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吉旦木·阿布力孜
摘要:由于初中物理教學內容較為復雜與抽象,在長期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難以對所學知識有透徹的理解,也對學習物理逐漸產(chǎn)生了厭煩、抵觸等情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想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教師應充分重視起物理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進而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實效性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方法;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181-01
前言:對于初中物理學習來講,學生不僅需要具有較強的思維和計算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習難度。但是物理知識的學習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創(chuàng)新物理教學模式與方法,增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也逐漸成為了廣大物理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
1.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1.1 自主式教學模式。針對物理教學特點來看,如果一味的采用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滿足不同階段的實際需要,也會使學生對物理學習喪失學習興趣和動機。對此,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應全面了解和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與個性特點。學生作為物理教學的主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有在對學生知識基礎和個性特點有充分了解后,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準確的把握教學的側重點,進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開展物理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結合物理教學內容特點和實際難度,積極的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中,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動機,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
再者,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該一味的讓學生完成自己布置的學習任務,應適當?shù)慕o予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與探究的空間和時間,培養(yǎng)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進而使的自主教學模式得到不斷更新與完善。
1.2 探究式教學模式。結合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來看,在創(chuàng)新物理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過程中,應加強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首先,應加強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探究式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探究精神,進而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探究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如果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沒有絲毫興趣,或是缺乏相應的探究精神,那么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都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其次,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探究。相比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來講,初中物理教學內容更為抽象、復雜,學生要想對課堂教學內容有準確、透徹的理解,就必須要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因此,在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開展物理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積極的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探究。再者,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探究式教學方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積極的將探究式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方案制定、完善和實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確保探究式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2.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2.1 創(chuàng)新課外教學活動。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不能夠僅僅是限制于短暫的課堂教學,在課下也要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這樣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此來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升。但是教師在進行課外活動的開展中,必須要充分保證其活動內容豐富新穎,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小游戲,讓學生想辦法將雞蛋從3樓扔下,并且不會破碎。這樣學生將會去不斷思考怎樣去緩解雞蛋降落的沖擊力,并且學生自身會不斷試驗以及思考,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考能力。并且學生也會對物理知識有一個更好更深刻的理解,從而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充分運用課下的活動教學,以此來促進學生物理素質的提升。
2.2 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中,要能夠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則,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分組能夠保證各個小組的成員在興趣以及學習水平學習目標上相近以及相互互補,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針對各個小組的情況制定針對性教學措施,以此來滿足各個小組成員學習的需要。最后就是教師在進行分組教學中,要做好引導的作用,對各個層次的學生設置相關目標,以此來做好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以及進步。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都負責,能夠給予每一個學生關懷,使其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
2.3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具有較高的邏輯性,這樣導致學生學習起來存在較大的難度,若是教師教學方式較為枯燥,那么學生的興趣無法得到激發(fā),最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語: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講,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廣大物理教師應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認知差異與特點,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創(chuàng)新出自主式、探究式等新穎、科學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進而使整個教學過程中充滿趣味性,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能夠更加輕松、靈活的掌握相應物理知識,促進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盧偉.巧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構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4,(21).
[2] 席森才.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科學導報,2015,(18).
[3] 劉佳.淺議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J].關愛明天,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