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青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在不斷地改革,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完善,在初中學習階段,地理學科相當重要,在考試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學生和教師都比較注重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問題。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屬于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教學方式完全不同,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教學大多是采用教師在講學生在聽的授課模式,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發(fā)展,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要求和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本文就是對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初中教學 地理課堂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153-01
將初中地理課堂進行生活化教學是指將初中地理課堂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地理知識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這樣可以將地理課堂的專業(yè)知識以簡單易懂的形式教授給學生,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區(qū)別在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難以理解教師所講的專業(yè)知識。采取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將地理課堂上教師所講的專業(yè)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使學生了解到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是相關的、密不可分的,學習地理知識可以在實際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了傳統(tǒng)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地理學科學習的反感心理。
1.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初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并不只是為了提高地理考試成績,教育部門在新課改中提出過,初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要將地理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將所學的地理知識應用到平時的生活中,還可以給學生留下一個深刻、直觀的學習記憶,有利于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初中學生由于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地理考試在中考考試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地理學科一直是學生和教師所重點關注的學科。教師和家長也很重視學生在地理考試中的成績。由于家長和教師過于關注學生在初中地理考試中的成績,這樣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據(jù)調查顯示,在初中學習階段,地理學科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由于考試的壓力以及家長和教師的過分關注,學生需要長時間反復的學習同一門功課。長時間下來,會使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學習產生疲勞心理,還會影響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一旦對于地理學科的學習失去積極性,會嚴重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效率。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被課堂學習和補課所占據(jù),初中學生幾乎沒有閑暇時間,初中生長時間的進行學習和補課,會嚴重的影響學生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tài)。一旦學生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tài)有所下降,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率。初中學生由于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2.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1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使地理教師對于生活化教學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
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將專業(yè)的地理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這也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師在對地理知識充分掌握的前提下,還可以了解學生們的實際生活。這樣才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將地理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結合學生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課堂講解,可以將原本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更加清晰、生動的方式展現(xiàn)在課堂學習中。在進行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對于地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課堂講課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由于大多數(shù)的初中地理教師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的授課模式,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這樣的授課形式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初中地理教師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使教學內容可以以簡單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獻給學生。這也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師有足夠的生活化教學能力和授課能力。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積極的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找出生活中與地理知識有關聯(lián)的事件和案例,以便于在授課時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與地理知識相結合,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去,從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提高地理課堂學習效率。
2.2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在初中的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生活化教學,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更好地融入到地理課堂的學習中去。比如在講到中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風俗習慣和地理特點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死記硬背,使學生牢記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結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學習過于疲勞,并且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視頻和圖片的形式進行講解,在講到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地理特色時,可以用多媒體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在課堂上,這種直觀生動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內容。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奶釂枌W生,我們所在的的環(huán)境屬于什么樣的地理環(huán)境,有怎樣的地理特色,這一系列的提問可以將原本的知識點生活化、簡單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采取生活化教學的同時,初中地理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在初中學習階段,雖然學生面臨著中考的考試壓力,除了地理學科之外,學生還需要學習化學、生物等重要學科,所以學生應該合理的分配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而不是專注其中一門學科,這樣的學習方法會導致學生學習偏科。
3.小結
初中地理課堂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對生活化教學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才能在生活化教學中以簡單易懂的形式進行授課。采取生活化教學方式,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與所學內容相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綜合能力和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學. 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6):104.
[2]梁會成. 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淺析[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3):29.
[3]陳慈穎.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探討——以湘教版八年級地理《季風氣候顯著》一節(jié)為例[J].才智,2011,(25):161-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