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燕
情感教育是我國教育機構(gòu)最新提出來的一種教學理念,在文化課的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全面的身心發(fā)展,滿足學生成長的情感需求。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融入情感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感受到學生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得課堂變得十分沉悶。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還有就是文字語言的運用以及表達,這其中涉及到情感的運用,因此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度不夠
高中語文是語言文字功底十分豐富的一門學科,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只注重于對教學內(nèi)容的傳達,在緊張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教師只是注重于課本上的知識,完全沒有將情感教育融入到語文教學中的舉動。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都具有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應試教育,他們對學生的成績比較重視,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度一般,甚至會認為情感教育是在浪費時間,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上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度不夠,使得學生缺乏情感教育。
2.情感教育未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目標
教師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度不夠?qū)е陆處熢谶M行年度教育教學計劃時,沒有將情感教育加入到教學計劃中,在平時的講課過程中自然沒有涉及到情感教學的內(nèi)容。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同學和教師之間的關(guān)系得不到良好的發(fā)展,個人的情感教育得不到教師的指點,學生在個人情感上面的發(fā)展就有所欠缺,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忽略了情感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3.語文教師未能在課堂上實施情感教育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只是注重于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尤其是高三的學生,一切的教學工作都必須圍繞著高考進行,非高考科目的教育通常都會被忽略,升學率以及學生的成績考核指標已經(jīng)成為學校對教師的硬性要求,所以教師教學工作主要的目標就是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情感教育上就比較匱乏,對于學生的情感引導以及情感教育的疏通就比較忽視。
二、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措施
1.提高語文教師的情感教育基礎(chǔ)
想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首先必要的條件就是教師自身必須要具有情感教育的基礎(chǔ)以及教育經(jīng)驗。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也是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與溝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將情感教育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的積極配合與參與,同時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豐富自身的情感教育經(jīng)驗,提高自身的情深層面的素養(yǎng)以及道德建設(shè),為進行情感教育做好充分的準備。
2.提高學生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度及學習的力度
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提高教師的情感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公,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先提高了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度,才能更高效的接受教育。例如教師在進行《再別康橋》這一篇詩歌的講解時,可以讓學生首先進行朗誦,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讓學生通過學前朗誦、學后朗誦兩種方式,體會詩歌帶給學生的不同的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以及對文章情感的捕捉能力。
3.鼓勵學生正確對待自身的情感
情感的發(fā)展是一個人身心發(fā)展所必須經(jīng)歷的,良好的情感發(fā)展將會使學生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也將會帶動學生的人生向美好的方向發(fā)展;會帶給學生必須的情感需求;也會有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所以教師應當教育學生正確面對自己的情感,通過不同的語文文章,體會不同的情感,并且接受自身的情感需求,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自己情感。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新課改對高中語文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那就是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進行必要的情感教育,從而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促使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升。教師通過對自身情感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高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得以提升,同時也達到了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