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韜
【摘要】分析近幾年微課比賽作品發(fā)現(xiàn):優(yōu)質微課不多,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例如選題設計不合理,內容呈現(xiàn)效果不理想,教學過程不清晰等。微課是以視頻形式為載體,記錄教師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因此怎樣把教學內容可視化,簡單、生動、高效地呈現(xiàn)給學生,這是微課首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多媒體課例、微課比賽評比經驗,從教學內容可視化角度談談微課設計策略與制作技術,望能拋磚引玉,激發(fā)大家思維,以制作出更好的微課作品。
【關鍵詞】微課;教學內容可視化;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208-02
近幾年組織了多次全國、省、市的微課比賽,大家在選題、設計與技術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作品分析發(fā)現(xiàn):優(yōu)質微課不多,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筆者作為信息技術教師,結合多年多媒體課例、微課比賽評比經驗,下面從教學內容可視化角度談談微課設計與制作,望能拋磚引玉,激發(fā)大家思維,以制作出更好的微課作品。
一、微課教學內容的認識與設計
微課從教與學角度來看就是微課堂,通過視頻形式來展現(xiàn)教學內容,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與互動。
1.文本。文字是微課用得最多的內容之一,文字表達的信息給人充分的想象空間,它主要用于對知識的描述性表示。設計時屏幕上的文字要像課堂上的板書一樣做到言簡意賅,準確表達教學信息,切忌滿屏都是文字。布局方面可從文字大小、色彩、位置等去考慮,讓文字成為屏幕焦點。當屏幕信息較多時要注意停留時間稍長一點,讓閱讀速度慢的同學也能看完與反應。
2.圖形、圖像。圖形、圖像是微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它決定一個微課視覺效果的關鍵因素。圖形、圖像可以通過Photoshop等軟件繪制,也可以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掃描儀掃描,還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因此大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找到適合教學內容的圖形、圖像。在設計時要注意圖形、圖像的大小、顏色與布局,力求設計出視覺中心明顯,觀看悅目的畫面。
3.聲音。聲音也是微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能直接、清晰地表達意義,引起使用者的注意。聲音分講解語音、背景音樂與效果音。老師講解語音可通過麥克風、攝像機等錄制,要求清晰、語速適中,你要當成有學生在場聽課,切忌時快時慢;在閱讀部分適當加點背景音樂能讓學生放松與共鳴,合理運用效果音能讓學生注意力更集中,特別在重點知識的表達上,提高信息傳遞效果。
4.動畫。動畫可以使我們要表現(xiàn)的內容更加生動。動畫的制作較為復雜,可用flash、3Dmax等專用動畫制作工具,現(xiàn)在也有不少學科專用軟件,把操作過程錄制下來也是不錯的教學動畫,例如數(shù)學、物理中的幾何畫板,物理、化學中的實驗仿真軟件。另外大家不要忽略Powerpoint動畫,它是技術簡單有效的工具之一。
5.視頻。視頻影像具有時序性與豐富的信息內涵,能有聲有色地傳遞信息,在微課中也充當著重要的角色。高質量的視頻制作也很復雜,例如歷史視頻,我們無法現(xiàn)場還原制作,大家可以從相關配套的視頻資料中查找,也可以從網上搜索下載。教學中情景引入或生活應用視頻,大家可以借助數(shù)碼相機或DV機現(xiàn)場拍攝,這些片段能令你的微課更接地氣,引起學生注意。
二、微課教學可視化設計策略
微課也是一種多媒體作品,因此要制作好的微課就必須合理使用相關類型的媒體信息。但在具體選題設計時,很多老師規(guī)劃不夠科學,教學素材類型單一,突破重難點的媒體信息少。下面我們結合多媒體教學理論談談教學內容可視化設計策略。
首先要根據微課主題查找或設計出媒體類型多樣化的教學內容。當你選定好微課主題時,可通過配套光盤、網絡等途徑查找到盡可能豐富的媒體素材,包括相關知識的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與視頻信息,特別要找到適合教學內容特點的媒體類型,例如概念用文字類型來表達,過程用圖形、圖像類型,原理用動畫或視頻類型等,如果無法搜索到就要自行設計,有時一個好的教學媒體就能大幅提高微課質量。
其次要合理規(guī)劃好教學內容媒體信息可視化呈現(xiàn)方式。根據搜集到的教學內容撰寫微教學設計,并制作出教學課件。通過課件調用各個教學內容媒體信息,當發(fā)現(xiàn)其中某類型的媒體信息過多時,可轉化成其他類型的媒體信息。
三、幾種典型微課的設計制作
為便于研究,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筆者把微課簡單分為講授型、學習型與實踐型。下面結合教學方法與流程談談這三類微課的設計制作。
1.講授型。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窘虒W流程有引入、新課、總結與課外練習等。引入要生動、有趣,可用圖像、動畫、視頻等媒體信息;新課是微課的重點內容,希望能通過豐富的圖、文信息,生動的動畫或視頻,清晰的講解完成。文科知識可設計成概念圖、表格、框圖等易于理清思維的界面,理科知識可設計成動畫、軟件等易于理解過程的活動;總結歸納也可以用概念圖、表格與框圖等形式設計,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歸納與記憶。
2.學習型。學習型微課主要包括習題課、復習課與專題課等,核心是習題講解。設計時有不少老師只是呈現(xiàn)題目與答案,或者邊顯示邊講解一下,這樣做效果是比較差的,學生可能無法明白題目意思,步驟不清晰,解題過程不完整,那怎樣設計才好呢?對于解一道題,大家都很清楚,包括審題、分析與結果書寫等步驟。設計時也要注重這些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易錯部分更要“引經據典”,像講授型微課一樣可通過概念圖、框圖、動畫、軟件等形式呈現(xiàn)。
3.實踐型。實踐型微課主要指體育、美術、電腦、通用技術、物理化學實驗等學科知識,實踐過程往往要求操作步驟清晰,動手性強的特點,因此這類微課設計的重點就是操作步驟與過程的精心設計。例如電腦課的軟件操作步驟就可直接錄屏呈現(xiàn);體育課的動作分解可用數(shù)碼相機或攝像機拍攝示范學生呈現(xiàn)。
總之,微課的設計一定要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能讓學生跟上老師教學思路,順利完成學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