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梅梅,余曉美
(滁州學院 數學與金融學院,安徽 滁州239000)
“實物演示法”在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教學中的應用
葛梅梅,余曉美
(滁州學院 數學與金融學院,安徽 滁州239000)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1],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比較復雜、抽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采用"實物演示法"進行教學,以典型的教學問題-盒子模型為例,最后將其推廣到抽簽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計.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實物演示法;盒子模型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是研究隨機現象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的一門學科,它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工農業(yè)生產等領域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門課程的特征具有豐富的背景、巧妙的思維和有趣的結論,學生可以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和掌握《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的知識.因此,在我國高等學校的絕大多數專業(yè)的教學中,《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均列為必修課程或限定選修課程,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更加要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學.
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發(fā)現,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幾個棘手的問題,首先,目前非數學專業(yè)的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教材中,普遍存在著“理論較多,理解困難”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學生興趣不足,不能學以致用.其次,《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通常在大二第一學期開設,課程內容在涉及到二重積分的二維隨機變量、期望、方差等部分時,要用到學生在大一時學習的高等數學知識,但此時大部分學生已經遺忘得差不多了,最后,學校有很多文科類,文科生在高中時是沒有學過排列組合的知識或對此只是略有了解,但是在講授排列組合內容(如古典概型、二項分布、全概率公式等)的知識時,需要學生具備基礎的排列組合的知識,尤其是文理兼收的班級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教學就顯得格外困難.這些問題導致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時出現畏難情緒,課堂學習的參與度低,這就要求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力圖將知識用最簡單直觀的方式講授出來,在這其中,“實物演示法”功不可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實物演示法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教師通過展示實物、教具和示范性的試驗來驗證某一事物和現象.演示所使用的工具可分為以下四大類:實物、標本、模型、圖片的演示;圖表、示意圖、地圖的演示;實驗演示;幻燈片、電影、錄像的演示.
在《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借助實物演示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運用多種感官去感知,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使得各種概念和定理不再枯燥無味,而是鮮活地呈現在學生眼前.
古典概型中,有一類模型是盒子模型,盒子模型即是涉及將球放入盒子的一類模型.學生對于這類模型的困惑在于,這個模型中既有盒子又有球,學生容易混淆這兩個對象,當盒子與球變動時,學生很難找到球放入盒子方法數計算的突破口.所以此時就要求教師必須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實物演示法”,將盒子模型的本質用最簡單直觀的方式講授出來.下面就來討論“實物演示法”在盒子模型中的具體應用.
3.1.1 盒子模型問題
有3個球、4個盒子,球與盒子都是可以區(qū)分的,每個球都等可能地被放到4個盒子中的每一個,試求:
(1)指定的3個盒子中各有一球的概率;(2)恰有3個盒子各有一球的概率.
課前讓學生每人準備4個一次性紙杯(當作盒子),3個小塑料球,接下來就是和同學們一起進行扔球游戲,題目中指出球與盒子都是可以區(qū)分的,讓學生用黑筆在紙杯上標上序號1、2、3、4,
(1)問中指定的3個盒子,向學生強調盒子是指定的,讓學生拿出3個紙杯放在書桌上,三個紙杯就已經確定好了,然后扔球,學生手中3個小塑料球,第一個紙杯有3種放法,第二個紙杯有2種放法,還剩一個小塑料球只能放到最后一個紙杯里(每個小塑料球都等可能地被放到4個盒子中的每一個),故所求概率為
(2)記“恰有3個盒子中各有一球”,與(1)問不同的是紙杯從“指定”變成“恰有”,恰有3個紙杯,紙杯沒有選出來,首先要從4個紙杯任選3個紙杯準備放球,共有C43種取法,選完紙杯之后,然后同學們又開始扔球游戲,學生手中有3個小塑料球,第一個紙杯有3種放法,第二個紙杯有2種放法,還剩一個小塑料球只能放到最后一個紙杯里(每個小塑料球都等可能地被放到4個紙杯中的每一個),故所求概率為
立即可以得到一般情況,如下
設有n個球,N個盒子,球與盒子都是可以區(qū)分的,每個球都等可能地被放到N個盒子中的每一個,試求:
(1)指定的n個盒子中各有一球的概率;
(2)恰有n個盒子各有一球的概率.
分析:由盒子模型問題一同理推得
(1)記p1=“指定的n個盒子中各有一球”,則有
(2)記p2=“恰有n個盒子各有一球”,則有
“實物演示法”也可推廣到抽簽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計,利用實物演示向學生講解知識.
3.3.1 抽簽模型
上課前準備10根簽,其中有7根白簽、3根紅簽,現在請十名學生隨機地一根一根抽簽,抽后不放回,誰抽得紅簽獎勵一個小禮物,同學們在底下嘀咕著是不是先抽抽得的紅簽概率大呢,接下來討論的問題是讓誰先抽才公平呢?
分析:問題轉化為第k(k=1,2,3…10)次抽得紅簽的概率是否相等.把簽標上編號,按抽簽次序把簽排成一排,直到10根簽都抽完,將每一個排列作為一個樣本點,總數為10根簽的全排列數10!,事件Ak=10“第k次抽得紅簽”相當于在第k位放紅簽,共有3種放法,每種放法又對應其余9根簽的9!種放法,故Ak包含的樣本點數為3×9!,因此所求概率為
本題的結果與k(k=1,2,3…10)無關,即不論是第幾次,抽得紅簽的概率都一樣,均為紅簽所占的比例數.可見,抽簽不論先后,中簽的機會都一樣!學生得知這個結論,不再爭先恐后地去抽簽,而是不慌不忙地去抽簽.
3.3.2 最大似然估計
在講授在參數的點估計中的最大似然估計一節(jié)時,學生往往學完之后,只會機械地按步驟求解,對于什么含義,大部分學生是模糊不清的.使用實物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最大似然,上課之前給學生每人發(fā)一個刮刮卡,學生刮開之前,問學生刮開之后是什么,學生會回答幾乎全是謝謝惠顧,這時候及時問學生為什么你們第一反應是謝謝惠顧而不是中獎呢,因為平時最可能刮到的就是謝謝惠顧,我們就認為謝謝惠顧出現的概率就是最大的,這就是最大似然估計在生活中最簡單的體現,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就用到了.這也讓學生對最大似然估計原理有直觀的印象,即是設一個隨機現象有幾種可能結果:A,B,C,…,若在一次試驗中結果A出現,則一般認為A出現的概率最大.簡言之,“在一次試驗中發(fā)生了的事件概率最大”,下面再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
一袋中裝有黑球和白球,其數目之比為1:9,但不知道是黑球多還是白球多.若以p表示從袋中任取一球為黑球的概率,則p可能是0.1,也可能是0.9.現從袋中有放回地取2只球,結果全是黑球,問p的估計值應取0.1還是0.9?
分析:以X表示從袋中任取一球為黑球的只數,即
則XB(1,p),即
由題設知,在對總體X進行的一次抽樣中,取到了樣本值(x1,x2)=(1,1),故該樣本值出現的概率為
記為L(p),其中p是未知參數,即
由此一來,學生一下子就會覺得最大似然估計不是那么高深的概念了.
這種讓學生親自體驗的實物演示教學方法,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內容.學以致用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學生從實物演示中親自獲得的知識,更容易在頭腦中留下印象,也更容易學以致用.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實物演示教學有效地和學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其次,合適的實物演示法可提高學生對概念的快速理解與應用.同時該課程本身的特點也是貼近實際應用,這樣一來,實物演示法更能發(fā)揮它的優(yōu)越性,通過實物讓學生感知知識,有效地降低了其枯燥性、抽象度.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不是要抽象化、數學化,而是要實物化、具體化.實物演示法就是運用多種感官去感知,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使得各種概念和定理不再枯燥無味,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馬陽明,朱方霞,陳佩樹.應用概率與數理統(tǒng)計[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3.
〔2〕王利超,呂丹,劉婷.“案例教學法”在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教學中的應用[J].統(tǒng)計教研,2009(1):42-43.
〔3〕茆詩松,程依明,濮曉龍.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秦玉芳,丁艷鳳,鄭曉琪.淺談情景教學法在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6(15):113-114.
〔5〕李曉彬.案例教學在《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中的應用及思考[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8(5).
O211.1
A
1673-260X(2017)09-0005-02
2017-06-17
滁州學院多元統(tǒng)計分析課程綜合改革項目(2016kcgg008);滁州學院統(tǒng)計學課程綜合改革項目(2016kcgg007);滁州學院科學研究項目-混合序列的強收斂性及在半參數回歸模型中的相合估計(2015GH35);滁州學院科學研究項目:時間序列長記憶性和波動聚集性研究——基于ARFIMA-GARCH模型研究(2014GH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