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雄雄
摘要:隨著全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社會對英語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現(xiàn)在,我國絕大部分的農(nóng)村小學也開始從三年級實行英語的教學.這也就同樣帶來了中學和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當然,帶來這一問題有很多的客觀原因,為了更好的讓初一新生適應初中的教學方法,作為英語教師,首先必須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
關鍵詞:產(chǎn)生原因;如何銜接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小學英語教育和初中英語教育在許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小學生升入初一后,往往會遇到種種困難,產(chǎn)生種種不適應,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下降,學習成績滑落。這就給我們初中英語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銜接。即如何來做好中,小學英語課程在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教學任務等方面的銜接。
一、產(chǎn)生銜接問題的原因
產(chǎn)生銜接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學校的軟,硬件環(huán)境,等等,但我認為從根本上來講,主要是由于小學英語教學和初中英語教學在教學方法,教材選取和教學要求等方面的巨大差異而形成的。
1.教學要求不同現(xiàn)行小學英語教材比較簡單,教師一般采用直觀法進行教學活動,講課速度慢,課堂容量少。要求學生能用簡單的英語交換個人,家庭,朋友的簡單信息,能聽懂簡單的小故事,側(cè)重識記和淺層的理解,思維難度不大,學生可通過感知語言來完成學習任務。而現(xiàn)行的中學英語教材容量大,節(jié)奏快,要求高。除了聽,說還要求讀,寫,四種能力綜合發(fā)展。
2.英語教學方法不同由于小學內(nèi)容相對來講要易學,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是邊玩邊學.在這種教學中,教師要經(jīng)常利用游戲,唱歌,模仿等形式學習英語,正好適應了小學生的特點,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樂于模仿,敢于開口,有較強的主動參與和合作精神。步入了初中后,這種趣味性正逐步逐步地消化,從培養(yǎng)小學生的好奇心,趣味性朝著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轉(zhuǎn)化,這種變化使許多學生感到較難適應,也羞于開口,參與各種英語實踐活動積極性有所減弱。
3.中小學生因年齡性格等特征造成的心理差異小學生進入中學,在心理上會有一系列變化.他們有自豪感,覺得自己長大了,常常仿照大人的方式去做事,并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好奇心強,但處理問題片面輕率;對學習困難估計不足但稚氣十足。小學生雖然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但尚不成熟,而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處于發(fā)展變化階段.小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容易滿足,而中學生則不容易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遠比小學生要高。
4.環(huán)境變化的差異小學生進入中學后,面臨著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他們對校園環(huán)境,師生環(huán)境等都感到陌生。例如,大部分初一學生對新教師的教學不適應,包括新教師的教學方法,板書,講課時的聲音,言談舉止等。小學英語教材基本上是圖文并茂,講究直觀性;而中學英語課文比較復雜,學生對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不理解,以至于影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效果。環(huán)境變化的差異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產(chǎn)生障礙。
二、做好銜接工作的幾點做法
1.必須從自身做起必須認識到,做好小學升初中在英語教學中的"銜接"工作,是我們每一個初中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一部分教師會認為,這一問題的產(chǎn)生是由客觀原因造成的,非自己所力所能及的。還有一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常常會責怪小學英語教師,認為他們業(yè)務素質(zhì)差,英語水平低,讀音不準,只會讓學生死記硬背,打持久戰(zhàn),不重視提高效率,造成了學生的高分低能,等等。但我認為,這些看法是片面的或錯誤的.某些問題固然存在,這也不否認,但這實際上是給我們初中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要求我們發(fā)揮主動能動性,去解決問題.中學英語教師要通讀小學英語教材,熟悉小學英語教材教法,以便融會貫通,達到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
2.重視第一堂課和第一學期的課銜接工作的完成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來看我認為需要一個學期左右,主要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作為銜接的第一步——新生的第一堂英語課如何來上,我覺得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認真研究,精心準備的.而第一學期的課,更應該做好各個方面的銜接,比如: 注重英語學習技能的銜接,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技能基本上是機械模仿,書寫字母和單詞,是一種被動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只憑一時興趣,缺乏主動性,視,聽,說的活動多于讀,寫的活動.讀的技能也只側(cè)重拼讀和模仿朗讀,寫的技能也只側(cè)重書寫規(guī)范的字母,音標和單詞.學生通過聽和直觀感知,學習了一些常用的詞匯,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所以,學生進入初一后,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的語言積累,語言的擴展和使用轉(zhuǎn)化為以聽說為主,逐步向視聽說領先,讀寫及時跟上轉(zhuǎn)化;從簡單英語學習向內(nèi)容較復雜的英語轉(zhuǎn)化;從只用YES,NO的簡單言語交流活動向用整句回答或用特殊疑問句的回答方式轉(zhuǎn)化;從機械地模仿向有意義的操練和真實情景中交流的活動方式轉(zhuǎn)化;從學生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zhuǎn)化。
3.注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銜接小學生獨有的年齡特征表現(xiàn)出對新鮮事物好奇,好動,好問。進入初一后,他們依然天真浪漫,有正義感,對不喜歡的人和事會表示憎恨。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認真把握好教材內(nèi)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種直觀教具營造生動的語言交流情景,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英語,體驗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開展各種英語課外活動,例如競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在競賽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4.注重師生情感的銜接教師要認真上好一堂導言課.在導言課中,教師要作自我介紹,包括教師的興趣,愛好,特長,教學策略與方法等.其目的是讓學生盡量多地了解老師,排除師生情感溝通道路上的障礙;教師更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對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要求,方法,建議等。教師還要創(chuàng)造寬松友好的課堂英語教學環(huán)境,講究教學藝術,用真誠的態(tài)度和虛心好學,嚴謹治學的行為去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獲得他們的敬佩和信賴。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和中學英語教學在教學方法、教材選取和教學要求上都有極大的不同。要確保小學教學向初中教學平穩(wěn)的過渡,英語教學就必須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銜接和教學內(nèi)容、教學任務的銜接。中小學英語教師要共同努力,正視銜接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群策群力,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而奮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