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薄敖處熓翘斓紫伦罟廨x的職業(yè)?!边@兩句話小時候就耳熟能詳,且伴隨我走過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其首要任務就是對學生人格的塑造。人格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人的氣質、能力、性格等諸項的總和。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主要是后天的培養(yǎng)。它依賴于學校的養(yǎng)成教育,而構筑學生健全人格的基礎就是如何進行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有人說:“你播種一個行為,就會收獲一個習慣;你播種一個習慣,就會收獲一個性格;你播種一個性格,就會收獲一個命運。”雖然我已多年沒有擔任班主任工作,但很多年前發(fā)生在我和那個男孩之間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那時我剛接任一個新班,班上有一個男孩子學習成績雖然很好,但一些習慣卻不敢恭維。傲慢、渙散、任性時常在他身上出現(xiàn),他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班上許多同學都不喜歡他,并經常與他發(fā)生矛盾。每當與同學發(fā)生沖突,他絕對把問題推向別人,看不到自身的缺點。
有一天,默寫新學的兩首古詩,他居然沒合格。于是我請他到辦公室來重新默寫。他寫好后,把桌子弄得很臟,全是橡皮屑,就準備揚長而去。同辦公室的一位老教師看見了,溫和地說:“xx同學,你把桌子弄成這樣,多臟呀!在家里也是如此嗎?”沒想到他的一句話令所有在場的老師震驚?!斑@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在家里也是這樣啊。”我問道:“這是你一個學生應該講的話嗎?你是一個合格的學生嗎?”他立馬反問:“只要學習好就是合格的學生。不就弄臟了桌子嗎?怎么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學生啦?回頭我讓我們家保姆擦擦就是了?!彼幕卮鹱屛腋械剿乃枷虢逃霈F(xiàn)了偏差,尤其是家庭教育存在嚴重問題。于是我及時抓住契機耐心地教導他。一個好學生,甚至是一個合格的人并不是以他的學習成績而論的。一個學生即使他的學習成績不佳,但是如果他懂得關愛他人、尊重他人,那么他同樣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借此機會,我給他講了上海復旦附中陳龍的事跡。陳龍的學習并不出色,但是在一次海邊游玩時,他聽到了呼救聲,飛奔來到事故現(xiàn)場準備救人。一個圍觀的老人勸阻道:“孩子,水很深,前面有個下去施救的人至今都沒上來?!彼牶蟛]有退卻,仍然義無反顧地去救人。他得到了全校師生的贊譽,社會的認可。你能說他不是優(yōu)秀的學生嗎?他不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嗎?美國一所著名高校來復旦附中招生,第一個就選中了他。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外對于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及觀點是一致的。
從那以后,我對他格外關注。一天上課的時候,他始終低著頭,特別專注地在看什么。我悄悄地走到他身邊,發(fā)現(xiàn)他在看小說。我愣了一下,想了想還是決定用另一種方式去“揭穿”他。正好有一道仿句練習題,我便點他回答。我原本以為他回答不出來,至少不會回答得那么好,沒想到他思考片刻,答案脫口而出。他的回答是那么精彩。我被他的聰慧、靈敏驚呆了。頓時,全班同學給予他熱烈的掌聲。我看到了他臉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我抓住時機,在班上有點夸張地表揚了他。
下課后,我仍然對課堂上發(fā)生的這一幕念念不忘。我想借這個機會走進他的內心,成為他心靈上的朋友。于是,我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叫他到我辦公室,告訴他:“楊老師很想看看你那本小說,我桌上的這些書都已經看了好幾遍了,能不能跟老師交換著看?”他順手拿了幾本書,翻了翻,說“當然可以!”“但是我的書平時不許帶到學校來看,只能是周末或是假期在家里看,更不能因為看我的書而影響學習?!彼斓鼗卮穑骸皼]問題!”
之后,我們經常換書看,在這一借一還中,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我們經常在一起聊書中的故事,聊班上的同學,聊生活中的趣事。每一次談話,我都會有意識地引導他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點,正視自己的不足,借助書中的人物教育他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他變了,他不但愿意和我親近,對辦公室其他老師也很禮貌。他不再那么咄咄逼人,與同學也能和睦相處,越來越多的同學愿意和他一起玩耍、游戲。
看到他的變化,我很欣慰。我深深地感悟到:要教育好一個學生,首先要發(fā)自內心地去愛學生,把跟他們在一起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是一種享受;其次,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關愛;最后,要針對不同情況,實施正確有效的教育方式,從而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有著健全人格的好學生。要知道,人格的塑造比任何一門學科的教育都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關愛,教師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句簡短的評語,都將傳遞著教師的關愛,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誨人不倦”“循循善誘”等,既是師德的規(guī)范,又是教師良好品格特征的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的愛,這種愛因為沒有血緣關系而顯得偉大、神圣。它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便會“親其師,信其道”。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xiàn)了其最根本的功能。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