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保友
摘要:微博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網絡交流平臺,是自由表達博主生活狀態(tài)和思想感情的微型日志體。微博的引入有利于豐富作文訓練方法、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通過引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提高學生的網絡表達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
關鍵詞:微博 作文訓練方法 拓寬知識視野 培養(yǎng)自律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34
微博是一種新興的網絡交流平臺,是自由表達博主生活狀態(tài)和思想感情的微型日志體。作為一種省時、高速、互動性極強的表達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愛。博客還是一種互動的語言。作為一個娛樂方式,博客比電視、電子游戲健康得多。因為博客本質上是一種思想交流,你必須聽別人講,同時表達自己。由此可見,學生這一新的表達情感訴求的途徑應該引起語文老師的關注。
“微博式”教學設想來源于對魏書生老師教學組織策略的思考,讓班里每個同學準備一個“微博本”,每人每天沒有必須完成的數(shù)量,但絕對要求真情實感,或是被觸發(fā)的思考,或是偶然得來的哲理句子,也可以是身邊的趣事,由每個小組的同學把自己的博客本放在讀書角,供老師和同學傳閱,博客本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閱讀者擁有批注權和點評權,可以在文章的末尾或者空白處表達讀后感。由于不固定話題,不限制字數(shù),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能堅持下來。那么,為什么學生對寫作文頭疼,卻愛寫博文呢?因為這是他們有感而發(fā)的,這對他們寫作的過程有一個驅動力,這是他們思考、表達的途徑,那里所表現(xiàn)的都是貼近他們生活的真實事件和真實感情,同時,由于微博的開放性,他們的好想法能夠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在交流過程中他們又會迸發(fā)出新的想法,由此可見,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應該主動吸收這種深受學生喜愛的表達方式,把這一新媒體運用到教學中,從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豐富語文教學的內涵。
一、借微博平臺豐富學生作文訓練的方法
讀很多的博客,我很明顯的一個感覺是,雖然有許多精彩文章,但大部份網友,語文能力不足。特別是一些回貼,大部份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只是表達一下情緒,對博主說一聲支持或反對而已。諸如“頂”、“好”、“反對”、“搶沙發(fā)”這類詞特別多,完整的句子都很少。有人說這是博客的固有特點。我看未必??纯疵业囊恍┎┛?,長篇討論就很多。我們的博客的風格,反映了我們的網友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的缺乏。也說明我們的語文教學不教學生如何思想、如何表達思想、如何辯論。博客熱反映了年輕一代這方面的饑渴。語文教學應該在滿足這種饑渴的基礎上,提高學生思維、寫作、辯論的能力。所以,微博并不能取代作文教學的訓練,刷博高手也不一定就能寫出好的作文,因為微博想到什么就寫什么,而作文卻需要規(guī)范的語言、嚴謹?shù)倪壿嫼途珶挼膬热?,就算是日記,學生雖然可以在用語上隨意一些,但在結構上仍需要將大段語言有邏輯地組合起來,長期刷博的學生,也許會在靈光閃現(xiàn)的時候寫出經典的百字語錄,卻未必能寫好課堂作文。
二、借微博平臺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早已成為過去式,我們生活在各種信息包圍的環(huán)境中,就筆者所在學校的調查所知,學生基本都能用手機上網,他們主要是關注熱點新聞、名人動態(tài)、網絡文學、聯(lián)系朋友、刷微博等,這就為豐富學生信息獲取渠道、擴大知識視野創(chuàng)造了條件,比如加強與科任教師、其他學生的聯(lián)系和溝通。由此可見,微博搭起了語文課外學習和課內學習的橋梁,連通了語文和生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想象馳騁、思考活躍、情意豐富。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既文章。因為微博的即時性、跟隨性強,適合發(fā)簡短信息,既節(jié)省時間,又便于更新知識結構,一些大的突發(fā)事件或引起全球關注的大事,其實時性、現(xiàn)場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過所有媒體,學生可以即時快捷地了解到新的語文資訊和知識信息。語文是來自于對生活的點滴感悟,在實際使用中,學生可以根據(jù)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隨時更新內容,消息被轉發(fā)甚至能在一定范圍內引發(fā)大家的話題討論,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語文知識架構。同時,學生也可在微博上通過教學視頻等教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梢?,微博作為一種學習工具,對于拓寬知識面以及了解信息的作用非常大,其優(yōu)勢在于信息更新快、信息量大,隨手記錄所學所思,利于日后整理歸納,便于與更多有相同學習需要和興趣的人交流討論,有助于深化對問題的認識,還便于獲得專業(yè)資訊和其他學科領域的信息。
三、借微博平臺培養(yǎng)學生自律意識,提高學生網絡表達素養(yǎng)
微博作為一個自媒體,所受約束較小,表達相對自由,因而傳播內容難免龍混雜。微博信息龐雜,反應快速,正符合中學生求新求奇的心理特點,而且微博寫作不僅字數(shù)要求明顯降低,內容自由度也大,能夠喚醒學生寫作的主動性,但學生使用微博時顯得過于隨意、盲從,對如何理性表達缺乏足夠認識。學生使用微博更多的是出于自娛自樂、追趕潮流的心態(tài),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之中,因而人云亦云,隨意猜測,夸大的表達十分普遍。中職學生處于學習和就業(yè)的過渡地帶,就語文教學的情感目標來說,語文老師有義務也有責任對學生自律意識和理性表達能力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在微博表達時要負責任地發(fā)表觀點,強化寫作者的公民身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行使自由表達的同時,恪守公民的表達責任和義務,這對于養(yǎng)成合法、合理、合乎習俗的表達素養(yǎng)有著現(xiàn)實意義,不僅關乎作文,更關乎做人。
總之,把微博引入語文教學,有助于拓寬語文的知識范圍,給學生提供更廣泛的閱讀空間,有助于豐富作文教學的訓練方法,讓學生用熟悉、互動的方式提高作文水平,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鑒別及自律意識,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崔秀美. 微博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 (12) 140-142
2、 陳玲萍. 微博萌生作文教學之靈感. [J] 科教文匯 2012(5)82-83
3、 劉靜靜. 微博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J] 中小學電教 2010(9)4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