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摘要:《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和今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語文教學大綱》也要求:“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語文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語文 學習 激發(fā)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和今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p>
《語文教學大綱》也要求:“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p>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產生疲倦,沒有歡心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全國特級教師魏書生在一篇文章中談到:“學生學語文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語文成績就越好。所以應該激發(fā)興趣,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會全身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進行自主學習,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上語文課呢?
一、注重情感溝通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如果學生對你有好感,他們對這個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也會跟著有興趣,甚至想取得好成績,讓你重視他,表揚他。
梁啟超說過:“用情感人,好像磁力吸鐵一般,有多大份量磁便引多大份量鐵,絲毫容不得躲閃,所以情感這東西是人類一切動作的原動力?!?/p>
《學記》里說“親其師,而信其道”。融洽的師生情感,可以促使師生間縮短空間、心理距離,產生友好、親近、共鳴、信賴的效應。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有利于教學過程的開展和教學效果的提高。師生間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追求教學藝術
“語文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我國古人強調教必有趣,以趣促學。從現代心理角度來看,當學生對某門學科產生學習興趣時,他就會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于漪老師說:“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認真鉆研教材,設計教法,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把和教學內容有關的笑話、故事、佳聯(lián)、格言、警句、成語、典故、詩詞等等引入課堂,把抽象的概念、深奧的道理拓展為生動活潑的奇聞趣事,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塑造形象,創(chuàng)設氛圍,讓學生每上一節(jié)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體驗。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撥動學生心弦的教學藝術不但讓學生感到課堂新奇有趣,而且讓知識易于理解,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也隨即被激發(fā)出來了。
三、以學生為主體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薄霸诮虒W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p>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他們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 加拿大課程專家大衛(wèi)·史密斯說:“教師所關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謂的灌輸條理分明的知識,而是保護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的環(huán)境條件?!?/p>
嘗試教學理論認為:知識主要是靠學生親自嘗試、探究獲取的。葉圣陶先生曾說:“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讓他們自己學,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痹诮虒W中,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尊重和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能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實踐等活動去獲取知識,并能運用自己已有知識與技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并讓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中體驗成功、感受快樂,從而使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盎然、欲罷不能。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條快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痹谛抡n改的背景下,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至關重要,學生只有具備強烈持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才能對以后課程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
2.【蘇】蘇霍姆利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3.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
4.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王文彥,蔡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5. 《中學教育學》,沈曉良主編,廣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教育學基礎》,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lián)合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
7.《語文教育心理學》
8.《中學語文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