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春磊徐娜孟肖路(濱州醫(yī)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思維導圖在“行為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
■紀春磊1徐娜2孟肖路3(濱州醫(yī)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目的:研究探討思維導圖法在“行為醫(yī)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為醫(yī)學院校心理學專業(yè)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整群選取某醫(yī)學院校2014級應用心理學專業(yè)88名本科生為實驗組,采用思維導圖法;2013級97名本科生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教學,比較兩組結果。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結課考試成績分別為(85.4±3.5)分和(80.6±5.3)分,兩組學生成績有顯著差異(t=8.62,P<0.05)。實驗組大部分學生認為思維導圖鞏固了專業(yè)知識、有助于立體思維發(fā)展并激發(fā)學習興趣。結論:在行為醫(yī)學常規(guī)教學中輔以思維導圖法,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思維導圖;教學研究;教學效果;行為醫(yī)學
行為醫(yī)學是醫(yī)學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是研究和發(fā)展行為科學中與健康、疾病有關的知識和技術,并把這些知識技術應用于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一門學科。本文將探討思維導圖在“行為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思維導圖(Mind Mapping)是英國人TonyBuzan在20世紀70年代初創(chuàng)立的,他最初將其用于訓練學習障礙者群體,是指應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關層次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一長串關鍵詞或重要信息變成彩色、易記憶、高度組織性的樹形圖表,以展示學生思維的過程。這一工具與人類大腦認知功能相似,[1]手工繪制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教學輔助工具已引起中外學者關注。
2016年9月~2016年12月,整群選取我校心理學專業(yè)2014級學生88人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21±4.2)歲。選取2013級心理學專業(yè)學生97人作為對照組,平均年齡(22±5.1)歲。行為醫(yī)學在我校心理學專業(yè)本科三年級下學期開課,32學時。兩組學生在授課教師、課堂講授、小組討論及試卷難度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思維導圖教學采用課堂集體教學、小組協(xié)作學習和個別化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小組協(xié)作學習由教師根據(jù)學生性別、學習風格、知識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進行異質分組,每組5位同學。
教學導入活動:首先讓學生進行STROOP色詞實驗使之感覺到左右腦的沖突,然后為學生解釋造成差別的原因。也可讓學生雙手自然對插,看在上邊的是哪只手?通過解釋大腦半球的一側優(yōu)勢及左右腦負責異側身體的活動,讓學生判斷自己的左腦還是右腦更發(fā)達。然后告知學習開發(fā)右腦的思維導圖工具。[2]
實驗組在常規(guī)教學基礎上采用思維導圖。教師備課時按照教學大綱繪制出思維導圖。對實驗組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知識和繪制方法培訓,時間45分鐘。讓學生準備白紙和彩筆,以“健康行為”這一核心概念和關鍵術語為節(jié)點[3]作為思維導圖繪制的切入點和總樞紐,在白紙中心畫一些向四周的射線,每條線使用不同顏色,近中心的二級分枝射線較粗,還可向外衍生三級分枝,分枝自然彎曲,相關主題間用箭號連結。在每一分枝上清楚地標上關鍵詞,形成圖文并茂的主題[4]。教師對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所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進行講解指導,使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和意義。建議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上賞析每位同學的思維作品,討論優(yōu)缺點和需要改進的方面,最后形成小組作品并展示交流,作為形成性評價的作業(yè)上交。[5]
比較兩級學生的結課考試成績。考試試卷由教研室統(tǒng)一制定,難度相當。在文獻綜述和專家訪談的基礎上自行設計“思維導圖在行為醫(yī)學教學中實施效果評價”問卷,[6]問卷包括:是否鞏固專業(yè)知識、是否有助于立體思維發(fā)展、能否激發(fā)學習興趣等15個判斷題和3個開放性問題,涉及思維導圖教學中遇到困難及解決辦法、思維導圖對生活影響、對思維導圖教學法的建議。課程結束后以班級為單位集中發(fā)放并回收有效問卷88份。
評估使用練習和后測進行。在每組操作演示完成后都有相應的練習,教師通過觀察和學生提問了解學生能否達到目標要求并給予相應指導。[7]教學結束時用小組和個人任務進行后測,學生作品在課堂上通過小組點評和教師總結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課后教師用評價量表對小組思維導圖和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進行評價。[8]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和頻次分析。
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結課考試成績分別為 (85.4±3.5)分和(80.6±5.3)分,成績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62,P<0.05)。
表1 兩組學生“行為醫(yī)學”考試成績比較(x±s,%)
表2 實驗組學生對思維導圖教學法評價(n=88)
應用思維導圖顯著提高學習成績。正確繪制圖形,教師要引導學生做有效知識建構,首先要提供學習的前在背景,喚起新舊知識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其次要善于營造一種教學主客體間、學習者和學習材料間交互作用的適宜環(huán)境。思維導圖繪制過程也可幫助教師清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因材施教。[9]
應用思維導圖可改變思維方法。思維導圖能夠激活學習者內(nèi)在圖式,繪制思維導圖是學生不斷思考和總結的過程,能促進跳躍思維和立體思維的發(fā)展。思維導圖法能使教學主題突出,重難點清晰。教師通過“師生同畫”形式的個性化指導是思維導圖正確繪制的有力保證。[10]
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興趣和解決問題能力。思維導圖繪制過程可深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認知記憶。思維導圖有助于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有助于建立師生間“引導—發(fā)現(xiàn)”式的良好教學互動[11]。教師主要正面引導,回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制作各自導圖,期間小組成員間可交流溝通。
總之,將思維導圖法引入教學中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1]張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維導圖教育應用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1,26(8):120-122.
[2]王華生,趙玉鵬.醫(yī)學人文教育中理論講授與實踐教學的整合[J].中國醫(yī)學心理學,2011,24(6):813-814.
[3]吳曉燕.思維導圖在急診科護生入科指導中的應用[J].教育學雜志,2012,27(3):64-65.
[4]王建華.行為醫(yī)學課程注重臨床心理實踐教學的探析[J].中國醫(yī)學心理學,2012,25(3):310-312.
[5]黃鶴鳴.思維導圖在實習生教育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6):255-256.
[6]陳紅靜,張云美.思維導圖在教育教育和臨床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研究,2014,28(7):2438-2440.
[7]楊艷蕾.課堂教學正確繪制思維導圖芻議[J].教育科學,2015,31(4):32-34.
[8]劉海云,汪慶華,愛嬌.思維導圖教學法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21):155-156.
[9]王慶華.思維導圖在《護理倫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心理學,2015,28(6):972-974
[10][11]趙靜.思維導圖工具在教學分析中的應用[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3,29(9):32-33
G642
A
1008-2549(2017)08-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