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 要: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意境,豐富教學內容,傳遞、保存教學信息,并使各種信息的轉換和過渡變得自然、平穩(wěn)、迅速。因此,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自主意識,而且使學生體會到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同時也調動了教師學習、運用多媒體技術的積極性,提高音樂欣賞教學效率,使音樂欣賞教學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音樂欣賞;創(chuàng)造意識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擴大其音樂視野,提高其音樂感受、理解、鑒賞能力和表現(xiàn)力,豐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合理、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也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直觀感受,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在認識和研究事物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教學活動中,興趣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欣賞樂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出絢麗多彩、聲情并茂的音樂課堂環(huán)境,用流動的畫面和悅耳的聲音來展現(xiàn)教學意圖,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和享受,激起他們的新鮮感,縮短他們與音樂的距離,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例如在欣賞管弦樂《森林的歌聲》曲目時,教師在課前搜集和森林有關的畫面,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上課時向學生展示:在郁郁蔥蔥的大森林中,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柳枝,美麗的小湖邊,小鳥在枝頭快樂地鳴叫,水中的天鵝也在快活地唱著歌……與此同時,播放笛子、小提琴、吉他等樂器一起奏響的森林之歌,隨著樂聲的起伏,圖片的閃現(xiàn),音樂與畫面有機融為一體,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與畫面視覺的雙重沖擊,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們很快就融入樂曲的意境中。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學生音樂想象
音樂欣賞是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和理解的過程,同時也是以聽覺的感知和想象相結合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主動地聽、主動地想象來實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靜靜地聽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很少有主動創(chuàng)造、體驗的機會。設計恰當?shù)那榫笆欠浅S斜匾模枚嗝襟w技術把文字、音頻、動畫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出豐富多彩的課堂情境,將聽覺和視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進入音樂情境,從而豐富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如欣賞古箏曲《漁舟唱晚》。初聽樂曲時,不出示標題,利用多媒體課件隨音樂展示畫面,學生一邊聽一邊看,想象的思維隨音樂的起伏張開了翅膀,他們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想象為“江南水鄉(xiāng)”,有的想象為“歌聲四起”,還有的想象為“豐收的喜悅”。當復聽樂曲時課件出示題目,學生從直觀的感知出發(fā),聯(lián)想和體驗“夕陽西下,漁舟晚歸”“滿懷喜悅,漁歌飛揚” “明月當空,漁舟泊岸”的意境。學生不僅獲得了美的體驗,更激發(fā)了潛在的想象力。
三、巧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探索求知
教師要抓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可視性強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情境,布下懸念,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音樂的奧秘。
欣賞民族樂曲《鴨子拌嘴》時,在呈現(xiàn)音樂作品前,用多媒體展現(xiàn)創(chuàng)設的情境:傍晚,在一個充滿溫馨的鴨媽媽家里,鴨哥哥和鴨弟弟正在講著悄悄話,說什么呢?原來是鴨哥哥正在向鴨弟弟道歉……接著傳來了打擊樂和生動的語言結合,表現(xiàn)他們的對話。然后再由該情境過渡:“它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聽著打擊樂給我們講述的故事,放飛想象的翅膀,用心探索吧!”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新穎情景以及充滿期待的故事,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接下來的整個欣賞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它們按照自己的愛好和對音樂的理解,進行自由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四、妙用多媒體技術,鼓勵學生體驗創(chuàng)造
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創(chuàng)造者?!币虼嗽谝魳沸蕾p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的培養(yǎng)。多媒體作為教學工具與音樂課程融合,不僅能幫助學生增強對樂曲的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學生在欣賞樂曲時有了美好的視聽感受,就能用優(yōu)美的語言、動作等將樂曲意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生動形象。
欣賞管弦樂《熊貓百貨商店》時,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更多有關大熊貓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深入了解大熊貓的形象,認識到可愛的大熊貓就在我們的身邊,是我們的好朋友。學生用貼的方法創(chuàng)作頭飾,并穿上用紙創(chuàng)作的大熊貓服飾,扮演成可愛的大熊貓在音樂聲中游戲玩耍,他們相互問好,一起舞蹈,形象生動而有趣。在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中,學生不僅體驗了大熊貓憨態(tài)可掬的形象,更充分感受到了創(chuàng)造帶來的愉悅和幸福。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與音樂欣賞教學的巧妙融合,是多感官欣賞的又一重要輔助手段,它能為學生營造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境,達到視聽結合的立體教學效果,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客觀、深入、全面了解音樂作品的空間和機會,使音樂欣賞教學更加靈動,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王安國.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曹里,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