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亞
(常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蘇常州 203011)
針對性護理對產婦剖宮產術后疼痛和心理狀況的影響
顧麗亞
(常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蘇常州 203011)
目的:探針對性護理對產婦剖宮產術后疼痛和心理狀況的影響。方法: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的產婦11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對照組給予產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術后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于剖宮產術后3天評價兩組產婦的主訴疼痛程度分級,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別評價產婦的焦慮和抑郁情況。結果:護理干預后,觀察組Ⅰ級疼痛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Ⅲ級疼痛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的產婦術后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明顯減輕產婦疼痛并改善其心理狀況,利于術后康復。
產婦;疼痛評估;針對性護理;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產婦術后切口疼痛,以及咳嗽、翻身、排便等帶來的傷口疼痛對產婦產后康復具有一定影響,應引起臨床重視[1]。加強對疼痛評估及相應護理對策的研究,有助于緩解術后疼痛,改善預后。本研究對我院56例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lower segment cesarean section,LSCS)的產婦術后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并實施了針對性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婦產科行LSCS的產婦112例。入選標準:能配合本研究且無LSCS手術禁忌癥;新生兒Apgar評分8-10分。排除標準:存在病理性妊娠或嚴重妊娠期并發(fā)癥;對鎮(zhèn)痛藥有過敏史;精神疾病或意識不清;嚴重器質性疾病。本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取得患者同意。112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6例。其中觀察組年齡19-36歲,平均(27.7±6.2)歲;初產婦42例,經產婦14例;孕期33-40周,平均(37.5±4.0)周。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28.1±5.5)歲;初產婦40例,經產婦16例;孕期32-41周,平均(37.7±3.6)周。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措施
1.2.1 對照組:給予術后常規(guī)護理。①飲食護理:保障產婦蛋白質、粗纖維、水分的攝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②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性護理:定期消毒并更換傷口敷料,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溫馨的病室氛圍,遵醫(yī)囑拔除導尿管并給予抗感染治療,告知產婦定時翻身、擦浴。③健康指導:告知產婦術后注意事項,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④合理使用鎮(zhèn)痛藥物:依據產婦具體情況進行肌內注射或者靜脈自控持續(xù)鎮(zhèn)痛。
1.2.2 觀察組:觀察組在對照組術后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①術后囑產婦保持有助于呼吸的體位,引導產婦作有節(jié)律的深呼吸運動,放松腹部肌肉。指導產婦咳嗽時輕輕按住傷口,減少震動帶來的疼痛和損傷。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通過聊天、聽音樂、讀書及看電視等方式,轉移產婦注意力,放松情緒[2]。③責任護士經過培訓后,適度按摩產婦傷口周圍腹壁,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組織胺和緩激肽等致痛成分的吸收。④針對患者心理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干預,安撫、鼓勵產婦,告知產婦術后疼痛是常見現象,以減輕或消除她們的焦慮、緊張情緒。
1.3 觀察指標 于剖宮產術后3天對主訴疼痛程度和焦慮、抑郁進行評分。
1.3.1 產婦主訴疼痛程度分級:產婦主訴疼痛程度分級:Ⅰ級:疼痛較輕,不影響睡眠及正常生活;Ⅱ級:疼痛感較強,影響睡眠及生活,需要服用止痛藥;Ⅲ級:疼痛感很強,產婦已不能忍受,嚴重影響睡眠,部分需要給予保護性約束。
1.3.2 焦慮、抑郁評分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別評價產婦的焦慮和抑郁情況。SAS常規(guī)值為(29.5±0.5),分值越低,焦慮程度越輕;SDS常規(guī)值為(41.9±10.6),分值越低,抑郁程度越輕。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
2.1 兩組產婦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比較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Ⅰ級疼痛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Ⅲ級疼痛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護理干預后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比較[例(%)]
2.2 兩組產婦焦慮、抑郁情緒比較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經護理干預后SAS和SDS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產婦經護理干預后SAS和SDS評分比較(±s,分)
分組 n SAS評分 SDS評分觀察組 56 33.1±4.8 33.6±3.7對照組 56 41.0±5.2 42.1±4.0 t 8.529 11.674 P<0.05 <0.05
產科剖宮產術后疼痛可誘發(fā)焦慮、抑郁、心率加速、血壓升高等不良癥狀,嚴重影響手術質量以及患者的康復[3];若能有效控制和緩解剖宮產術后疼痛則能引起機體生理和病理改變,利于術后恢復。
目前疼痛評估的方法主要有定量和定性評估方法[4]。定性評估方法主要以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為代表,定量評估方法主要以NRS和VAS評分為代表。本研究采用主訴疼痛程度分級作為定性評估法對產婦LSCS術后疼痛進行評價。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對產婦行LSCS術后疼痛評估并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后,Ⅰ級疼痛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而Ⅲ級疼痛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與實施的針對護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有關,通過指導產婦節(jié)律性呼吸而使得其腹部肌肉得以放松,正確的翻身、咳嗽,減少了傷口刺激,而按摩產婦腹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并轉移產婦注意力等均能減輕患者痛感。有研究報告,術后疼痛可造成患者心理應激,而給予有效干預則能減輕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5]。本研究結果也顯示,針對性疼痛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該研究結果也進一步證實,針對性的疼痛護理能明顯改善術后抑郁、焦慮情緒。
[1]Imarengiaye CO,Akhideno I,Omoifo EC.Characteristics of postpartum pain associated with vaginal and caesarean births[J].West Afr J Med,2014,33(1):3-6.
[2]王蕊.孕產期母嬰健康教育對其產褥期保健護理能力的影響效果[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2(3):162-163.
[3]Kisa S,Zeynelo?lu S.Opinions of women towards cesarean delivery and priority issues of care in the postpartum period[J].Appl Nurs Res,2016,30:70-75.
[4]Petersen MR.Review of interventions to relieve postpartum pain from perineal trauma[J].MCN Am J Matern Child Nurs,2011,36(4):241-245.
[5]彭婉平.不同心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婦女緩解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23(7):483-486.
R473.71
A
1004-6879(2017)05-0410-03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