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萱++郭艷紅
摘要:在素質教育時代下,小學教育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心理素質等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時期,而德育教育又是小學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課程,因此加強德育教育活動越來越受到大眾廣泛的關注。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階段中德育教育面對的一些現(xiàn)狀問題,通過分析進一步提出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建議和措施,旨在完善教育體系,增強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水平。
關鍵詞:德育教育 小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8
在小學教育體系中,良好的德育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教育是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學習習慣、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最佳時刻,也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時期的德育教育是教育體系中最基礎、最根本的學習課程?,F(xiàn)如今,社會生活正發(fā)生復雜的變化,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如何加強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成為目前教育體系中最主要的問題。
1、 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有了顯著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自身的教學方法有效地發(fā)揮了教學實踐的自身能力。但是,在復雜的社會教育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小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影響著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
1.1德育教育活動缺乏針對性
在小學教育體系中,只有有價值的德育教育活動才能促進教育的發(fā)展,使學生真正地學到知識,提高學習技能。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小學階段的教育存在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教學內容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生活美好的一方面,很少有涉及社會生活中消極的一面。雖然說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不斷學習新鮮事物的時刻,授予學生美好事物的相關知識,能夠使學生對生活充滿熱情,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實際生活的現(xiàn)象?,F(xiàn)實生活中往往會存在一些不道德的現(xiàn)象,學校在教學中過多地注重正面因素的影響而偏離社會現(xiàn)實,使學校和社會的發(fā)展形成一定的對立面,同時這種單一方面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極易地脫離現(xiàn)實生活中殘酷的一面,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魄力,這對學生的成長是不利的。德育教育的主體即是以實際生活進行授課,不符合實際的教育方式偏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針對性,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教學效果。
1.2德育教育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
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工作,只有從根本上重視教育工作,才能充分發(fā)揮教育體系的作用。在德育教育的發(fā)展歷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該活動的作用,需結合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方能實現(xiàn)。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仍沒有從根本上重視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這主要是由于在應試教育的條件下,學校和家庭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生文化知識課的學習上,而忽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這種教育方式的培養(yǎng)下,雖然許多學生在文化課上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但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卻不高,道德品德上的知識極度匱乏。實際生活中,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及其重要,而德育教育卻是有效提高公民素質的主要途徑。缺乏對德育教育活動的重視,并不利于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
1.3小學德育教師專業(yè)性不足
在小學德育教育活動中,教師這一角色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上擔負著引導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起著絕對支配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德育教育上的專業(yè)程度和理解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率。在實際的小學德育教學中,課程的專業(yè)師資力量薄弱,甚至在部分學校中,德育教師是由語文教師或者數(shù)學教師等其他課程教師擔任的,教師對德育知識、專業(yè)技能的缺乏導致了不理想的教學成果。另外,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的教育教學,它需要結合課堂上的教學和課外的學習,但是教師對這一方面的認知程度不足,往往局限于課堂上的授課,而忽視了學生課外活動的培養(yǎng),沒有將學生的德育教育發(fā)展到實際生活中去,這種情況也導致學生對德育教育認識不夠,不能達到教學的良好效果。
2、 小學德育教育的改進措施
通過分析與探討,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仍然受到各方面的因素與影響,這些問題阻礙了社會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因此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改善顯得刻不容緩。
2.1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
在素質教育時代下,任何教育的題材都是源于生活的,尤其是小學的德育教育課程,只有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德育活動的重大作用。德育教育不僅要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更需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另外,德育教育的內容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盡量滿足實際社會的需求,將學校與社會融為一體,注重德育教學的方法,挖掘社會現(xiàn)象的德育內涵,把握好知識教學與德育教學的結合,使其在教育領域中并駕前行,加速發(fā)展。
2.2提高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
由于小學德育教育是一項基礎性的課程教學,對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社會、學習、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來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首先,社會、學校、家庭都應加強對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理解德育活動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不斷學習的時期,對于任何事物都有好奇模仿的能力,因此教師、家長都應做到一言一行,這體現(xiàn)在教師、家長的品行修養(yǎng)在無形當中都會成為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另外,對于德育教育的專業(yè)性教學,教師應加強個人修養(yǎng),提高個人綜合教學水平,促進教學進一步發(fā)展。
2.3注重學生課外的德育教學
目前的教育體系中,任何教學活動都包括課內、課外兩方面的學習。在課堂上,學生接受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更多的德育教學修養(yǎng)應通過課外訓練來培養(yǎng)。因此,在學校教育制度下,教師應注重開展學生課外活動中的德育教育活動,如在校園中進行文化娛樂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明白德育教學內容,進而學會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活動,強化學習內容。同時,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也應參與其中,發(fā)揮其引導作用,通過師生課外活動,加強課程學習,促進教學發(fā)展。
結束語:
小學德育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一項基礎活動,其對于社會建設的發(fā)展和學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教育體制應理性對待德育教育活動中的不足,并采取相對應措施的進行改善,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為社會發(fā)展培育出新一代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亮.對小學教育中加強德育教育的思考[J].學周刊,2015,09:110.
[2]李春來.德育在小學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11.
作者信息:
第一作者:于金萱,(1988- ), 女,吉林吉林人,漢族,東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吉林省永吉縣口前鎮(zhèn)第一小學校辦主任老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研究。
第二作者:郭艷紅(1968),女,吉林省永吉縣人,漢族,畢業(yè)于吉林省教育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