為1→移項→配方→開平方→求解。
三、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是根據(jù)配方法推導出的,因此它也可用來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情況取決于b2-4ac的值,所以一般先確定b2-4ac的值?;静襟E為:把方程化為一般形式→確定a,b,c的值→求△=b2-4a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
當方程ax2+bx+c=0(a≠0)的各項系數(shù)中有無理數(shù)或者用其他方法比較難解時,一般考慮用公式法。
四、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是運用分解因式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其基本思想是:若AB=0,則A=0或B=0。即將方程化為兩個一次因式乘積為0的形式,也就是兩個一元一次方程,進而求解。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條件:1.方程一邊為0(通常為右邊);2.方程的另一邊可以進行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具體包括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通過以上實例可以看出,因式分解法在解決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較為快捷,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項系數(shù)滿足以上特定的關系,優(yōu)先考慮用此種方法,但是因式分解法卻不能解決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這是它的局限性。
可見,在解決某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比較簡單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種,我們應善于觀察方程的特點并結合解一元二次方程各種解法的特點,選取更為簡單的解題方法,以求解題更快、更準。
參考文獻:
[1] 渠英.解決一元二次方程問題時常用的四種數(shù)學思想[J].初中生世界,2014(10):22-24.
[2] 洪剛祥.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2(12).
[ 責任編輯 李愛莉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