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慧芹
[摘要]翻轉課堂最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近年來風靡大江南北,各大高校對此模式進行了探索。本文從翻轉課堂的內涵,教師的角色定義和學生應負的責任三個方面探討了這一模式,最后探討了翻轉課堂在琴島學院大學英語寫作課程中的可行性,及其實施模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內涵;教師角色;學生責任;寫作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19-015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73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翻轉課堂這一概念起源于19世紀西點軍校一名老師獨特的教學法,其教學實踐起源于2007年美國林地公園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001),該校的老師喬納森·伯格曼和亞倫·薩姆斯為幫助缺課學生完成學習的任務,他們錄制課程要點,并上傳到網上,使學生課下完成知識的外化,而課堂上則通過完成作業(yè)、解決問題等方式完成知識的內化,這一做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翻轉課堂真正流行起來則是在2011年可汗學院的推行網絡公開課后,并成為各個學校教學改革的一大熱點。本文旨在探討這一形式在大學英語寫作課程中的應用,因為寫作本身需要學生自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輸入,然后才能輸出,這一理念和翻轉課堂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本人著手研究此課題,以期能夠指導以后的大學英語寫作課堂的實踐。
此主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入手:
一、翻轉課堂內涵
翻轉課堂也有人稱之為顛倒課堂,這一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從學習過程和學習本質兩方面來說。學習過程通常分為兩部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而學習的本質就是知識由外化到內化的一個過程。傳統課堂通常是老師課上講解傳授知識,而學生課后通過練習進行知識的鞏固,從而達到知識的內化。而翻轉課堂的主要學習過程則是學生在課下通過視頻學習完成知識的外化,而課堂上可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如小組討論,作業(yè),小組競爭,教師單獨輔導等形式完成知識的內化。但是并不是說只要學生課前進行了自習,課上進行了討論就是翻轉了。只有學生課前學習情況達到了傳統課堂中的效果,并在課堂中完成了此次知識的內化,不把任務留到課下,才能說明翻轉課堂實施成功。
二、翻轉課堂中教師角色的定義
翻轉課堂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由傳統課程中的講授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成者,老師從講臺上走下來,不再高高在上,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名同伴,與學生一起討論,真正實現了與學生地位的平等。有人認為翻轉課堂的成功意味著老師不再重要,也有人覺得老師課堂上不再講課說明老師責任相對減少。這些看法都是對翻轉課堂的一種誤解。美國林地公園高中的老師亞倫·薩姆斯說“翻轉課堂通過教師和學生角色的顛倒使得教師的責任更大了,這種課堂中需要的是有責任、有愛心、懂設計的專業(yè)教育者”。
翻轉課堂中的老師們不再是課堂的中心,他們從以前唱“獨角戲”的“主演”變成了統籌全局的“導演”。導演首先要向演員提供好的劇本,所以老師首先要向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然后在課堂中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教學特點來安排課堂,在學生需要自己的時候提供幫助,推動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正如薩爾曼·可汗所說;“越來越的學生來看可汗學院的教學視頻,然而卻沒有教師為此而擔憂,因為他們發(fā)現這給他們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
翻轉課堂在某種程度上對老師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更高的專業(yè)水平,能夠提供或制作高質量的微課視頻,有更好的親和力和執(zhí)行力度。
三、翻轉課堂中學生的責任
翻轉課堂中的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中心,知識的外化主要以課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師事先為學生準備好豐富的紙質資料和多媒體資源,學生閱讀材料觀看視頻,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知識的外化,這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責任,作為老師在翻轉課堂中要為學生準備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并預期學生會產生的問題,而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得以實現的首要條件是學生能夠有良好的自控力完成自己的責任,完成課后學習的任務,就像奧巴馬在中學開學演講中提到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發(fā)現你的才能并發(fā)展它,在教育的過程中老師有自己的責任,父母有自己的責任,而最關鍵的是學生要完成自己作為學生的責任,這點在翻轉課堂中尤為重要。無論多么優(yōu)秀的資源,多么優(yōu)秀的老師,只有當學生能夠履行自己的責任并完成課程知識的外化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在翻轉課堂這樣一個相對輕松自由,無拘束的環(huán)境中,加強學生時間管理意思,培養(yǎng)自我約束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變得至關重要。
四、翻轉課堂在琴島學院大學英語寫作課程中的應用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的大學英語寫作課是針對全院本科和文專一門應用型課程,作為一個三本院校,我們的學生英語基礎整體相對較差,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寫作授課有一定的難度,大多數人連基本的句型結構都不清楚,更不用說用英語進行創(chuàng)作。課堂上老師講解后,好多學生并不能當堂完成知識的外化,進而影響課后知識內化的過程,針對這一現象本人認為翻轉課堂這一新的授課模式可以改變這種狀況。因為寫作本身就是一個輸出的過程,輸出的前提是有足夠的輸入,既然課堂上的輸入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們便可以借鑒翻轉課堂這一新的授課模式。
因為現有的技術和資源的原因,可能提供視頻微課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我們今后的共同努力和完善。就現階段而言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紙質的閱讀材料或handout,這也是當年翻轉課堂概念起源的最初方法。老師在講解之前把資料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知識外化,然后設計相關練習和課堂活動,針對這一部分出現的問題老師給予引導和指點,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
但是鑒于我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課后學習主動性都相對差一些,而且我校本科學生課程比較多,所以很難要求他們在課外完成知識的外化,這樣我們便不能直接照搬翻轉課堂模式。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把課堂時間劃分為幾個小模塊,設定每個模塊的任務。(如表1)把知識的外化和內化都放在課堂中完成,只不過是外化不再是以老師講解為主,而是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
老師在課前準備好跟課題相關的各種材料。如講的是段落的結構及主題句和支撐句的組成這一部分時,教師就在第一個時間段讓學生閱讀相關資料,自行揣摩段落的構成。這一步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達到知識外化。接下來學生完成老師為此設計的任務,由小組同學合作完成,這段時間學生可以用來和學習伙伴討論自主學習時遇到的問題,或根據老師的任務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每一個小組在探討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所以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問題進行個性化指導,為每個小組解答疑惑,實施因材施教。根據老師的指導,每個小組有不同的收獲,先小組內部進行總結,然后進行鞏固練習,加深印象達到知識的內化。最后老師總結點撥。先由小組代表總結本次課程的收獲和解決的難點,再由老師針對各小組出現的問題將重點問題與知識集中講授,對整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引起學生的注意,并對課程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反饋。
小結
總之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現階段對我們的教學改革有著重大的影響,它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但我們在應用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別人的成功案例,我們應該針對我們三本院校的英語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如班級規(guī)模的限制,缺乏信息技術的支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