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情護理對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的影響
張愛華,唐甜,胡健
[目的]探討共情護理在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準備中的應(yīng)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擬行放療的喉癌術(shù)后病人200例,隨機分成兩組各10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腫瘤放療??谱o理,觀察組在其基礎(chǔ)上給予共情護理干預(yù)。比較兩組病人放療CT模擬定位前的生理指標(心率、血壓)、定位時的不適程度、滿意度。[結(jié)果]觀察組病人滿意度評分為(135.74±5.73)分,對照組病人滿意度評分為(117.11±8.92)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人護理后心率、血壓、定位時的不適程度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共情護理能提高喉癌術(shù)后放療病人的CT模擬定位準備效果和滿意度。
喉癌;放療;模擬定位;生理指標;不適程度;滿意度
喉癌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發(fā)率病呈逐年上升趨勢,手術(shù)及術(shù)后放療是治療的主要手段[2]。治療原則是在徹底切除癌腫的前提下,盡可能保留或重建喉的功能[3]。根據(jù)癌腫的生長部位和范圍,選擇喉部分切除術(shù)及喉全切除術(shù)[4]。喉切除術(shù)后病人的生理、心理受到明顯影響,加之放療前定位時所用的熱塑膜適形固定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產(chǎn)生一定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從而影響放療CT模擬定位的順利進行。共情是一種對他人情緒、情感狀態(tài)的感知和體驗,也是一種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對他人處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觀理解、認識、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5]。共情護理指在護理過程中,運用共情理論站在病人的位置理解病人的情緒和要求,并將對病人的這種理解用語言和行動的方式反饋給病人[6]。共情是良好護患關(guān)系的切入點,是護患溝通的平臺,是護患溝通的精髓,是目前國內(nèi)外護理學研究的熱點之一[7]。本研究將共情護理方法用于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準備的病人,觀察其對喉癌術(shù)后放療定位準備情況和病人滿意情況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病人20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均經(jīng)病理診斷為喉鱗癌;②意識清楚,聽力無障礙,了解自身病情。③自愿參加本項研究,填寫知情同意書。④行喉部分切除或全切除術(shù)后28 d。排除標準:①既往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重要臟器功能損害;②術(shù)后有嚴重并發(fā)癥或精神障礙;③參與其他研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0例病人隨機分成兩組各100例。觀察組100例中,男78例,女22例;年齡<40歲7例,40歲~65歲40例,>65歲5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及以上75例;病變切除部位:喉部分切除45例,喉全部切除55例;臨床分期:Ⅰ期33例,Ⅱ期67例;有無永久造瘺口:有92例,無8例。對照組中男75例,女25例,年齡<40歲8例,40歲~65歲38例,>65歲5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7例,高中及以上73例;病變切除部位:喉部分切除43例,喉全部切除57例;臨床分期:Ⅰ期34例,Ⅱ期66例;有無永久造瘺口:有91例,無9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病人術(shù)后28 d行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定位前進行持續(xù)心電監(jiān)測,給予熱塑膜(廣州科萊瑞迪公司生產(chǎn))頭頸肩的適形固定。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腫瘤放療??谱o理,定位前常規(guī)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安慰,做好定位前的準備,講解定位中的注意事項,取得病人的配合。
1.2.2 觀察組 在腫瘤放療??谱o理的基礎(chǔ)上給予共情護理。共情分為3個過程:①共情感覺,護士感覺病人的情感和狀況;②表達共情,護士表達對病人的情感和狀況的理解;③病人感覺到共情:病人認識到護士的理解[8]。同時科室定期組織護士進行護理心理學、護患溝通技巧、服務(wù)禮儀規(guī)范等方面的培訓。
1.2.2.1 塑適形體膜過程的共情 由于多數(shù)病人對喉癌術(shù)后放療的程序尚不了解,加之為了保持病人重復擺位的精準性,故在定位前需用熱塑膜加以固定,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之軟化后在病人身上做適形固定,待其冷卻后膜又變得堅硬,對于喉癌術(shù)后的手術(shù)切口或永久性造瘺口的舒適度有一定的影響,進而使病人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情緒,緊張過度會引起胸悶、憋氣,導致病人拒絕配合致定位失敗。護士應(yīng)真誠理解冷、熱、硬因素對病人傷口造成的各種不適,努力傾聽病人對塑膜焦慮、恐懼、緊張的情緒,給予安慰,指導病人運用內(nèi)心放松意象法和播放輕音樂,使病人慢慢放松,逐漸淡忘不適帶來的緊張、恐懼感。將室內(nèi)溫度調(diào)至22 ℃,濕度調(diào)至60%,使其盡量處于舒適的環(huán)境下。將現(xiàn)場無關(guān)人員清理出場,維護病人的隱私。同時向病人講解塑膜的重要性,塑膜的過程是保證放療療效基礎(chǔ),鼓勵病人積極配合放療定位前的塑膜固定。
1.2.2.2 靜脈造影劑使用時的共情 護士應(yīng)充分理解病人短時間、大壓力情況下造影劑輸入體內(nèi),引起面部潮紅,一過性的心悸等不適感[9];理解短時間、大壓力對穿刺部位造成的脹痛感,詳細解釋靜脈造影劑的使用必要性;用熱毛巾熱敷穿刺部位,緩解其脹痛,并囑其大量飲溫開水,增加尿量,幫助腎臟代謝,減少其在體內(nèi)滯留的時間,將腎臟的負擔減至最低;給予積極的安慰,消除不適感。病人接受并配合定位前造影劑的使用,達到增強顯影的定位前的要求。
1.2.2.3 放療CT定位前的共情 護士理解病人對放療定位的恐懼、焦慮,理解短時間內(nèi)一個人處于特定的、幽閉的環(huán)境下的各種不安,避免病人因需穿越CT孔徑時患上幽閉恐懼癥。CT定位前護士耐心解釋病人提出的各種問題并積極協(xié)助解決,囑病人全身放松,不要擺動軀體。向病人講解CT定位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親切地與病人交流,關(guān)心、體貼、安慰、鼓勵病人,分散其注意力,并使其對定位有簡單的認識,以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情緒。做好家屬的解釋工作,爭取得到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必要時請家屬陪伴整個定位過程,使病人消除恐懼、不安心理,積極配合CT定位。
1.2.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病人CT定位前后的血壓、心率變化;②觀察兩組病人胸悶、憋氣情況,緊張、恐懼情緒,由護士按照病人在定位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參照VAS視覺模擬尺(0~2表示舒適,3~5表示輕度,6~8表示中度,9~10表示重度[10])將病人表現(xiàn)分為輕、中、重3個等級。輕度胸悶、憋氣:偶有胸悶感,無肢體擺動,定位順利;中度胸悶憋氣:有胸悶,偶有憋氣,偶有握拳、手抓床單等肢體動作,定位較為順利;重度胸悶憋氣、胸悶:感嚴重憋氣,肢體亂動,有手欲抓膜體的傾向,定位準備被迫終止。輕度緊張、恐懼:無恐懼,偶爾緊張,無手拍打床面的動作,順利完成定位;中度緊張、恐懼:有恐懼感并試圖回避,有手拍打床面的動作,頻率5次以下,比較順利完成定位;重度緊張、恐懼:有強烈恐懼感,有手拍打床面的動作,頻率在5次以上,或盡力回避、對抗。③定位完畢,調(diào)查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應(yīng)用馮志英[11]編制的醫(yī)院護理工作滿意度調(diào)查表評定,調(diào)查表共有22個條目(含總體評價1個條目,計分1分~10分),包括服務(wù)與技術(shù)(8條)、關(guān)心與愛護(8條)和環(huán)境與指導(5條)3個維度;每個條目計1分~7分,滿分為157分。量表有良好的內(nèi)容效度和結(jié)構(gòu)效度。
2.1 兩組病人接受CT定位生理指標測量結(jié)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接受CT定位生理指標測量結(jié)果
2.2 兩組病人接受CT定位過程中不適程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接受CT定位過程中不適程度比較 例
2.3 兩組病人滿意度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滿意度評分比較 分
喉因上通喉咽,下通氣管,具有呼吸、發(fā)音、吞咽等重要生理功能。腫瘤切除的同時,喉的正常解剖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使病人術(shù)后面臨永久性的氣管造瘺、語言障礙、軀體形象受損等一系列問題[12],給其心理和生理造成一定的影響[13]。研究顯示,術(shù)后放療導致病人產(chǎn)生負性情緒,重者會造成抑郁傾向[14]。術(shù)后放療時,為確保重復擺位的準確性,臨床醫(yī)護人員應(yīng)用熱脹冷縮原理,采用熱塑膜對病人進行頭、頸、肩部的適形固定,固定過程中由于熱、冷、硬等因素對術(shù)后切口、永久性造瘺口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舒適度降低,同時對病人的呼吸通暢也造成一定的阻礙。定位前負性心理因素、解剖結(jié)構(gòu)改變因素,加之病人對術(shù)后放療相關(guān)知識缺乏了解,認識上存在誤區(qū),容易引起病人軀體應(yīng)激性反應(yīng),表現(xiàn)為胸悶、憋氣及血壓、心率等的變化,進而導致病人對放療產(chǎn)生抵觸及不配合。對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的病人實施共情護理后,病人軀體、心理應(yīng)激反應(yīng)強度明顯減輕,血壓、脈搏平穩(wěn),胸悶、憋氣次數(shù)減少,緊張、恐懼程度減輕,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能反映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準備的效果,由表4 可知,觀察組護理工作滿意度的3個維度分值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共情能力的增強會促進護患溝通,改善護患關(guān)系。護士在護理病人的過程中所持有的良好態(tài)度比護理技能更能傳達他們的關(guān)愛,而共情護理正是良好護理態(tài)度的充分體現(xiàn)[15],共情是護士的基本素質(zhì)和實際能力的體現(xiàn)[16]。正確認識并運用共情有利于護士在臨床實踐中更好地了解病人。研究進一步證實,共情護理應(yīng)用于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過程中,能顯著改善護患溝通的情況,提高病人滿意率。
共情護理能提高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準備的影響,對術(shù)后放療產(chǎn)生的影響有待今后繼續(xù)研究,進一步探討共情護理對喉癌術(shù)后放療產(chǎn)生的影響。
[1] 王雪梅,降愛華,楊晉瑞.綜合護理干預(yù)在喉癌患者圍手術(shù)期的應(yīng)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4):95-96.
[2] 殷蔚伯,余子豪,徐國鎮(zhèn),等.腫瘤放射治療學[M].4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8:399-426.
[3] 劉澤琴,李燕,覃剛.延續(xù)性護理對喉癌術(shù)后生存質(zhì)量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2):1103-1104.
[4] 田勇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04.
[5] 陳權(quán),張寧.論共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論壇,2006(4A):15-16.
[6] 葉輝,劉偉萍,陳一文,等.共情護理對老年患者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6):2606-2607.
[7] 楊輝,邱玉芳,宋麗萍.臨床護理人員共情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11C):3072-3074.
[8] 王長虹,叢中.臨床心理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1:55-82.
[9] 張婷,李燦,林京玉,等.碘海醇注射液的安全性評價和風險管理研究[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4,12(3):44-49.
[10] 魯華,江靜云,姜萍,等.不同方法對喉癌氣管套管患者放療皮膚損傷保護的臨床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11):811-813.
[11] 馮志英.患者對醫(yī)院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研制[D].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31-32.
[12] 王小平,彭歡,雷小燕,等.全喉切除術(shù)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與傷殘接受度的相關(guān)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31(22):14-16.
[13] 何開蓮,龍霖,李泉清.社會支持與喉癌術(shù)后抑郁情緒的相關(guān)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10C):3338-3339.
[14] Ramlrez MJ,Ferriol EE,Dommeeh FG,etal.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patients surgically treated for laryngeal cancer[J].Otolacyngol Head Neck Surg,2003,129(1):92-97.
[15] 劉煥巧,臧永麗,劉麗君,等.新上崗護士三基培訓中加強共情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28):3432.
[16] 阮蘭紅.共情護理模式在老年喉癌伴發(fā)抑郁患者中的應(yīng)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52):283-284.
InfluenceofempathynursingonCTsimulatedlocalizationofpostoperativeradiotherapyforlaryngealcarcinoma
ZhangAihua,TangTian,HuJian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Hubei 430060 China )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mpathy nursing on CT simulated localization of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r laryngeal carcinoma.MethodsA total of 200 cases of laryngeal cancer after radiotherapy from June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100 cases each.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outine tumor radiotherapy,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empath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Then physiological indexes (heart rate,blood pressure),location discomfort,satisfaction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radiotherapy CT simulated localization.Result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135.74±5.73),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117.11±8.92),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art rate,blood pressure and location of discomfor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sEmpathy nursing could improve the CT simulation location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r laryngeal cancer.
laryngeal cancer;radiotherapy;simulated location;physiological index;discomfort degree;satisfaction degree
R473.7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0.017
1009-6493(2017)30-3820-04
2017-03-07;
2017-09-26)
(本文編輯 張建華)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編號:2014CFB419。
張愛華,主管護師,碩士研究生,單位:430060,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唐甜(通訊作者)、胡健單位:430060,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信息張愛華,唐甜,胡健.共情護理對喉癌術(shù)后放療CT模擬定位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30):3820-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