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婷
摘 要:在平常的工作和學習中,數字計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數學的基礎就是計算,學生只有掌握了計算方法,才能更好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開始用全新的角度來認識數學,但是針對計算的教學卻沒有進行有效的提升。下面文章作者就從幾個方面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計算是非常基礎和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雖然這部分內容并沒有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到很多,但是其重要性卻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集體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計算教學的重要性,使計算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數學水平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計算教學的重要意義
(1)計算是對數學進行有效運用的基礎,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讓其更好地掌握計算這項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小學數學計算的學習,就可以在其他小學教育學科當中進行運用,從而促進其他學科和數學學科的共同進步。
(2)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是進行小學計算學習的最終目的,同時還要以計算出來的結果和特點為基礎,對計算的過程進行更好的理解,這能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潛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
(3)在小學階段,計算占了相當大的部分。從單純的計算教學,到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無論哪個內容的學習都離不開熟練的計算。
(4)自從數學在古希臘被創(chuàng)造出來,一直到今天數學已經被廣泛運用到了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計算也已經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運用能力。
(5)計算看似簡單,卻又很復雜,關鍵看是否掌握了計算的技巧,如果能夠對計算的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很好的把握,那么就可以通過計算很容易地得出答案,反之就會在計算中遇到很大的困難,走很多彎路。因此,我們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行更好地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通過小學數學計算的學習充分掌握計算的規(guī)律和特點,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計算教學的探析
1.鞏固基礎知識
對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習可以帶來直接的影響,因為學生都是從小學階段開始接觸和學習數學的。而在小學階段,教師一定要從一年級就開始注重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為后面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幫助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體系完整地建立起來,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比如,在每堂課的前幾分鐘讓學生背誦九九乘法表,讓同桌之間互相出題,反復地練習加減乘除的基本法則。在計算的學習中,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著重對其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有能力進行更好的自主學習,從而使數學教學的質量得到很好的提升。
2.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所以,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教學時,應該將計算教學和實際生活充分地結合起來,對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從而使數學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計算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應該多多開展,在這種活動中可以讓學生以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為基礎,有效地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擁有更高的熱情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小明向媽媽要了30元錢去買文具,買了一塊橡皮1元錢,一支鋼筆10元錢,一瓶墨水5元錢,付完這些錢之后還剩下多少錢呢?這樣非常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將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很好地激發(fā)出來,學生計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大大地提高,從而使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3.傳授技巧
在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其傳授一些計算技巧。比如,利用卡片、算法表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就像進行十幾乘十幾的計算時,只要學生記住“頭乘頭,尾加尾,尾乘尾”的口訣,就可以很快地算出來。同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相互的探討得出合適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4.合理的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教師在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中,主要是利用舉例的方式來對計算法則進行講解,而對于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則都是采用反復訓練方式來進行提高。因此,對于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模式,小學數學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應該對其進行積極的改進,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展自身的綜合能力,有效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還可以利用口算、筆算、估算相結合的方式,從多方面來對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有效的提高。比如,教師在進行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們互相出題進行計算,使學生的計算興趣得到更好的激發(fā),最終使計算教學的效果得到提高。
5.注重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
具有良好的計算習慣,能幫助學生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首先,完成每一道題都要認真細致,書寫必須工整,數字和符號在抄寫時不錯不漏,格式務必規(guī)范。其次,能口算的直接口算,不能口算的要打草稿進行筆算,將步驟一一羅列。最后,養(yǎng)成認真檢查的好習慣,及時驗算能大大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6.實踐教學活動
好奇心人人都有,小學生的好奇心尤其強烈,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將學生的這個特點充分地利用起來,多多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對小學生的計算熱情進行有效地激發(fā),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從而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比如,教師在進行比較數學大小的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數字來進行數字大小的比較,在比較之后還可以進一步思考這些數字怎樣才能相等,從而使學生的求知欲更加強烈,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提高。
7.活躍的教學情境
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和生活實例相結合,對教學情境進行更好的創(chuàng)設,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使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但是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往往覺得計算課枯燥、單調,整節(jié)課都是在機械地模仿計算過程。而教師也覺得計算就是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因此常常忽視了課堂的趣味性。
實際上,在我們的教材中,計算的例題都是通過生活中的具體情境提出的,這說明計算是我們生活、工作需要的,而不是為了計算而計算。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教師應從生活情境入手,提出計算的問題,并結合多種練習的形式,如小組競賽“爬樓梯”“ 開火車”等。
總之,計算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基礎,積極地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合理科學地制訂教學策略,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促使學生的發(fā)展更加全面。
參考文獻:
[1]胡 波.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探析[J].數學大世界(下旬刊),2016(3):25.
[2]楊在會.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探析[J].數學大世界(上旬刊),2016(4):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