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化教育更注重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其中在中職院校當中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實施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起到了重大的幫助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如何提高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前教育學生素質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各項策略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前教育;素質
一、 引言
當前,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便是要積極貫徹我黨的各項教育方針,將全面提高國民素質作為基本的宗旨,將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視為重點,使學生能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其中,中等職業(yè)學校為教育改革當中比較特殊的領域,學生人數(shù)眾多,因此中職院校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重點院校。
二、 革新中等職業(yè)學校素質教育的價值觀念
在改革開放之后,社會主義市場當中經濟體制的形成,提出了素質教育,并在各個院校當中積極地開展,反映了當代社會全新的教育價值觀念。其中,核心思想便是將素質作為本位。素質教育的深層次含義為現(xiàn)代化的教育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水平,全面將素質進行提升。在知識、素養(yǎng)以及能力當中可以看出,這三者從邏輯的關系為包括和被包括之間的關系。能力的基礎便是知識,并且是對知識的使用。這二者為智力的因素,在素質的范圍當中,但不是全面的素質。人的素養(yǎng)還有很多構成的部分,是非智力因素的部分。在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當中,學生未來的職業(yè)要面對的幼兒,其自身的素養(yǎng)會對幼兒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要注重對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使其成為高素養(yǎng)的人才,將學到的知識內化于心,并將其深化,使其成為自身的素養(yǎng)和品質。
學生之后的工作當中,自身的行動會受思想觀念的影響,不論這種思想觀念是不是被他們自己熟知,都會對其行為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在對其進行教育時期,要積極引導學生將自己專業(yè)的教學思想進行內化,以便能夠使自己有正確積極的教學行為。要將教育思想革新,將正確的教育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育行為。在學生學習時期,因為文化知識以及認知能力還比較有限,對當前最先進的教育思想并沒有深層次的理性認知。所以,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要慢慢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素養(yǎng)教育,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結合具體的實踐工作,這種教學的方式,并不是在講述理論的過程中完成的,需要借助大量的真實案例。例如讓學生分析,如果幼兒搶零食發(fā)生爭吵怎么辦?先讓學生說出解決的辦法,再說出教師的解決辦法,學生在其中自然會比較出好壞,這樣引導學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學習的效果會非常理想。
三、 注重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引導學生學習學前教育應有的素質
中職院校當中的學生,學習基礎可能會稍差一些,但由于學生選擇了幼兒教育這一專業(yè),在學生的內心便會產生學習學前教育的驅動力,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但如果學生是被迫選擇的專業(yè),他們的學習過程會非常被動,所以對他們的培養(yǎng)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這兩種學生的共同點是他們并沒有對學前教育有充分正確的理解,對該專業(yè)的認知程度只是停留在簡單的層面,沒有深層次的專業(yè)認識。但對于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以便為之后的深層次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jù)該學科本身具備的特征,該專業(yè)的學生要有良好的公平思想,面對之后對幼兒的教育,會面對基礎知識、能力性格各不相同的孩子。如果學生沒有公正的心理,會因為自己的喜好對幼兒有偏袒的心理。所以,要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工作當中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愛護每一個孩子。這便要求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當中,要應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意識到教師是非常神圣的職業(yè),一定要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所以,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要利用教學的契機,慢慢為學生滲透教育理論和思想。例如:要引導學生挖掘幼兒的優(yōu)點,用自己的愛心對待幼兒,以便孩子家長能夠對學生產生信任感。根據(jù)相關的調查表明,當家長充分地信任教師時,會對教師給予極高的評價,如果幼兒喜歡教師便會非常聽教師的教導,有益于教師的成長,也有益于幼兒的成長。
四、 改進中職素質教育的形式和方式,注重用引導和評價的方式促進學生成長
對于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如果僅僅有思想觀念以及內容上的革新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合理的授課手段。其一,要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學校要結合本身的特征,構建管理的制度。依照制定的學生培養(yǎng)計劃實施相應的教學活動,將現(xiàn)有的教育進行整合,將其分為能力和知識素養(yǎng)兩大方面;其二,設施課程的模式。為了更加完善地實施素質教育,相應的課程要與教學管理系統(tǒng)相互聯(lián)系。將對課程的革新作為重要的突破點,實現(xiàn)多樣化的課程模式,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加設一些選修課程和綜合課程,并加開一些活動課程,使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和空間,充分地滿足自身的各項學習需求;其三,發(fā)揮引導和評價的作用。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不但要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進行評價,保障學生的職業(yè)能力,更要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能力進行評價,注重對學生心態(tài)的培養(yǎng),以便在之后的職業(yè)生涯當中能夠對幼兒產生良好的調節(jié)心理能力。對學生的評價工作,可以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專業(yè)知識,并深層次地對該專業(yè)進行鉆研,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與實踐問題進行聯(lián)系,學生能力和素質會有整體的提升。
五、 結語
總之,在中等職業(yè)院校當中開展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的要求,更是社會進步的需求。因此,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要突破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轉變教育的觀念和思想,注重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引導學生學習學前教育應有的素質,改進中職素質教育的形式和方式,注重用引導和評價的方式促進學生成長。這樣,才能有效構建合理的素質教育結構,真正提升學生的素質,使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師。
參考文獻:
[1]楊恒.中等職業(yè)學校藝術教育對學生素質教育貢獻的研究——以上海市醫(yī)藥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為例[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35):43-45,49.
[2]姚錦鳳.提高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前教育學生素質泛思[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2,(12):13-14.
[3]馮金堂.如何提高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素質教育[J].成功(教育),2011,(03):103.
作者簡介:
楊妞,四川省樂山市第一職業(yè)高級中學。endprint