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剛
【摘要】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多種能力和養(yǎng)成一定思想觀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xiàn)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fā)展,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 ; 課堂教學 ;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148-01
教育是學校教學的主要基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每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對于如何走進新課程,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已成為我們廣大教師議論和探索的焦點,也是我們每位新課程教師所面臨的嚴峻課題。
一、教學目標的構建
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是優(yōu)秀而且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濃濃的人文氣息,可以講解的內容很多。但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明確本篇文章、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那種興之所至的即興發(fā)揮極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教師應該遵循語文學科的內在規(guī)律,從《語文課程標準》這一總要求出發(fā),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明確課堂教學重點。另外還要有一定的層次。即根據(jù)學生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動機意志等的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實踐中,如能按照“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時間和認知發(fā)展水平大體相當?shù)膶W生進行歸類分層,并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xié)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語文教學,決不能搞“一刀切”,讓全體學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二、教學內容的構建
1.課程內容導入要具有趣味性。一堂新課首先要有趣味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要對導入新課給予充分的重視。趣味性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xiàn),教師可以通過一則吸引人的故事,也可以利用一個有懸念的問題導入新課,或者采取具有較強的視聽效果的內容導入。例如在學習必修二第一單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唱)一首鳳凰傳奇所唱的歌曲《荷塘月色》,再將音樂與課文結合講述。
2.教學內容和問題設計要圍繞主線展開,主次分明。新課改實施以后,眾多語文教師開始多元化的教學。但是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語文課堂的隨意性,學生抓不到重點,不能準確快速吸取有用的知識。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就更應該重視教學內容的主線設定,講求課堂講述的主次分明。語文教材都是一篇篇文章組合起來的,只要是文章,它就有線索,有的是以時間為線索,有的以感情為線索,有的以人物的命運為主線,有的則以文章的主旨為線索等等。例如,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祝?!?,是魯迅以倒敘手法所寫的短篇小說,可以將祥林嫂的死看作是全文的主線,圍繞這條主線,教師可以層層設問,讓學生在閱讀祥林嫂悲劇命運的時候,認識到舊社會的罪惡,同時也學習了作者的敘述手法。在圍繞主線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為學生設定重點學習的內容,做到主次分明,不能只是含混的記住了一篇文章而沒有任何收獲。
3.重視教學中廣度與深度的拓展。語文學科博大精深,生活處處是語文。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對語文教學的廣度與深度的拓展。所謂語文學科教學的廣度,主要指的是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時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之感受到語文學科的豐富多彩。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與教材內容相近的文本或者知識,引導學生學會知識的串聯(lián),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所謂語文學科教學的深度,主要指的是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念等,從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人文情懷。總之,在語文教學課堂中重視廣度與深度的拓展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課本內容的時候能夠進入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提高他們主動探究語文文化的興趣,從中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價值體系。
三、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構建
構建輕松活躍的語文課堂,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親和力,風趣而親切的課堂語言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情。在此基礎之上,為提高課堂效率,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必要的教學手段,在此筆者建議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其中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分飾角色。在學習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一課《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教師可以將課文變成話劇,讓學生分別飾演林黛玉、賈母、王熙鳳、賈寶玉等不同的角色。學生在表演和觀看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對小說人物性格的理解詮釋出來。教師和同學還可以對表演進行點評,互相討論。這既加強了互動,活躍了課堂氛圍,也在討論中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互動的時候,教師要盡量照顧到所有同學,讓大家都能參與學習討論,而不應該僅僅是少數(shù)的“優(yōu)等生”。
四、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全程有效參入
有專家指出:“考查語文教學效率的標準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70%以上的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真正有效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占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見解?!蔽覀兘處熢谡n堂教學中,應該如何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程有效參入呢?首先,在課堂教學中要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堅持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認清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的階段特征,把學什么、怎么學的話語權交給學生,學生可以參與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質疑解惑、與他人合作和教學評價等教學的全過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不應該是以往的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要增強學生課堂主人翁意識,啟迪學生智慧,發(fā)展學生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第三,教師要讓自己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合理有效的控制課堂教學,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話題,平等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尊重每一個學生恰當巧妙的把新舊知識、課內外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呈現(xiàn)給學生,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思考線索,并且對學生的思維成果及時反饋、點評,教師與學生通過這樣的語文課堂真正一起完成學習任務,共同成長。
五、結束語
語文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高中語文教師的責任十分重大。新課改實施以來,高效語文課堂的建構一直受到重視。作為一名一線高中語文教師,筆者以人教版教材為例,結合教學實際,通過教學目標的構建、教學內容構建、課堂環(huán)境的構建等層面對這一問題做了簡要探討,希望能夠為高中語文教學做一點添磚加瓦的工作。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從而能夠迎接未來學業(yè)和事業(yè)上的挑戰(zhà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