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要圍繞新聞寫作的六要素展開,在新聞的事實方面要更加全面生動,真實記錄新聞報道的新聞事實,不斷挖掘新聞潛在的內涵價值,讓作品更加吸引人、感染人,并起到教育人的作用。新聞工作者要力圖通過不同的新聞視覺和新鮮材料,不斷挖掘內容生產的本質,從不同的視角進行采寫,重視采訪方法,深挖新聞視角,不斷把握新聞采訪和新聞事實之間的聯(lián)系,更好地展現(xiàn)新聞的亮點和價值。做好一則新聞依靠的不僅僅是寫作技巧和優(yōu)秀的文筆,更重要的是在采訪和觀察上做足文章。要想做好采訪首先必須做好事先的準備工作,了解被采訪人物的背景、相關經歷、情緒狀態(tài)、興趣愛好,這樣可以便于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更好地接觸被采訪人,同時可以引入更加深層次的話題,進而實現(xiàn)新聞報道的深度性和貼近性。其次是在訪談的過程中要學會認真聆聽,尊重被采訪人的情感和訴說需求。這樣,一方面可以在采訪的過程中調整采訪內容和采訪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及時整合新聞信息,挖掘新聞線索,高效地完成新聞采訪工作。
由張浩先生撰寫、海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的《新編新聞寫作技巧與優(yōu)秀作品賞析》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主要圍繞新聞寫作的技巧展開。首先,從新聞的真實性出發(fā),強調了新聞真實性的含義、新聞失實的原因和規(guī)避新聞失實的措施。其次,從新聞的客觀性角度出發(fā),提出了新聞客觀性的含義、新聞敘述視角與新聞客觀性和傾向性。再次,從新聞的公正性出發(fā),明確了新聞公正性的真正含義,提出新聞不公正性的體現(xiàn)和公正報道的基本做法。最后從新聞的可讀性出發(fā),詮釋了新聞可讀性的含義、增強新聞可讀性的意義和增強新聞可讀性的具體實現(xiàn)。
作者側重于新聞寫作技巧中的新聞素材搜集與語言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是強調采訪的準備,分別從新聞采訪的概念和綜述,新聞采訪時應注意的原則、新聞采訪的具體方式和方法、新聞采訪時應創(chuàng)造的訪問條件等,強調了在實際的新聞采訪過程中要時刻處于“采訪狀態(tài)”,認真做好采訪前的準備,要保證抓到第一手材料,同時提到在新聞采訪中應站在對方的角度,贏得對方的尊重,包括與采訪對象的談話方式、交談中發(fā)現(xiàn)的新聞線索、采訪時應保持的談話態(tài)度及如何選擇最佳的報道角度等等。第二是在日常的新聞采訪中養(yǎng)成提問、傾聽與觀察的習慣。作者從新聞采訪中如何開展提問的運用出發(fā),將新聞采訪提問時應注意的事項進行匯總,強調了開門見山式提問、啟發(fā)引導式提問等方式方法,尤其針對在采訪過程中,如何巧妙地避開提問的尖銳性,很好地展現(xiàn)采訪中的傾聽和觀察能力等問題進行了闡述。第三是在采訪中做好記錄。采訪記錄的基本方法、記錄的格式等內容,作者都詳細地進行了歸納和總結。最后還指出了如何在新聞語言上更好地進行歸納總結,為新聞寫作愛好者帶來了全面的新聞寫作技巧講解與優(yōu)秀作品賞析。
該書包含了所有類型的新聞寫作基礎知識,對于重點的新聞類型和新聞寫作技巧進行了分析,同時配以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和案例,生動詳實、內容豐富??梢哉f是一部優(yōu)秀的新聞寫作參考書。
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錘煉新聞寫作技巧的關鍵是要培養(yǎng)自己的新聞意識,尤其是創(chuàng)新意識和精品意識。同時還要認真對待每一部新聞作品,不能僅僅停留于完成,而是應追求完美,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和檢視。
要想掌握新聞寫作的技巧,還需要記者不斷培養(yǎng)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曾經有一位著名的記者說,記者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政治洞察力和新聞嗅覺靈敏性。記者必須在日常新聞寫作訓練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對于熱門話題保持極高的關注度,對于潛在的新聞線索具有非常專業(yè)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在采訪過程中認真考量,仔細捕捉,在發(fā)現(xiàn)中找到和創(chuàng)新新聞報道形式,生動地表達和還原新聞現(xiàn)場,通過對細節(jié)的有效把握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新聞寫作的關鍵是要把握新聞事實中最敏感、最突出、最新鮮的部分,抓住新聞機制,把握新聞來源,拓寬新聞渠道,貼近新聞事實,充分運用新聞的主體和外在的客體進行新聞內容加工,不斷在創(chuàng)作中激發(fā)靈感。同時我們在新聞寫作的過程中要注重挖掘內容上的最新點,及時發(fā)布新聞資訊,尋找其中的知識性、趣味性、欣賞性等特點,通過新聞寫作更多地引起人們的興趣,傳播知識,給人以啟迪。因此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要做深采訪,做深挖掘,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徐偉/四川工業(yè)科技學院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