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芳
【關鍵詞】 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意義;
類型;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6—0067—01
一、幼兒園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的意義
1. 有利于幫助家長理解保教結合的涵義。保教結合對應的家庭教育要求就是養(yǎng)育與教育結合,要求家長既要悉心照顧孩子,還要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F(xiàn)代家庭普遍存在家長對孩子的過度照顧、束縛孩子動手操作等的問題。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看到孩子入園后,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助于家長減少教養(yǎng)分離,養(yǎng)育多教育少的傾向。
2. 有利于向家長宣傳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觀。通過家長開放日可以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家長了解到科學的幼兒教育要尊重幼兒的發(fā)展特點,采取適合幼兒接受的內容和游戲的方法,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3. 有利于增進家長對教師工作的了解。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了解幼教工作,感受到教師工作的辛苦,理解教師的工作。
二、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的組織形式
1. 半日生活型。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后,對幼兒在園的生活、學習游戲和鍛煉等情況都比較關注,很想了解孩子在幼兒園是怎樣度過的。為此教師平日要注重幼兒的常規(guī)培養(yǎng),使家長看到幼兒入園后養(yǎng)成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
2. 能力展示型。教師可以把幼兒在園學習到的兒歌、繪畫、手工游戲、運動項目等技能按照人人有展示機會的原則向家長有序展示。
3. 游藝制作型。在室外,可以組織親子運動會,親子游藝會。在室內,可以讓孩子選擇活動區(qū),邀請家長一起從事搭建、手工、閱讀等區(qū)域活動,也可以統(tǒng)一組織親子繪畫、親自制作、親子表演、親子游戲等活動。
4. 組織親子活動。如摘蘋果、摘草莓,讓家長和幼兒走進田野觀察大自然,了解植物的生長,體驗豐收的樂趣。
5. 慶祝節(jié)日型。如,幼兒園開展大型的游藝活動,每個班參與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全園幼兒參與所有游戲,這樣的家長開放日場面較大、氣氛熱烈。
6. 教學展示型。教師可以在家長開放日向家長展示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展現(xiàn)教師的教育風采。
7. 教研觀摩性型。教師可以嘗試設計教研觀摩開放活動,先讓家長參觀教師對幼兒的教學活動,再讓家長參觀教研組所有教師對此次活動開展的研討過程,最后請家長談一談自己對教學和教研活動的感受和建議。
三、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存在的問題
1. 流于形式,實無參與。家長開放日活動成為一種擺設,家長并沒有積極主動參與其中,班級開放往往由老師唱主角,家長處于被動和服從的地位,忽視了引導家長與教師共同觀察、了解和研究幼兒。
2. 表現(xiàn)熱鬧、遠離宗旨。家長對活動的目標、內容、形式不清楚,活動時只看到表面現(xiàn)象,不能配合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參與幼兒活動,更談不上對幼兒園整體教育的了解。
3. 集體活動無針對性。家長開放日活動只是家長的一項集體活動,沒有考慮到家長的個體需要,開放時間固定,全班統(tǒng)一、活動室擁擠,若家長當天有事,只能放棄活動,缺乏一對一的交流。
4. 教師埋怨,難以管理。家長開放日活動成為一種展示活動,沒能顧及到教師監(jiān)控、管理家長和幼兒的難處,平時能夠正常解決的問題變得難以解決。
三、有效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的措施
1. 提高認識。幼兒教師要全面深刻地認識到家長開放日活動的性質和作用:家長開放日應成為家長直接參與,教師主動引導的雙邊活動,同時也是保教人員素質提高的手段,家長開放日應成為指導家長教育行為的良好途徑。
2. 擴大開放。要從家長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確定開放日,并增加開放活動的頻率,方便家長參與,提高活動實效性。
3. 全盤布局。幼兒教師要考慮幼兒年齡特點、全面規(guī)劃、系統(tǒng)安排家長開放日活動。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系統(tǒng)安排幼兒在園三年中的家長開放日活動。
4. 了解家長。幼兒教師應了解家長的教育觀念、職業(yè)專長、興趣愛好、學習類型、聽取家長意見,有的放矢地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
5. 引導家長。對家長進行具體的指導幫助,使家長明確開放日活動的目的、內容和方法,指導家長具體觀察孩子的哪些方面,讓家長在與幼兒的互動中更好地了解幼兒園,認識班級教育活動,從而發(fā)現(xiàn)和調整自己的教育誤區(qū),配合教師進行教育活動。
6. 鼓勵參與。要以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鼓勵吸引,組織安排家長參與開放日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助手、觀察員、監(jiān)督員幫助教師組織活動,發(fā)揮家長資源優(yōu)勢。
7. 適時評估。要鼓勵家長對開放日活動進行評價,并對家長的建議及時反饋,從而有利于家長支持幼兒園工作,促進家園交流與合作。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