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勇
中國分類號:G633.96
課程改革時至今日已然十余年頭,曾幾何時,有的老師借著改革的旗號,將體育教學改得“面目全非”,走上所謂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放羊式教學”的誤途中,把體育最基本的,值得發(fā)揚的教學常規(guī)丟在一邊。作為教學改革,我們不能忽視體育課堂常規(guī),而是應該進一步加強。
一、重視課前常規(guī),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
體育課區(qū)別于一般的課程是因為它以實踐課為主,以身體的運動練習為主的課程。充分的課前準備,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
1、著裝的準備
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上體育課的服裝應以輕便、舒展、不束縛身體和不妨礙運動為好。在體育課上,自己衣兜里不要放尖硬的東西及其它金屬物,以免傷害自己身體。實踐表明,學生衣物的準備,是需要反復提醒和嚴格要求才能逐步做到的,老師應要以身作責并采取多種手段幫助學生達到要求。如:讓他們記住每周上體育課的時間規(guī)律,建立習慣意識,提前做好準備。同時,還要加強課前檢查和督促,一旦發(fā)現個別學生準備不足,應及時提出新的要求。
2、場地器材的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課前若不畫好場地和把器材放在需要的位置上,勢必會中斷課的進行,貽誤時間,破壞教學節(jié)奏,削弱教學效果。為此,應建立在體育委員帶領下的小組“輪流值日制”。如:設男女(特別是高年級)體育委員,應做到帶領值日生協(xié)助老師準備場地。同時,還要教育學生積極保護已畫好的場地和放好的器材。
只有充分做好了這一系列的準備,體育課才能夠得以順利地進行,保證在時間上與課的連續(xù)性上得以保障。
二、加強課中常規(guī),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1、注重上下課的儀式
體育課的課堂主要在室外,不能因為它區(qū)別于室內課而忽略了課堂的禮儀。整隊集合,師生問好,交待好一節(jié)課的任務或者設置學習的情境是開課的基本要求。通過簡短的儀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明確課的任務和要求,創(chuàng)造一種活潑、和諧的上課氣氛。這里老師的儀表神態(tài),著裝和在學生面前的舉止、風度等神色風貌,都會給學生以極大的影響。因此,老師上課時應以充沛的精力,飽滿的情結感染學生。當學習結束,互相致意說再見也是體育課必不可少的,顯示了一節(jié)課最后的完結。
2、培養(yǎng)良好的信號與手勢習慣
作為體育老師,良好的手勢與信號習慣的養(yǎng)成有利于規(guī)范課堂教學,輕松靈活駕馭課堂。例如:利用長、短不同的口哨音,各種特定的手勢動作來表示集合、練習、分組、不同隊形的調動等易于學生直觀觀察并及時完成的動作。長期的培養(yǎng),便有助于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并順利進行。當然,教師對各種信號的規(guī)定和運用,要從年齡特點和需要出發(fā),以便獲得最佳的課堂效果。
3、形成良好的課堂組織教學
一堂體育課,沒有良好的課堂組織教學,那將是一盤散沙,老師也無法去駕馭課堂,這也是老師控制課堂,保證正常教學的必要措施。例如:教學中應形成相對固定的學習小組,指定一名組長帶好頭練習,負責好紀律。培養(yǎng)小組合作,相互學習練習的習慣;教學中應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遵守紀律的習慣,行動要聽指揮,集體練習中聽老師的指揮,手勢和口令,分組練習聽組長的安排。另外對于一些課堂上的細節(jié),老師也應注意提示和培養(yǎng),如出入隊列的要求,領、放器材的秩序要求等等。只有形成老師自己的一套習慣,組織好課堂,才能保證上好一堂體育課。
三、做好課后常規(guī),是一節(jié)體育課的延伸
1、器材的整理和回送
如果課后還有課使用相同的器材,教師應指示值日小組協(xié)助下一班將場地器材整理好,以減少下節(jié)課的準備時間。若是不同的教學班級、教學內容或者是最后一節(jié)課,就應把器材送回器材室。
2、課后對學生健康的要求
有時由于課的運動量較大或氣溫較高,下課后有些學生要急不可耐地解決口渴、降溫、補充營養(yǎng)等問題。為此,教師要進行運動衛(wèi)生常識教育,并提出課后“三不許”要求。即:不許大量喝水,尤其不能喝生水;不用冷水澆頭,沖身,或在電扇下猛吹;不許立刻大量吃食物。
總之說來,無論什么時候,一堂體育課,必須注重加強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訓練,培養(yǎng)老師良好的教學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保證良好的體育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于素梅;;“集合整隊”——體育課上不可忽視的課堂常規(guī)[J];體育教學;2011年06期
2.鐘桂興;;如何抓好課堂常規(guī)[J];體育師友;1989年03期 3.陳賽紅;;體育教學應加強課堂常規(guī)建設[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1期 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