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召,任麗泉
(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唐山063004)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馬繼召,任麗泉
(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唐山063004)
在分析了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類專業(y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學生學情和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網絡教學平臺,將“線上線下”移動教學互動和翻轉課堂先進教育理念引入到高職《機械基礎》課程。從網絡教學資源、課程性質、教學設計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考核機制等工作進行闡述,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理念,更好適應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為翻轉課堂在機電類其它專業(yè)課程的實施上提供了依據。
翻轉課堂;高職;教學模式;教學研究
為了貫徹教育部關于高等職業(yè)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fā)展道路”,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把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教育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教育部頒發(fā)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進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質量的有效途徑,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促進高等教育質量全面提高。隨著先進的現代教育信息化不斷地改革嘗試與探索,對傳統(tǒng)的高等職業(yè)院校課堂教學方式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也為高職院校教育領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如何讓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和“互聯網+”的網絡教學平臺有機結合起來,利用信息化技術優(yōu)化教學過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也稱顛倒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前、課中和課后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由老師轉移給學生,促使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課前教師給學生發(fā)放學習任務單,提供教學視頻和教學網址等學習資源,學生在課前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樣在課堂上師生就有大量的時間進行交流。課堂上老師通過引入情景、導入新課、知識講解和答疑解惑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學生通過課前學習、體驗探究、分組合作等活動達到知識的課堂內化。課下師生共同完成小組評價,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互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將單一、枯燥的知識點一股腦的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接受能力及個性需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傳統(tǒng)教學進行“破壞式創(chuàng)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以學為主”教育理念。學生通過微課、自主學習任務單、動畫等形式全方位的預習知識點,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先學定教、以學定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流程發(fā)生了巨變。傳統(tǒng)教學是通過課堂教師對知識點講解,學生在初步理解的情況下通過課后作業(yè)對所學知識進行內化。翻轉課堂由“先教后學、以教導學”轉向“先學定教、以學定教”,主動了解學生的需求,形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新形態(tài)。
(3)教學資源呈現方式的轉變。傳統(tǒng)課堂中,教學資源往往是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單一、死板的PPT課件,對知識進行講解,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翻轉課堂中,教師將枯燥、乏味的教學課件制作成了短小精悍的動態(tài)教學視頻,微課視頻是教學資源主要組成部分。視頻是老師精心設計,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講解,更加方便學生理解。學生根據自己學習進度和理解能力,可以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對鞏固所學知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機械基礎》是我院機電類專業(yè)必修職業(yè)技術課,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該課程在學生的專業(yè)學習鏈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生偏向理論學習向結合工程實踐學習的過渡和轉折點;對建立學生工程意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學生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院《機械基礎》內容包含了靜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等。在本科院校需要三個學期完成,由于高職教育特殊性,需要一個學期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多,但課時相對較少。高職學生有的來自技校,已經簡單接觸過相關課程,但有的來自普通高中,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該課程還十分的陌生。但總體來說,高職院校學生自制力較弱,學習能力較差。傳統(tǒng)教學很難因材施教,不能滿足各個不同學生的需求。又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采用機械式知識點講解,學生理解困難,學習興趣不高,在講授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不利于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翻轉課堂在《機械基礎》課程實施中可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程度分層教學需要,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查漏補缺。這種教學活動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習主動性,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將“線上線下”移動教學互動和翻轉課堂先進教育理念引入到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機械基礎》課程,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結合、根據建設課程資源庫,通過教學內容、實際教學需求和教學考核機制等方面調整,實現了《機械基礎》課堂混合式教學。
(1)自主學習資源庫建設。自主學習資源庫的建設與開放是實施翻轉課堂的保證和關鍵,是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前提。組織授課教師和專家對課程知識點進行梳理、分類及細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了解機器的組成;了解構件的受力分析、基本變形和強度計算方法;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種類、牌號、性能和應用;熟悉通用機械零件的工作特性和常見機構、機械傳動的工作原理及運行特點;初步具有使用和維護一般機械的能力;學會使用標準、規(guī)范手冊和圖表等有關技術資料的方法。梳理了近50個知識點,并針對性地將知識點做成微課視頻,并將微課視頻、自主學習任務單、課件、動畫及習題等上傳網絡共享平臺。教師制作的微課視頻思路清晰,知識點明確、重點突出,完全符合學生學習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
(2)翻轉課堂教學應用。將《機械基礎》翻轉課堂實施過程分為課前自學、課中內化、課后拓展三個階段(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流程
①課前自學。翻轉課堂最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課前學生對知識點的主動學習。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設計優(yōu)秀的教學微課視頻,并將其相關學習資料上傳QQ群或公眾號在線平臺,課程在線平臺可以讓學生方便訪問課程相關資源。教師每節(jié)課前都會為學生發(fā)放自主學習任務單,并將學生分組,讓學生有目的觀看視頻,并在交流平臺上進行交流討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②課中內化。《機械基礎》課程主要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課中教師通過對任務的知識講解,根據學生課前學習情況,解決學生課前疑問。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反饋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然后小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小組合作、體驗探究,促進學生的主體精神、團隊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等各方面素質整體發(fā)展。最后教師對整個單元課程學習中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和學生們一起總結學習過程,探討如何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fā)展,實現教學相長。③課后拓展。學生在完成課前自學和課中內化后,對知識已經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在課后拓展中,學生要反思課堂所學內容,總結哪些地方自己已經熟練掌握,哪些地方還存在疑惑,再次觀看微課視頻,鞏固所學知識。對存有疑惑的地方繼續(xù)和同學、老師交流討論,不斷提升自己。教師也應該分析整個教學過程,找出教學中還存在的不足與問題,用于今后更好指導教學設計。
(3)課程考核機制及評價標準?;诜D課堂教學模式,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機械基礎》課程考核評價注重考核主體多元化、考核內容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采取了考核成績由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共同組成,其中過程性考核占總成績的40%,包括考勤、微信數據平臺分析結果、任務工作單等;結果性考核占60%,其中理論試卷占30%,綜合技能測試占30%,從而實現學生能力與素質全面發(fā)展的要求。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全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稒C械基礎》課程教學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院機電類其它專業(yè)課程的實施上奠定了基礎。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Z].2012.
[2]黃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的幾點思考[J].現代教育技術,2014,(6):100-101.
河北省高等學??茖W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Z2017057。
馬繼召(1985-),男,河北唐山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