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晟
摘要:周易是我國古代的四書五經之一,被譽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統(tǒng)代表作,其蘊含的思想博大精深。本文將結合筆者對周易的淺顯研究以及目前所掌握的現代管理學的知識,來探究周易思想在現代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周易思想;現代管理;應用研究
一、前言
周易的具體作者至今仍無定論,但相傳是周文王在獄中由伏羲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而寫成此書??鬃油砟陼r喜讀周易,韋編三絕,為周易作注[1],并留下了著名的《十翼》一書,又名《易傳》,儒家經典的四書五經之一的《易經》主要就是指《易傳》,其中蘊含著孔子對世間萬物規(guī)律的深刻思考,將“仁”“禮”等人倫觀念與自然法則相結合,奠定了儒家思想哲學化方面的基礎。
二、周易闡釋機制簡述
周易以陰陽合一的太極為起點,太極生兩儀,即“陰”“陽”兩爻,兩儀生四象,分別
為“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四象生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兩兩復合又生出六十四卦,每一個卦有其對應的卦圖、卦名、卦辭以及爻辭,《易傳》由文言、彖傳、象傳、系辭、說卦傳、序卦傳、雜傳組成,是對卦辭和爻辭的解釋說明,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周易思想的儒學化解釋。周易的“象”“數”結構有極為復雜和深刻的含義,這里僅對一個卦的構成及其意義進行說明,因為這是理解周易管理學思想的必要條件。筆者在此說明的是六十四卦(即所謂“復卦”)的構成元素,每一個卦由六爻構成,每三爻象征八卦中的一卦,每一爻從下往上象征著這個卦所代表意象的階段或境界,即一個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后文在實際管理應用分析時會對此作進一步闡述。
三、周易思想在管理學中的應用實例分析
(一)陰陽結合的管理之道
周易最重要的哲學思想之一就是陰陽結合,陰陽二者統(tǒng)一于太極之中,既有所不同,又緊密聯(lián)系,在一定條件下還能相互轉化這便是自然辯證法中的二分法,即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地來看待問題。從管理決策本身來看,在經濟活動中,風險與收益可以視為一陰一陽,二者相伴而生,密不可分。從陰陽結合思想上來看,管理者應當密切關注研究市場走勢,把握宏觀經濟環(huán)境,開展決策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準確應用適于決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術,同時考慮決策的積極效應和負面作用,陰陽并濟,協(xié)調利害,以實現最優(yōu)效益。
(二)六十四卦義理中的管理智慧
一般而言,周易的研究派別主要分為象數派和義理派,象數派在漢唐時期較為盛行,其主要研究八卦及六十四卦互相轉化之間的內在數字關系,并且將周易應用到天象觀測、梅花易數、未來預測等方面,可以說象數派是中國古代少有的研究數字學的學派,而其科學性和中醫(yī)學一樣至今仍存在較大爭議。宋朝的理學家對儒家經典作注,強調綱常倫理,對易經的解釋也多是從其本經文字及易傳的注解出發(fā),探求易經之義理。本部分主要研究六十四卦中的義理,淡化其象數含義,探究六十四卦義理中的管理智慧。
1.“否極泰來”──交互式管理
科學管理系統(tǒng)是現代管理學的重要理論基礎,周易也強調統(tǒng)一管理系統(tǒng)的重要性,
特別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交互協(xié)調。否卦與泰卦的八卦組成正好相反,在否卦中,象征天的純陽卦在上,象征地的純陰卦在下,天陽在上而不與地陰交感,結果造成彼此的相互隔離。管理者必須統(tǒng)籌好各管理要素,協(xié)調好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加強互相之間的溝通交流,不居高自傲,真誠待人,如此的結果就會像天卦在下而地卦在上的泰卦那樣“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之同也”,達到否極泰來的理想效果。
2.掌握乾坤----從乾坤兩卦分析管理者的不同境界
乾坤兩卦統(tǒng)領六十四卦,從卦象上來說,乾卦是六十四卦中獨有的全部由陽爻構成的卦,坤卦是六十四卦中獨有的全部由陰爻構成的卦,與易經通常強調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二元整體思想有一定區(qū)別,但這種特殊性也使乾坤兩卦蘊含的哲學思想最為深邃高遠,因為其本身就象征天地。本文也在此討論乾坤兩卦釋義的現代管理思想。
首先是對管理者基本素質的要求?!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能成為管理者的人定有艱苦卓絕的毅力和寬容博大的胸懷,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運作好一個復雜的管理系統(tǒng),協(xié)調處理好技術上的以及人際關系上的矛盾。
其次是管理者所處不同階段應當具備的品質和能力。乾卦初九寫道“潛龍勿用”,坤卦初六寫道“履霜,堅冰至”,當一個人能力歷練還不足、不具備基本管理者的水平時,就不應存有想要立刻顯露自己才華的主觀意愿,而是應該如履薄冰,謹慎行事,潛心修煉,鍛煉本領,增強才干,如此才不會出現因管理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損失,最終使自己名不副實,淪為笑柄。
四、總結
綜合全文所述,易經思想在現代管理中仍然有極大的理論研究空間和實踐價值,其陰陽結合的哲學基礎要求管理者剛柔并濟,恩威并施,為保護員工權益制定切實可行的保障制度,健全激勵措施和糾錯機制,充分調動被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在工作中獲得應有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形成和諧、信賴、互助的企業(yè)文化,從而整體提高一個組織的運行效率。從易經的義理來看,管理者應重視交互式管理,加強與被管理者在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溝通交流,獲取下級對自己的充分信任,同時自身要做到以誠待人,言出必踐,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獲得員工的信賴與服從,增強自己在管理系統(tǒng)中的影響力,兼聽眾言,優(yōu)化管理決策,達到否極泰來的利好結果。此外,管理者還應知道自己所處的發(fā)展境界,準確定位自我,時刻保持謹慎的做事態(tài)度,不驕不躁,不被權力侵蝕自我,理性決策,協(xié)調好管理系統(tǒng)的外在沖突及內部矛盾。當然,周易最宏觀,也是最本質的哲學思想乃是其“變易”之道,周易本身就是不斷變化的意思,這也符合辯證唯物論中的運動絕對性原理。面對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管理者必須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掌握預測性分析的能力,合理應用科學管理系統(tǒng),發(fā)揮好其應有的計劃、組織、協(xié)調和控制職能,統(tǒng)籌全局,實事求是,理性思考,科學決策,最終達到管理的根本目的----實現既定目標。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4.
[2]羅珉.管理學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